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员究竟收入几何?光鲜的背后,又有多少辛酸?金嘉研究院收入大揭秘系列将为你揭晓谜底。本期基于劳动报《金融行业证券分析师收入趋势调查》,为大家带来卖方研究员的详细解读。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随着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我国证券市场从试点迈入了逐步规范、快速发展的轨道。与此同时,证券分析师这一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在市场情况良好的2007年、2008年,大型券商研究所的金师年薪可达三五百万元。不过金融危机来袭,市场进入漫长熊市,券商研究行业自身也陷入了发展瓶颈,在2012年和2013年,佣金缩水、研报贬值、降薪裁员、离职转行……都是券商研究行业的关键词。
截至2013年2月,经证监协会认证的具有发布报告资质的分析师有2933人,由于每名分析师通常会配备一名至多名助理分析师,因此广义上的从业人数远超2933人。
劳动报第五期“行业收入趋势调查”聚焦证券分析师群体,针对各券商研究所分析师,包括助理分析师、普通分析师、资深分析师、高级分析师、首席分析师等展开深入调查。
调查显示,有超过7成的分析师月薪在5000元-1.5万元这一区间;此外,有4.6%的分析师月薪在7万元以上。受访者的月薪平均数为14595元。
分析师的薪水由基本工资、绩效和年终奖组成,与分析师的基本工资相比,拉开年收入差距的主力是年终奖。调查显示,年终奖与年薪的比例一项,有41.9%的分析师年终奖与年薪的比例在50%-80%,有12.6%的比例在80%以上,这就意味着,仅年终奖一项,就可以使超过半数的分析师年收入猛增甚至翻番。在业内,高级分析师的年终奖甚至可以超过基础年薪的3倍,这也造就了年薪数百万的“神话”。
调查同时还采样了公众对于该职业的收入预期。最大多数的公众预期该职业的月薪在7万元以上,而据调查显示,仅4.6%的分析师月薪7万元以上。说明公众对该行业存在“把个案当群像”的误解。
一般而言,券商研究员们年薪10万元到300万元不等,差距悬殊。一般新财富排行前5名的研究员,年薪高达二三百万元。一线的大券商中,资深的研究员年薪百万元左右,一般的也有三五十万元。中等规模的券商,资深研究员年薪50万元左右,一般的二三十万元左右,小规模的券商,只有研究所的所长能达到年薪50万元,其他资深研究员年薪二三十万元,刚去的研究员年薪十万元左右,月薪税后5000元左右。
上海一小券商研究员表示:“现在多数券商的考核机制是年度评定,根据报告数量、从业年限、领导评判的报告质量等因素综合评定、调职及加薪。而对于所推荐股票的涨跌幅,很少计入打分。预测的正确与否不与薪酬挂钩,所以在追求正确性上研究员没有动力,只能靠个人水平和自觉。”
新财富排行榜是研究员薪水差异的分水岭,一旦进了新财富排行榜,身价就会倍增。而能进入新财富排行榜的研究员有几类,有些人靠高屋建瓴,年薪千万元,成为行业的标杆;有些人以服务见长,每天都给几位投资总监打电话;还有些人是拼水平,但是没人能永远说得准。
收入的另一个分水岭就是是否具有职业资格。刚进研究所没有职业资格的研究员薪水都很少,开始两年是沉淀阶段,很多研究员拼命写报告,月薪税前5000元~8000元,两年后拿到职业资格一跳槽,少则薪水增加50%,多则成倍增长。
调查显示,88.5%的受访者有“五险一金”,基础社保福利覆盖完备。而各种特殊福利也花样繁多。76.7%的分析师有移动通信费,59.8%有交通费,23.4%有异地住宿补助。
完备的福利,折射出繁忙的工作。许多分析师的办公室里,都长期备有一套出差的行李,以便一有事情就拎起行李出差。一位分析师告诉记者,如果自己所负责的领域有了异动,比如某制药厂发生爆炸,分析师就得赶紧跟制药厂取得联系,询问相关情况,看是否对制药厂的股价产生影响。如果拿不到准确信息,分析师就得马上赶往制药厂所在地。
也因此,根据这样的工作性质,公司往往会设置“通信费”、“交通费”、“异地住宿补助”等种类丰富的对口福利。
