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2024年上海科技节主旨大会上,“菠萝君”李治中与“混知”创始人、“混子哥”陈磊,B站up主“稚晖君”彭志辉等共21人,共同取得科技传播高级职称。
习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为提升创新软实力,上海围绕“两翼”畅通科技传播中高级职称评审通道,以科技传播职称认定方式挖掘市场化科普领军人物,让职称成为创新发展“助燃剂”,壮大科普人才队伍,助力创新发展“比翼双飞”。
关注科普的人对“菠萝君”李治中的名字一定不陌生:清华毕业,25岁拿下美国杜克大学博士学位,拥有超百万粉丝的科普公众号“菠萝因子”,著有科普畅销书《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深耕癌症科普多年,李治中创作的科普文学作品,曾获得多项国家级奖项,包括“2015中国好书奖”、中国科技部科普作品金奖、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金奖等。
“做科普工作,经常要与行业内的专家学者交流、衔接,对职称还是有强烈需求的。”让李治中感到遗憾的是,取得了专业的成果和业绩,却没有职称晋升渠道。这也是上海科普工作者群体的现状。
上海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职称评审中,科普工作者通常要与科研工作者“挤”同一个赛道。实际评审中,常出现非科技传播领域专家评审科技传播工作者的情况;由于缺少对科技传播工作具体的评审细则,常套用科技咨询与科技管理银河国际galaxy网站的评审细则。这对于科技传播工作者,特别是对在企业等一线从事科普内容的创作者和普及推广者,都造成了严重阻碍,限制了上海科技传播队伍的发展。
据统计,2019年,上海科普人才总数达5.8万人。近年来,上海也涌现出一大批知名科普大家,比如,卞毓麟教授、张文宏医生、褚君浩院士、汪品先院士,等等。同时,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科普内容呈现形式更加多元,内容更加丰富,“混知”创始人陈磊和B站up主“稚晖君”彭志辉等一批“科普网红”,也飞上“云端”,“飞入寻常百姓家”。
面对日益壮大的科普人才队伍,去年,上海市科委联合市人社局,探索建立一套量身定制的职称评定制度,并出台《上海市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评审办法》,在自然科学研究职称系列中增设科技传播专业,设置初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对应的名称依次为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此外,面向科技传播市场,首次以科技传播职称认定方式挖掘市场端科普领军人物,充分调动市场端科普人才活力。
“传统观念认为科普是一个公益事业。但是,要推动全社会提高科学素养,仅靠这一部分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借助市场的力量来扩大其影响力和社会价值。”在参加了首批科技传播高级职称评审后,上海市科委原一级巡视员、正高级工程师季晓烨坦言,此次评审为市场端科普领军人才“正名”,给他们更多的获得感和社会认同感,有利于团结凝聚科普专业技术人才,加快高素质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步伐。
“首次面向市场端开展科技传播职称认定!”这一消息不仅引发了广大科普工作者的关注,也让李治中为之一振,即刻着手准备了起来。公众号粉丝量,10W+科普网文数量,撰写的科普著作,承担的科普活动……这些内容被李治中重点写入申报资料,并在专家组答辩环节作了具体陈述。
搭上评审“改革东风”,凭借科普文章、著作以及开展科普活动的亮眼成绩,李治中顺利取得“研究员”高级职称。
据了解,首次科技传播专业高级职称评审从申报到结果出炉历时约1个月,评审节奏快、内容多元化,为申报者提供方便的同时,给评审者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这次评选的标准适用性很强,答辩时专家的问题也很专业。”回忆起评审当天的场景,李治中说:“有专家问到科普过程中的一些个人感受,包括遇到的难点和挑战等,很契合科普工作者的实际情况。”
标准是人才发展的风向标,评价一个人才,就是树立一个标杆。有好的标准,人才就会充分涌流。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正高级工程师陆敏,也是首次科技传播专业高级职称评审的评委之一。“干什么评什么,此次评审由原来的论文导向、科研导向,转变为效果导向和最终结果导向。”陆敏表示,评审不再以论文或专著为硬性要求,根据科技传播研究、科普内容资源创作和普及推广等职业特点,兼顾适用性、可操作性。
对于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学历申报副研究员、研究员认定的资历年限放宽2年;参加认定的申报人不需要完成公需课、专业课的学习;负责运营官方科普信息资源平台或账号不少于5年,策划发布原创科普作品不少于200项,作为可选性业绩成果……可以看出,评审标准突出市场需求导向与媒体传播效果,为非公群体量身定制多维度指标。
“科普作品或产品好不好,应该交给市场来评判。”在陆敏看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能更快获取传播效果的反馈,“在科普领域中,像霍金的《时间简史》等书籍,如果没有如此高的销量,就无法证明其科普工作的影响力。”
此次认定为高级职称的科普人才,他们或在新媒体平台持续发表专业领域的科普内容,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或利用多种手段深度挖掘科技传播品牌节目开发,让科学走进生活;或利用自身优势,有效提升科普品牌活动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以前从事科普可能更多依靠情怀和一腔热血,评上职称既是对职业价值的认可,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激励。”李治中在接受采访时感慨,“评上了职称,有助于我们这样的自由科普人获得更多的公众关注和信任,并有机会与更多科学专业机构沟通合作。”
对于培养和激励科普人才队伍,职称评审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科普人才队伍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久久为功,在持续完善科普人才评价机制、让科普专业职称评审成为科普人员的职业追求方面继续加以改进和完善。
“目前的科普工作中,虽然确实大量涉及科学知识普及,但往往忽视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传播。”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黄少胥作为评委切身感受到,现有评审标准对后两者的支持力度相对较弱。“未来可考虑在评审中加入一些相关标准,促使更多人致力于这两方面的传播工作,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对此,陆敏持相同观点。他认为,科普工作不仅仅是传播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弘扬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让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建设一支懂科普、爱科普的高水平科普人才队伍至关重要。“从全社会层面来看,上海在这方面做得较好,并且已走在前列,但科普事业的发展还需要全社会达成共识,特别是让社会认识到科普人才的重要性并将其更好地利用起来。”黄少胥告诉记者。
季晓烨则认为需要把科普专业人才和非专业人才区分开来。对于专业做科普的人才来说,应注重理论知识的提升,同时结合上海文化发展趋势,实现科普工作与文化传播的有效融合;而对于业余科普人才,应当提供系统化的专业培训,并给予有针对性地支持和指导。
原标题:《【科技传播】“科普网红”评上了“研究员”,上海以职称评审吹响市场化科普人才“集结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