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一词是对在学校中从教者的称谓,“传道、授业、解惑”是其基本职责。“老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或传授学术的人,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老师。”后来,人们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其实,在“老师”之外,古代对教师的称呼还有很多,比如师长、夫子、西席、宗师、教授等。其中“西席”这一称谓就来源于曾讲学寿春的桓荣。
桓荣(生卒年不详),字春卿,沛郡龙亢县(今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人,东汉初年大臣、经学大师。龙亢原为一个不起眼的小镇,“龙亢”的“亢”不读“抗”,而读“缸”,指的是龙的颈部,比喻人体重要部位,可见龙亢在地理位置上处于要冲。公元前137年,汉武帝在龙亢设龙亢县。自此,一条古官道在这里纵贯,北通徐州,南达寿春,与自西向东穿境而过的涡河十字交叉,形成了便利的水陆交通运输体系。地灵人杰,桓荣就出生在这藏龙卧虎之地。
桓荣幼年就读于龙亢戟门外碧霞宫(泰山庙),庙后至今尚存桓荣洗砚池遗址。他年少时只身到长安求学,跟从博士九江人朱普学习。当时社会动乱,他边做佣工边求学,隐忍不发,勤学不倦,十五年不回家乡,终成学业。桓荣和他的后人都以讲学为务。他作为一名私学大师,广招门徒,教授经学,学生数以千计。王莽代汉后,桓荣因朱普去世,奔丧九江,负土成坟,并留九江教授,学生常有数百人。王莽败亡,天下大乱,桓荣为避李宪割据之祸,抱持经书与弟子逃匿山谷之中,忍饥挨饿仍不辍讲学。时局平稳后,他又在江淮间教授学生。桓荣避难的九江郡郡治在寿春,即现今安徽省寿县,所以他教授学生的“江淮间”也就是寿春这一带。
公元43年,桓荣为东汉光武帝刘秀赏识,被请进宫廷教授太子刘庄,先后被拜为议郎、博士、太子少傅、太常。桓荣将“浮辞繁长、多过其实”,章句达四十万言的《尚书》删减为二十三万言,并以此教授太子,太子终于通明经义,观览古今,因而受到宫廷及儒学界的推崇。汉明帝刘庄登基后,对桓荣仍十分尊敬,常到桓荣住的太常府内,请桓荣坐在靠西面东的位置,并替桓荣摆好桌案和手杖,手拿经书听桓荣讲解经文。
银河官方官网
《礼记·曲礼上》曰:“席南乡北乡,以西方为上;东乡西乡,以南方为上。”古人席地而坐,室内座次以靠西面东的最为尊贵。宾主相见,让客人坐西方,以示敬重。这个座位称为“宾席”,坐在这个座位上的客人就被称为“西席”。汉明帝虽贵为皇帝,仍然给老师桓荣安排靠西面东的座席,表示对启蒙老师的尊敬。此后,“西席”或“西宾”就成了对教师的尊称。唐代柳宗元《重赠刘连州》:“若道柳家无子弟,往年何事乞西宾。”这里的“西宾”如同“西席”,就是指老师。后来,汉明帝还封桓荣为关内侯。桓荣在八十多岁时去世,汉明帝身着孝服,亲自为其送葬,赐冢茔于首阳山之南。
桓荣去世之后,他的儿子桓郁继承父业,教授章帝、和帝经书;孙子桓焉继承祖业,为安帝、顺帝师。桓氏祖孙三代,共教授五个皇帝。桓氏家族当时不仅在寿春乃至安徽地区,还在长安及河南招徒讲学,是一个依靠文化教育起家的世家大族。《后汉书》记载:东汉经学教育,“桓氏尤盛,自荣至典,世宗其道,父子兄弟代作帝师,受其业者皆至卿相,显乎当时。”两汉时期,安徽境内私学发达,出现了一些经学大师,并形成了若干教育世家,他们在教育上的成就远远超过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