调查显示,只有34%的分析师每周工作时间在40小时。即66%的分析师超时工作,其中有4.8%的分析师每周工作70小时以上,以5个工作日计算,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4小时,高薪的背后,往往是高强度在支撑。
一个分析师的工作日程是这样安排的:早上8点以前,给相关机构传去自己的研究报告,因为9点基金经理们就要开会,商量今天的股票该怎么操作,作投资参考。通常情况下,由于研究报告必须在早上8点前完成,所以分析师经常通宵达旦分析资料完成报告。
基金经理会根据分析师所提供服务质量进行打分。排名越靠前,就越会受到行业内公司的信任,从而更方便地从各大公司获取信息,来提高研究报告的准确度,也就使排名能够继续保持靠前。“虽然排在末位不会被辞退,但是排名带来的压力非常大,因为好的越好,差的越差,收入差距就是这样拉开的。”一名就职于上海某知名证券公司的分析师向记者表示。
为了让基金公司为自己打高分,分析师必须紧绷神经。一位分析师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新闻联播播报了国家一揽子计划,提到家电行业,有分析师听到这个点,连夜撰写新的分析报告。基金经理第二天一早看到多家研究所的报告,谁写谁漏一目了然,对报告的打分也就有了高下。他向记者感慨:“这一行的比稿、漏稿压力,一点也不比媒体小。”
即便熬过了这些压力,有了漂亮分数,奖金到手还是不轻松。调查显示,46%的受访者遭遇过年终奖拖欠。究其原因:为了使上一年的财报显得更“好看”, 公司往往会将年终奖的发放时间推迟到4月份左右,即新财年的开始。而年终奖又不写入劳动合同,使得分析师们常常处于拿不到年终奖的担心之中。这也是他们觉得自己这个行业最欠规范的部分。
调查显示,有52.9%的受访者在过去一年没有跳槽,31%的受访者跳槽1次,16.1%跳槽2次。等级越高的分析师,流动率越高,入门级的分析师,还不具备跳槽的资本。
卖方分析师在行业内流动,流动方向主要分成三种:从卖方机构到买方机构、从卖方跳到另外一家卖方、从卖方跳到实业。
调查显示,有49.2%的分析师对自己的工作有较强的职业荣誉感,32.9%的职业荣誉感一般,还有17.8%选择了没有职业荣誉感。这些分析师自身的荣誉感,也与外界对其的观感较为符合。有37.6%的受调查者认为这一职业光鲜亮丽,45.2%感觉一般,有17.2%选择了“感觉并非一个好职业”。
根据调查显示,近7成分析师2012年至2013年收入未涨甚至反跌,这是受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当下股市低迷,没有较大行情,导致需求减少。二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使用互联网化,信息传播速度快,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又不理想,造成分析师的价值难以体现。
他估计,鉴于行业正处于萎缩阶段,未来的短时期内,分析师的收入很难上升。“在牛市时期成本提升得太高,有些分析师年薪甚至高达百万,如今肯定会收缩。”
对于普通分析师到明星分析师的晋升通道,一个企业里,真正的明星分析师不到百分之十。一般能成为明星分析师,存在几方面因素:一是确实出过优质的报告,受到股民推崇;二是媒体出镜率高,演讲时逻辑关系较好;三是所出的报告恰好推到某些牛股;四是连续位列分析师排名的前列。
洪榕表示,这个晋升过程是相当透明公平的,“对分析师来说,实力是硬道理,拼关系拼背景的情况较少,也很少出现偶像型的分析师。水平不高很难推上去,因为别人会咨询,推哪个股票,理由是什么?一旦说得与事实不符,立马就露馅了。”
打分制度使得分析师们压力巨大。洪榕表示,这样的绩效体系由市场化形成,是合理的:“报告优质、使用率高,从公司角度来说就认为你这个人水平高,有价值。如果你写的报告总是不准确,或者别人用你的报告没有赚到钱,肯定会认为你的报告不好。一个优秀的分析师主要就是看客户的满意度。”
他表示,随着将来竞争愈演愈烈,分析师的压力会更加大。但他强调,大部分分析师从事这个行业都是出于爱好,本身就愿意去研究,“总体上,年轻人想进投资领域,这行是最好的切入。”银河集团网址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