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上海书展的故事|上海书展圆我出书梦

  银河国际galaxy网站上海书展期间,澎湃新闻将举办“我与上海书展的故事:你逛书展,澎湃买单”活动,目前投稿已截止。澎湃新闻文化部与专家组一起甄选了读者来稿,并选出6名幸运读者,每人奖励1000元的“2024上海书展澎湃购书金”,并将邀请6名读者来到澎湃新闻直播间,展示他们各自选购的好书,分享他们今年的书展经历。

  期盼已久的2024上海书展即将来临,除了购书逛展,八旬老翁心中还有不便披露的“计划”呢!

  退休前,笔者是一名喜欢“爬格子”的舰船工程师,在行业期刊上发表过不少专业文章,曾连载二战时期的英国、意大利等西方舰船史系列文章,当年曾有过“计划”能出版一本二战时期的国外舰船史专辑,因种种原因,直到退休也未能实现。退休前夕,蒙学校图书馆帮忙,将职业生涯中历年发表的原刊文章装订成专辑,留作纪念。正规的硬质封面,烫金字的“书名”,下方还署了校名,俨然成了个人专著。

  2005年,退休回沪定居后,不甘清闲,决心对老城厢启蒙学校和新中国第一所船舶工业学校的建校始末弄个水落石出。当时,对上海城市史完全是个“门外汉”,初涉史实调查,只得慢慢摸索。随着史料的积累,不断有不为人知的线索发现,需要详实的证据佐证。为此,几乎痴迷于自己身边历史的寻踪和城市历史拾遗,与图书馆、档案馆,昔日的历史遗址现场、与一年一届的上海书展、与我们的城市记忆结下了不解之缘。

  要说这19年来,最令人引以自豪的,当属“史学草根”跨界耕耘的硕果《思敬园:上海城市记忆拾遗》书稿,成为上海书店出版社2017年唯一申报成功的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

  众所周知,一般作者投稿,本来就发表难,更不要说出书了。“无名小卒”跨界耕耘的书稿要申请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出版的难度,更不是一般的难度。但是,机遇还是给与有准备的时已逾花甲的我。2017年前,已相继在沪上报刊发表过一些有重大影响的文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如,2013年9月17日,在《文汇报》(2013年9月17日第15版)发表《二战时期的峨嵋路400号》,2014年2月,在《上海滩》杂志发表《军直营慰安所寻踪记实》、这是海内外首篇以日本“军直营慰安所”为主题,揭露日军侵华罪行的史实调查研究成果,立即被各大主流媒体转载,引起广大读者关注和主管部门重视。该文得到有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第一人之誉的苏智良教授的支持,2014年2月8日,苏教授邀请笔者参加了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的2014亚洲“慰安妇”问题工作会议。笔者向中、日、韩三国专家学者介绍了考证情况,得到与会中外“慰安妇”问题研究学者的一致肯定。2月9日,笔者带队去现场考察,令大家惊讶的是,保留在原建筑上的慰安所售票窗口还非常完整!可谓海内外罕见!

  本文作者(右2),应邀参加的2014 “慰安妇”问题工作会议(截屏:东方卫视新闻2014.02.08)

  再如,2013年10月,在《上海地方志》学术期刊(2013年第5期)发表《申城首个外国领事馆遗址究竟在何处?》,首次以详实的证据,确认了上海开埠时,英国领事馆初始馆舍位置在笔者的启蒙学校老城厢“思敬园”西北侧。这一成果,得到史学界学者、博导,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上海师范大学苏智良教授、周育民教授等的肯定。

  2014年8月,在《上海滩》杂志发表《新衙巷:上海“第一街”》,10月,在《园林》杂志发表《史海钩沉“思敬园”》……,都是笔者对身边的历史的深度挖掘和城市“考古”中重要的拾遗补阙。

  1956年暑假,我们师生目睹了一座完好的沪上江南古典私园:“思敬园”景观被彻底拆毁,至今记忆犹新。5、60年间,我与小学同窗还不知道,校园内曾爬过的假山,钻过的山洞,曾经是“思敬园”的景观,也不知道母校的前身是“思敬小学”。而,公开的史料中,“思敬园”的图文情况几乎空白。

  2015年开始,逛上海书展多了一个“任务”,除留意各出版社最新出版的有关上海城市历史的书籍外,若有出版社编辑在书展现场,就会厚着老脸毛遂自荐,向他介绍自己的成果,咨询出版事宜。基本上是无功而返。能理解市场经济下,图书出版界出版普通作者的书稿是有亏本风险的。

  笔者并不气馁,2016年8月,冒着烈日酷暑一次次去上海书展,努力再努力,希望依然渺茫。此后,通过电子邮箱向上海几家出版社发去邮件,当然,都石沉大海,没有一家回复。一位热心的微博网友是某高校出版社编辑获悉后,建议笔者有机会申报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出版。这样,出版社获得出版补贴,至少不会亏本,而作者无偿提供书稿作为公益性书籍,也体现了社会效益。

  转机终于在2017年的书展上开始,史学草根的书稿有幸得到素昧平生的上海书店出版社曹勇庆编审的肯定和共识——共同努力,争取申报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出版项目。

  全国书展结束才一周,恰逢本年度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开始申请,曹勇庆编审立即来电急告,须在一周内完成申报材料。在熟识多年的上海著名历史学者推荐下,上海书店出版社唯一申报的《思敬园:上海城市记忆拾遗》有幸获得2017年度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出版项目。

