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只有初中文凭的他,通过自学成为世界数学大师。他的足迹遍及全国,大力推广用统筹法、优选法等数学方案来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今天的辉煌足迹,就让我们一起来缅怀这位“人民的数学家”。
华罗庚1910年出生于常州金坛,初中毕业后,因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回家帮助父亲打理杂货铺。此后,他顽强自学,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并在上海《科学》杂志发表多篇论文,轰动了数学界。新中国成立后,当时已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聘为终身教授的华罗庚,选择第一时间回国。1950年3月,华罗庚到达北京,担任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中科院数学所所长。在他带领下,陈景润、王元、陆启铿等一批数学家脱颖而出。
“他当了所长以后,就按照他的这个计划来安排数学所,有纯粹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这三方面,应该说是那个时候,有这么一个认识不太容易,成立一个计算机研究小组,这个在中国当时是非常超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元说。
上世纪50年代初,电子计算机在我国还是空白学科。1956年,华罗庚着手筹建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58年8月1日,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完成了四条指令的运行表演,成为我国计算技术这门学科建立的标志。让数学切实为实际生产生活服务,这是华罗庚不同于一般数学家的追求。1958年,华罗庚转向发展应用数学,努力尝试寻找一条数学和工农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1965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他的《统筹方法平话》。华罗庚走出书斋,到各行各业普及以改善组织管理、提高效率为主的“统筹法”和以提高生产工艺为主的“优选法”。
上世纪70年代,山西大同口泉车站是全国最大的运煤车站。1977年冬,北京的缺煤问题严重,而车站因为运力有限却有100万吨存煤运不出去。为解决这一难题,华罗庚在山西大同临时组建一个实验小组。经过调研,实验人员发现口泉站的工作人员每8个小时交接班一次,此时车站的7个蒸汽火车头全部停止运输工作,耽误了许多运输时间。为此,华罗庚利用统筹法调整轮换制度,让岗位轮换时一部分车头仍在工作,一部分车头进入除灰等工序。在实验当天,车站日装车量就从原来的702车增加到860车,以后逐日攀升,最高日装车量达到1503车,比原先翻了一番。此外,成昆铁路、大庆油田等众多重要工程,他都到现场解决实际问题。
“有一个年轻的是大庆的女孩,她在大庆电焊赛的时候她拿到了第一名,大家问她是怎么做,她就说她用华老的优选法,就是选择了电焊的斜度角度,电枪的速度等等,她对各种焊缝都进行了实验,找到了最好的工艺条件。”华罗庚学生陈德泉说。
华罗庚所到之处,总会有很多群众赶来听课,高校、科研院所、厂矿车间的都有。晚年的华罗庚多次应邀赴海外讲学。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应邀到日本东京大学作学术报告时,突然心脏病发作倒在讲台上,于当晚不幸逝世。
“活一天就为党工作一天,活一小时就为党工作一小时。”华罗庚用行动实践了自己的入党誓言。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研院所、园区、企业、中小学校,遍布大银河集团网址登录江南北。他“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的名言,更是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