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杰,男,1966年9月出生于浙江宁波,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部嘉里理学冠名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张明杰于1988年从复旦大学毕业;1993年获得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博士学位;1995年进入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系工作,先后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2003年获得香港裘槎基金会优秀学者奖;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当选为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 。
张明杰主要从事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他系统研究了架构蛋白在构建神经信号转导复合物中的功能及分子机理;提出了多结构域蛋白质中各结构域相互作用形成蛋白质超结构域的概念;发现PDZ结构域与细胞膜上磷脂相互作用,并阐明了这些相互作用的功能意义;对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磷脂的相互作用在神经细胞极性形成,细胞不对称性分裂,囊泡传输与融合,神经细胞信号转导等神经生物学重要问题中所起的作用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研究了一系列由于遗传突变所导致的中枢及周边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理 。
张启发,1953年12月出生于湖北公安,作物遗传育种和植物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十八大代表,中国科协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76年张启发从华中农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博士学位后留在该校从事博士后工作;1986年回国后在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工作,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担任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首任院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1年担任国家农作物分子技术育种中心主任;2007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08年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1999年,张启发提出“第二次绿色革命”,即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致力于应用生物技术进行作物改良,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推动“绿色超级稻”的培育和产业化。专注于水稻功能基因组、杂种优势的遗传和分子基础等研究工作,取得系列重大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是我国植物基因组和农业生物技术主要先驱者和带头人之一。张启发一直致力于水稻基因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抗虫、抗旱、少化的“绿色超级稻”,其领衔开发的“抗虫转基因水稻”就是绿色超级稻研究中的一部分。2018年9月8日,张启发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张旭,1961年8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神经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张江实验室脑与智能科技研究院院长 ,广东智能科技与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研究组组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博士生导师。
张旭于1985年在第四军医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85年—1990年任第四军医大学助教;1994年获得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博士学位;1994年—1999年历任第四军医大学讲师、副教授、研究员;199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9年—2010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张旭长期从事神经系统疾病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机理研究。他系统性地研究了慢性痛的背根节和脊髓基因表达谱,发现了内源性钠钾泵激动剂等新的痛觉信息调控系统,为临床镇痛及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发现了伤害性感受神经元中阿片受体亚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镇痛耐受的相关性,拓展了受体复合体功能及药物研究方向;发现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3(FGF13)通过稳定微管调控神经元和大脑的发育,阐明了FGF13基因缺陷造成智力障碍的机理。
张旭,1962年12月出生于湖北荆州,泌尿外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总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
张旭1978年9月—1983年7月就读于同济医科大学;1989年8月获得同济医科大学泌尿外科学硕士学位;1995年7月—2000年6月任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002年6月获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泌尿外科学博士学位;2000年1月—2007年12月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教授、主任医师;2008年1月起任中国人民总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3年6月担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工作专家组泌尿外科组长。
张旭主要从事泌尿外科腹腔镜及机器人领域研究。他长期致力于泌尿外科手术技术研究,提出并成功开展肾实质肾盂分层切口治疗复杂性肾鹿角型结石的方法;对尿道下裂修补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开展改良乙状结肠球形正位膀胱术等新技术。 他创立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技术,截至2011年8月,已完成30余种、5000多例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大学附属医院和核心医疗机构及新加坡中央医院等东南亚国家医院推广应用。
张学敏,男,1963年11月出生于湖北武汉,肿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物毒物研究所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
张学敏于1986年从第三军医大学毕业;1995年获得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学位;1997年担任军事医学科学院仪器测试分析中心主任;1997年至1998年在美国韦恩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张学要从事炎症与肿瘤发生的研究。他揭示了炎症诱发肿瘤过程的系列关键分子事件,特别是在炎症所致细胞周期紊乱和肿瘤耐药的机制方面做出了原创性发现,为干预“炎症诱发肿瘤”的进程提供了理论基础 。他首次阐明了炎症和免疫调控分子CUEDC2,通过对NF- B信号强度的负向调节控制,避免炎症反应过度并损伤自身组织,完成机体对炎症反应的精确调控。他进一步发现CUEDC2在大量肿瘤组织中表达异常增高,并证明CUEDC2导致细胞有丝分裂异常和基因组不稳定,促进了肿瘤发生和发展。他积极开展转化医学研究,将创新成果用于解决临床科学问题,发现CUEDC2过量表达导致了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产生耐药性,并证明它是乳腺癌耐药的新标志物,为克服乳腺癌耐药提供了原创性的药物新靶点。他还围绕着炎性信号通路、肿瘤生长信号通路、DNA损伤诱发肿瘤的信号通路,深入系统地研究了Gankyrin、SOX4、eIF5A、p53和Ras等基因的功能,发现炎症时Gankyrin表达水平持续增高,是Ras激活诱导肺癌等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揭示了SOX4和eIF5A等分子在大肠癌等肿瘤细胞生长调控中的作用机制。所取得的重要发现对提高临床放、化疗的疗效和肿瘤分子治疗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张亚平,1965年出生于云南昭通,分子进化生物学和保护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云南大学名誉校长,第七届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席。
