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已故院士简介(18)

  银河官方官网郭仲衡(1933年3月2日—1993年9月22日),广东广州人,应用数学和力学家,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1951年郭仲衡考入清华大学航空学院学习;1953年前往波兰华沙大学波兰语言文学系学习;1954年进入波兰华沙工业大学工业工程系学习;1960年获得波兰华沙工业大学硕士学位;1963年获得波兰科学院技术基础问题研究所博士学位,毕业后回到中国,担任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教员;1979年担任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1988年当选为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9月2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60岁。

  郭仲衡主要从事应用数学、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张量分析、力学的数学原理和方法等研究。

  郝柏林(1934年6月26日—2018年3月7日),北京人,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2年郝柏林加入中国;1954年进入前苏联哈尔科夫工程经济学院学习;1956年转学到哈尔科夫国立大学物理数学系;1959年从哈尔科夫国立大学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61年至1963年在莫斯科大学和苏联科学院物理问题研究所作就读研究生;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0年至199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7年转向理论生命科学领域研究;2005年担任复旦大学教授;2018年3月7日在北京公安医院逝世,享年84岁。

  郝柏林主要从事理论物理、非线性科学和理论生命科学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固体能谱、高分子半导体理论、统计物理、天线理论、地震分析、混沌动力学、理论生命科学等。

  郝水(1926年10月4日-2010年11月27日),内蒙古通辽人。中国著名细胞生物学家、植物遗传学家、中国细胞生物学的创始人之一。

  1949年毕业于长春东北大学博物系,1959年6月获列宁格勒大学生物学副博士学位,1978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11月27日在长春逝世,享年84岁。

  郝水毕生研究的贡献主要涉猎两个领域:主持国家生物技术“小冰麦染色体工程”研究项目。郝水和夫人何孟元教授一起,经过多年努力,育成了全套小冰麦异附加系,并从中选出优质抗病的新品种,为中国北方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持染色体结构与功能研究,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百余篇高水平论文,提出了独特的见解,揭示了众多有关染色体高级结构及细胞化学方面的新现象。

  郝诒纯(1920年9月1日—2001年6月13日),湖北咸宁人,地质学与古生物学家。

  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1946年清华大学地层古生物学研究生毕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郝诒纯长期致力于生物地层学、古生物学和微体古生物学科研和教学。主持完成《松辽平原白垩-第三纪介形虫》、《西宁民河盆地中侏罗世-第三纪地层及介形虫、轮藻化石》、《塔里木盆地西部晚白垩世-第三纪地层及有孔虫》、《中国的白垩系》、《有孔虫》等重要著作。开展微体古生物的古海洋学及海洋地质学研究,主持完成《冲绳海槽第四纪微体古生物群及其地质意义》、《西沙北海槽第四纪微体生物群及其地质意义》和《南海珠江口盆地第三纪微体古生物及古海洋学研究》等专著。

  何炳林(1918年8月24日-2007年7月4日),广东省番禺县沙湾村(今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人,高分子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离子交换树脂工业开创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被誉为中国离子交换树脂之父。

  1942年何炳林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留在化学系读研究生并兼任助教;1947年赴美留学;1952年获得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后在南开大学任教,历任化学系主任、高分子化学研究所所长;1979年加入中国;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被评为天津市特等劳模;1985年6月兼任第一任青岛大学校长;1988年被国防科工委才授予“献身国防科学技术事业”荣誉证章;1999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0年获得杜邦科技创新奖;2006年获得中国离子交换树脂行业诞生50周年委员会终身成就奖;2007年7月4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天津逝世,享年89岁。

  1958年,何炳林主持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高分子化学教研机构,之后又成功从贫铀矿中提取出达光谱纯度的浓缩核燃料“铀—235”,为我国原子能国防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后又主持建成了我国第一座专门生产离子交换树脂的南开大学化工厂,该厂产品专供国防建设对核燃料铀的急需。开创了我国自行研发的离子交换树脂工业。1988年,国防科工委授予他“献身国防科学技术事业”荣誉证章,表彰他为的成功研发所作出的贡献。

  何泽慧(1914年3月5日—2011年6月20日),女,籍贯山西灵石,江苏苏州人。杰出的核物理学家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0年获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何泽慧生前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泽慧在德国海德堡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工作期间,首先发现并研究了正负电子几乎全部交换能量的弹性碰撞现象。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核化学实验室工作期间,与合作者一起首先发现并研究了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这一发现被约里奥·居里认为是二战后他的实验室的一个重要成就。1948年回到祖国,同丈夫钱三强创建原子研究所。20世纪50年代,与合作者一起自力更生研制成功对粒子灵敏的原子核乳胶探测器。在领导建设中子物理实验室、高山宇宙线观察站,开展高空气球、高能天体物理等多领域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还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及核能的应用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为发展中国的原子能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何泽慧作为中心参加原子核科学创业的第一位女科学家而载入史册。199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何泽慧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空间科学学会原常务理事,中科院高能所原副所长。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学部委员、中科院院士、资深院士,空间科学学会常务理事等。

  何作霖(1900年5月5日—1967年11月17日)字雨民,河北省蠡县人,矿物学家。

  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3年发现白云鄂博大铁矿中的稀土元素,并论证它是一个巨大的稀土矿床,他的这一贡献被记入包钢的史册中, 1939年10月获奥地利茵城大学岩石矿物系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何作霖专长光性矿物学、岩组学、X射线结晶学、稀有元素矿物学、工艺岩石学等研究,是中国最早的光性矿物学家。最先应用X光进行岩组学研究。20世纪30年代首次发现白云鄂博铁矿含有稀有金属和稀土矿物。从事镁质及耐火材料平炉底砖的技术和理论研究,对鞍钢的生产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晚年曾设计变温盒,利用弗氏旋转台进行矿物折光率的双变法测定,并进行X光岩组学研究。

  洪朝生(1920年10月10日—2018年8月19日),男,北京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洪朝生于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48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前往荷兰莱顿大学实验室工作;1952年回中国后,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系任教,同年加入九三学社;1961年参与创办中国科技大学低温物理专业;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1年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2005年9月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2018年8月19日10时10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