  连续三年书展上的不懈努力,总算给笔者体会到,虽然“好酒不怕巷子深,好菜不怕没人爱”,但是,机遇还是需要自己主动去寻觅,真的好感谢上海书展为笔者提供了机遇,真的好感谢上海书店出版社曹勇庆编审为拙著尽心作 “嫁衣”。

  2018年8月,《思敬园:上海城市记忆拾遗》一书,在上海书展上首次发行,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这是笔者人生以来第一本著作,也是第一次为众多读者书签,第一次为虹口区图书馆读者作“知遇·作者”阅读品鉴《思敬园:上海城市记忆拾遗》讲座,自豪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六年来,暑来寒往,老骥伏枥,依然键耕不辍,继续跨界耕耘上海城市“考古”。致力于自己身边历史的寻觅,为上海城市记忆 “添砖加瓦”拾遗补阙,主动为城市考古爱好者义务导读老城厢的鲜为人知的人文历史和披露独家最新考证成果。

  2019年,寻觅多年的上海绢丝大亨的故居“勤耕小筑”被笔者在老城厢光启南路发现,当即向黄浦区有关部门反映,希望在城市更新中给与保留。随后,在义务带队导读中,还独家揭秘“勤耕”二字背后隐藏的不为人知的涵义。目前,光启南路一带,一般民居已被拆除,“勤耕小筑”总算“大概率”能被保留下来。

  拓宽光启南路时的《勤耕小筑》,右为社区医院(周新民摄2018.09.23)

  幸存的“勤耕小筑”,右侧社区医院已拆除完毕(王安宇摄于2024.06.15)

  正如上海文史馆员、上海师范大学史学博导、上海抗战史研究会副会长、原上海历史学会副会长苏智良教授在为拙著题为“可贵的探索 不惜的追求”的序中所言:

  “周先生对史学尤其是家乡上海的街道、园林、建筑之历史,情有独钟。以古稀之年走街串巷,迷恋于一座园林、一幢建筑,寒来暑往,反复求证。”

  “本书能结集出版,除了周先生对历史的执着,还有对上海的挚爱。这些成果是对目前已出版的上海城市记忆重要拾遗和补缺,文章话题涉及作者身边的城市史、园林史、校史、企业史、家族史的田野调查,同时,作者还是部分园林、学校、街区演变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作者以可靠史料纠正了上海地方志、上海丝绸志以及媒体报道中,个别与史实不符的论断。通观周新民先生的这本书稿,集中于晚清民国时期,对上海历史的十多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他称之为‘草根的城市记忆’。其中不乏创新之作,且以图证史,也可说是研究上海历史文化、城市文脉、文化积淀、历史名人的最新学术成果”。

  有位花甲之年的老城厢小东门“老土地”钱先生,一再对我说,期待已近耄耋之年的笔者再接再厉为《思敬园:上海城市记忆拾遗》出一本新版,为抢救小东门地区的历史人文作出新贡献。我也一再对他说,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来完成我们的心愿:将《思敬园:上海城市记忆拾遗》的寻觅和故事延续下去。

  《思敬园:上海城市记忆拾遗》出版后,笔者继续更深层次的探究, 在2023年第3期《上海城建档案》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本邑五代朱氏族人:相继执掌申城最大善堂148载》。经对史料寻觅、梳理、研究、考证,首次提出朱节香不但是上海绢丝大亨,还是老上海本邑的慈善家,沪上最大善堂的最后的“堂主”的新观点。首次确认了老城厢幸存的朱节香故居:“勤耕小筑”。还首次确认了朱节香逝世的准确年份,补充了《思敬园:上海城市记忆拾遗》的不足,填补《上海丝绸志》中孚绢丝厂史中的缺失、空白。为上海城市史拾遗补缺作出了新的贡献。

  应邀参加从开埠到开放上海都市化1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2023.10.08)

  2023年10月8日,应邀参加从开埠到开放上海都市化1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主办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协办单位:上海历史学会),会上,笔者介绍了最新研究成果:《开埠时上海英国领事馆初址新考:老城厢“顾氏敦春堂”寻踪》,百余年来,首次公开展示笔者寻觅到的“顾氏敦春堂”的第一份旁证文献史料,引起参会的上海社科院历史所马军研究员等知名学者的极大的兴趣。主持会议的苏智良教授说,“将今天会议推向了高潮”。

  随后,笔者在虹口区图书馆为广大读者作了上海开埠180周年的专题讲座,受到读者们的称赞。

  2023年12月12日,应邀参加苏智良教授主持的“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上海法租界的终结”第五届上海法租界史研究学术研讨会,笔者依据罕见史料,首次披露了上海法国领事馆初始馆舍沿革情况,引起了与会学者的极大兴趣。

  笔者深深认为:只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普通人也能为城市记忆作出贡献,也能写出身边不一般的历史,也有可能揭开某一页神秘历史的真貌。城市记忆需要更广泛的市民参与,特别是高龄知情人的参与。

  笔者的跨界耕耘仍在继续,“城市考古”中的隐秘还要深度探索,城市记忆的拾遗补阙定会有新的成果奉献给城市历史爱好者。

  作者简介:周新民生于1945年,1966年毕业于上海船舶工业学校船体专业,远赴渤海,参加我国首艘攻击性核潜艇的研制。1972年调回母校工作,今江苏科技大学。2005年退休回沪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