1986年张亚平从复旦大学生物系毕业,考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就读研究生;1991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所工作;1992年前往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协会做博士后研究;1995年回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细胞与分子进化开放研究实验室,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任,同年获得第二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6年被评为云南省十大杰出青年 ;1999年担任云南省畜禽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2001年带领的研究团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批创新研究群体;2002年获得第三届国际“生物多样性领导奖”,是获此奖项的第一位亚洲学者;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时年38岁);2004年获得生物科学创新奖;2005年出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所长,同年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2007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为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委员会主席;2012年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张亚平的研究方向是分子进化与基因组多样性 。研究重点包括:动物基因组进化与适应进化的遗传机制,家养动物基因组及人工驯化遗传机制,动物与人的遗传多样性等。他澄清了这些类群系统与演化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推动了国际生命条形码计划和国际“千犬基因组计划”。同时通过推动中国科学院西南家猪分子育种基地的建设将畜禽进化基因组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家猪分子育种实践并进行产业转化与推广。
张永莲,女,1935年2月20日出生于上海,分子内分泌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张永莲于1957年从复旦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生化研究所工作 ,先后担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3年到英国帝国肿瘤研究基金会分子内分泌实验室进修;1987年加入九三学社;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主持成立了上海市分子男科学重点实验室;2014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 ;2019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张永莲主要从事雄激素对真核基因转录调控机制研究和睾丸生精过程中及附睾对成熟过程中的基因表达程序的调控。自1998年以来进行在附睾中成熟的分子机制研究,克隆了一大批新基因。发现了附睾第一个β-防御素Bin1b,并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证明了Bin1b不仅可以抗菌还能够启动的运动。随后相继发现了rBD15、rBD23、rBD26、rBD42等β-防御素在运动和免疫防御方面的功能,成果发表在Science, Nature Cell Biology,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 FASEB J等杂志上,引领了附睾内β-防御素功能的研究。还发现了一些附睾蛋白对获能、顶体反应、精卵结合乃至胚胎发育和子代健康的影响。这些原创新成果为功能评价与临床转化奠定了基础,并为男性不育以及生殖出生缺陷提供理论指导。此外,还开拓了附睾非编码RNA在成熟中的作用研究。
赵国屏,男,1948年8月15日出生于上海,分子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教授 、博士生导师,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首席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
赵国屏1982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1990年12月获美国普渡大学生物化学系博士学位;1990年12月-1992年11月,在美国普渡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任访问讲师;1992年11月-1994年12月,任上海普洛麦格生物产品有限公司副研究员、生产经理;1994年12月-1997年1月,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副所长;1997年1月-1999年7月,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主任;2002年2月起,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7月起,任香港中文大学微生物学系、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和威尔斯亲王医院教授;2011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4年,被普渡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
赵国屏主要从事微生物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进化、代谢调节、合成生物学的研究。他早期从事微生物生理生化、代谢调控及酶作用机理的研究。1998年起,领导建立基因组学研究平台及体系,参与人类疾病基因组研究工作,克隆若干人类遗传病致病基因。启动生物芯片、生物信息学、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工作;参与建立人类HapMap研究技术平台。启动中国微生物基因组测序工作并主持若干重要微生物的基因组、功能基因组、比较和进化基因组研究工作。赵国屏积极开拓系统合成生物学研究领域,在微生物代谢调控、包括代谢酶翻译后乙酰化修饰研究方面,做出开创性工作。
赵继宗,1945年10月出生于北京,神经外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院长 。
赵继宗于1969年从第四军医大学毕业;1975年转业到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工作;1990年被派往美国休斯顿医疗中心进修神经外科;1991年转到美国Henry Ford医院神经外科进修;1997年担任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担任中国卒中学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2019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赵继宗长期从事神经外科学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在中国国内率先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平台,将神经外科手术从脑解剖结构保护提升到脑功能保护,推动中国神经外科学达到国际水准。开展的“人脑疾患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环路基础临床研究“和”脑心共患病的危险因素和治疗策略研究“,探索脑心共患血管病临床创新之路。银河galaxy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