银河官方官网华龙网5月9日6时50分讯(记者 张译文)“轰炸摧毁了这个国家,但轰炸能击垮建设这个国家的人吗?他们拥有强大的内心,我们看到中国是如何抗敌,时刻创造着奇迹。这就是‘苦干’,刻苦的奋斗。”销声匿迹70年后,曾获得过奥斯卡“小金人”的纪录片《苦干》回到了中国,并于日前在重庆举行了首映。首映过后,观看过该片的学者召开了《苦干》专家研讨会,近30名专家学者围绕《苦干》的历史意义、研究价值、艺术价值等展开了研讨发言。
《苦干》是唯一一部获得奥斯卡特别奖的反映中国抗战历史的彩色纪录片,由美籍华人艺术家李灵爱策划并出资,美国人雷伊斯科特摄制。影片中还原了抗战时期的中国大后方生活景象,尤其是侵华日军飞机对重庆主城于1940年8月19日、20日实施大轰炸的两次全程记录。70多年过去,这部反映中国人民顽强不屈抗战精神的影片终于回到中国。该片由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向《苦干》拍摄者的后人购买,并于日前放映出85分钟完整版内容。
重庆市文史馆副馆长李大刚表示,《苦干》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性,“片中对抗战大后方的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提供了研究历史的珍贵画面和报道,为揭露侵华日军的暴行提供了铁证”。
而市文联副主席杨矿则对斯科特的拍摄角度产生了兴趣,“《苦干》让观众重新认识战争,打开了了解战争的窗口,并颠覆了以往对抗战纪录片的印象,里面看不到绝望悲情,看到的是不屈、百折不挠的精神,勇往直前的精神”。
杨矿说,以前说到抗战的题材,表现的都是伤痛、苦难、悲壮、惨烈,而在《苦干》中却看到的是新的精神面貌和状态,看到的是自强不息的精神。“斯科特走的那条滇缅公路,美国专家说要7年才修完,但中国人当时只用了14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从几十岁的老人到几岁的小孩都抱着石头在修路,在片子里我们看到了人们的美德,坚强而勇敢,善良而仁慈。”
杨矿认为,《苦干》不是一部控诉片、声讨片、悲情片,而是充满了正能量,“它让世界人民看到当时中国人的精神状态,这个民族是不倒的民族!”。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张全之称,《苦干》对现在中国的电影是一个很大的启发。记者 蒋霞曦 摄
重庆大学教授张瑾称,《苦干》是一部好“教材”,建议组织青少年观看。记者 蒋霞曦 摄
无独有偶,在场不少专家也和杨矿一样发现《苦干》不同于以往抗战题材,“以往我们看到的抗战影视作品,不少情节就是妇女被蹂躏、尸体遍地,但在这部片中即使是遭受轰炸,也看不见一具尸体,看不见在废墟上哭得呼天抢地的人群,而看见的是:轰炸前儿童仍在弹坑里游泳,小贩笑着在街上卖水果;轰炸之后民众在灭火,重建家园”。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张全之认为,《苦干》是一部有血有肉审美价值很高的纪录片,表达了中国人在战争中淡定活着,并且不屈的民族精神,“它对现在中国的电影是一个很大的启发,甚至敲响警钟。现在有的影视制作出现了颠覆历史、戏说抗战的不良风气,这部片子恰好是对所谓抗战‘神剧’的纠正”。
而正在创作话剧《朝天门》的市作协副主席王逸虹也表示,《苦干》中真实表现了重庆人面对轰炸之前,秩序井然、沉着冷静的那份淡定,轰炸后的绝不屈服,仇恨压心头、投入抢险重建家园的沉稳。
“这部片子对文学创作,以及作品中对人物的塑造,都提供了很好的真实借鉴。在话剧《朝天门》中我们也有一段表现重庆大轰炸的戏,但我会告诉我们话剧的导演,原来大轰炸来临之前,演员们并不需要满场乱跑来表达紧张的气氛,而是秩序井然地排队进入防空洞,这就是历史,是事实。”
重庆大学教授张瑾近十余年来,一直从事海内外文献中的抗战重庆城市图像研究,“传统的纸媒由于报纸立场的不同,对侵华日军轰炸重庆的报道也各有特色,不过其共同的特点是,都对当年重庆这座英雄的城市和她的人民在抵抗日军恐怖性轰炸中的表现表达了高度的赞誉和敬重。与此同时,西方主流媒体也对日军反人类的暴行予以了一致的人道主义的谴责。这一点,在《苦干》这部片子中,体现得相当突出。”
张瑾评价道,《苦干》是一部重庆大轰炸历史的实录文献。“这部片子可以让今天的80后、90后、00后的中国青年人直观地回到那个时代的历史现场,我相信,影片中当年重庆人的镇静、乐观和坚强面对灾难与重建家园的态度,感动的不仅仅是我们研究者,对于那些关心祖国历史的青年人也是有很好的教育意义的。”张瑾认为《苦干》是一部好的教材,她建议,应当组织青少年观看这部片子,并在三峡博物馆等地播放该片的片花。
对于《苦干》中的重庆大轰炸图像,张瑾认为其具有一种传统纸媒不可替代的动态感,因此其时代的感染性也更强。就重庆大轰炸的历史研究而言,片子所呈现出的画面,几乎涵盖了这一灾难性事件的基本元素,比如警报、灯笼、防空洞、跑警报、躲空袭、疏散、重建等。当然,《苦干》的主题又超越了重庆的画面,它讲述的是血与火的战争画面的背后故事,为人们理解抗战时期中国大后方的历史提供了珍贵而生动的大后方影像,重庆大轰炸的实录,最能体现大后方图像中的“前线”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