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1910.11.121985.6.12.),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
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华瑞栋,开一间小杂货铺,母亲是一位贤惠的家庭妇女。
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但因家境不好,读完初中后,无力进入高中学习,只好到黄炎培在上海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会计。
1929年,受雇为金坛中学庶务员,并开始在上海《科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
1929年冬,他得了严重的伤寒症,经过近半年治理,病虽好了,但左腿关节却受到严重损害,落下终身残疾,走路要借助手杖。
1930年春,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在上海《科学》杂志发表。
1939年到1941年,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写了20多篇论文,完成了第一部数学专著《堆垒素数论》。
1946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想搞,选派华罗庚、吴大猷、曾昭抡三位科学家赴美考察。
1946年9月,华罗庚和李政道、朱光亚等离开上海前往美国,先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担任访问教授,后又被伊利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
1950年2月,到达香港。在香港发表一封致留美学生的公开信,鼓励海外学子回来为新中国服务。
1955年3月1日,在《人民日报》发表体会文章说:“毛主席《实践论》是对科学研究工作最有用的文章。任何刚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人都必须精读此文,这不仅在目前,并且在将来,在科学研究的一生中都会得益匪浅的。”
1956年6月14日,同其他参加制定全国科学发展规划的科学家们到,受到了、周恩来、朱德、等的接见。
1958年,和郭沫若一起率中国代表团出席在新德里召开的“在科学、技术和工程问题上协调”的会议。
1958年,被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兼应用数学系主任。开设应用数学系并兼系主任,亲自授课,以培养骨干人才,为数学应用早打基础。
1964年初,给毛主席写信,表达要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决心。同年3月18日,毛主席亲笔回函:“诗和信已经收读。壮志凌云,可喜可贺。”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把数学方法应用于实际,筛选出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的优选法和统筹法,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1966年5月,华罗庚对南京师院的学生说:“提起统筹法,这里还有一段小故事:那是两年前的事,一位日本朋友送给毛主席一份礼物,其中有一本书的第一页,指名要给华罗庚看一下。我看后,经过琢磨,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开始了推广统筹法的实践活动统筹方法是一种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数学方法,是想为毛主席所提出的统筹兼顾的全面统筹原则做一个小小的注脚。”
1967年5月1日,应邀登上。毛主席见了他,高兴地唤他:“哦,我们又见面了,我们的数学家华罗庚同志。一向可好啊?” 这一声让华罗庚百感交加,倍受鼓舞。因为在1966年春,华罗庚率领的统筹法、优选法推广小分队突然被一封加急电报从南方叫回了北京。有关方面宣布了不许他们再出去推广“双法”的“禁令”。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优选法》也受到了刁难,直到周恩来总理亲自看了影片,同意公映,这才在1973年国庆节上映。
1969年,推出《优选学》一书,并将手稿作为国庆20周年的献礼送给了国务院。
1954,1958,1974年均被邀请到国际数学大会作报告(这是很高的荣誉),可惜均未被批准。
1970年3月4日,周恩来总理在华罗庚要求追查被盗手稿的来信上作了批示:“应给华罗庚以保护”;“最好以人大常委身份留他住京,试验他所主张的数学统筹法。”华罗庚火速飞往上海练油厂搞试点。
1970年4月,国务院根据周总理的指示,邀请了七个工业部的负责人听华罗庚讲优选法、统筹法。
1974年,被“中央文革领导小组”副组长在法家著作注释会上公开点名,说他到20多个省市推广“双法”是“游山玩水”。
1975年8月,在大兴安岭推广“双法”时,从大兴安岭采伐场地来到哈尔滨,愤怒、忧伤、劳累终使心肌梗塞发作了。他昏迷了6个星期,一度病危。
1979年6月,被批准加入中国,在答的勉励时他表示:“横刀哪顾头颅白,跃进紧傍青壮人,不负党员名。”
1980年,在苏州指导统筹法和优选法时写过以下对联:观棋不语非君子,互相帮助;落子有悔大丈夫,纠正错误。
1983年10月,应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邀请,赴美作为期一年的讲学活动。在美期间,赴意大利里亚利特市出席第三世界科学院成立大会,并被选为院士,
1984年4月,在华盛顿出席了美国科学院授予他外籍院士的仪式,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1985年6月12日下午4时,在东京大学数理学部讲演厅向日本数学界作银河集团网址登录讲演,讲题是《理论数学及其应用》。下午5时15分讲演结束,在接受献花的一刹那,身体突然往后一仰,倒在讲坛上,晚10时9分因患急性心肌梗塞而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