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在访问莫斯科后,将于8月23日访问乌克兰。这次访问被认为具有历史性意义,。也有分析认为,本次访问是莫迪政府希望向世界展示印度在俄乌问题上的中立态度。援引印度和乌克兰官员说法,称此次访问的重点将是加强经济联系以及在国防、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合作。在俄乌间冲突进入新阶段之际,印度作为印太地区重要的行动者和影响因素,将如何改变自己对于俄乌间冲突的态度,可能对俄乌间冲突的走向,以及地区和平造成不可忽略的影响。
莫迪于8月21日启程前往波兰,并将在8月23日访问基辅。这是自印度与乌克兰建立外交关系30多年以来,印度总理首次访问乌克兰。此次访问前,莫迪曾于7月8日至9日访问莫斯科。战略事务专家兼前外交官KC·辛格(K C Singh)分析认为,莫迪这次对基辅的短暂访问,是印度政府在尝试抑制莫斯科之行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是新德里在与西方,特别是与华盛顿关系日益密切之际进行的战略平衡举措。
咨询公司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印太分析师德里克·格劳思曼(Derek Grossman)也持类似观点:“对莫迪来说,这次访问是一个机会。莫迪可以借此与泽连斯基接触,保障印度在乌克兰的利益,俄罗斯的过度影响,并安抚西方”。然而,印度外交官对此表示否认,并称新德里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关系是独立的,此次访问是建立在新德里和基辅在各领域互动的基础上的。
莫迪在8月21日启程前表示:“我期待有机会分享针对俄乌冲突的和平解决看法。作为朋友和伙伴,我们希望这一地区早日恢复和平与稳定。”尽管外交圈时常提及印度可能在调解俄乌冲突中发挥作用,但新德里似乎态度谨慎,仅表示愿意提供任何支持,以和平解决冲突。
新加坡南亚研究所外交事务分析师C.拉加·莫汉(C. Raja Mohan)在《印度快报》上写道:“与普遍预期相反,莫迪对华沙和基辅的访问,可能并非关于印度对乌克兰的新的和平倡议。普京总统知道如何在适当的时候,与在俄乌冲突中拥有最大影响力的美国接触并展开谈判。”他补充说,莫迪此次访问更多是为了加强新德里与中欧国家的关系。
自苏联时期以来,印度和俄罗斯一直是亲密的朋友。新德里在俄乌冲突爆发后未谴责莫斯科,而是敦促双方通过对话和外交手段解决分歧。自冲突开始以来,俄罗斯成为了印度的最大石油供应国,印度炼油厂大量购买廉价的俄罗斯原银河国际galaxy网站油。
作为一个本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稀少的国家,印度传统上石油进口率超过80%,天然气进口率近50%。因此,当俄罗斯在2022年3月以每桶20至35美元的价格提供石油时,印度欣然接受。仅在一个月内,印度炼油厂就抢购了大约1300万桶石油,并承诺再购买1500万桶。这几乎是2021年印度从俄罗斯购买量的两倍。印度还在当月扩大了对俄罗斯焦煤和葵花籽油的购买。
印度在武器装备方面也高度依赖俄罗斯。印度97%的主战坦克、100%的装甲战车、67%的潜艇、68%的导弹驱逐舰和护卫舰上的反舰巡航导弹、以及97%的战斗机都是从俄罗斯(或其前身苏联)获得的。甚至印度最成功的国产反舰巡航导弹“布拉莫斯”也是与俄罗斯共同开发的。
与此同时,新德里也与基辅保持了接触,莫迪曾在6月的意大利七国集团峰会上与泽连斯基会晤,两人也多次通过电话交谈。只不过相比之下,印度与乌克兰的双边贸易却远低于印俄贸易,2022年冲突开始前约为30亿美元。但莫迪与泽连斯基在全球事件期间有过互动,乌克兰外长今年早些时候也访问了新德里。冲突开始以来以来,印度还向乌克兰提供了几批人道主义援助。
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所亚洲研究员凯利·K.常(Felix K. Chang)将印度在俄乌冲突中采取的立场称为“倾向于俄罗斯的中立”(Russia-leaning Neutrality)。常分析认为,今天的印度领导人可能认为倾向俄罗斯是服务国家利益最可靠的方式。此外,常补充道:“印度领导人还可能认为,俄罗斯可以在印度与中国的双边问题中发挥作用。”
西方国家并不满意印度现在的立场,比如美国国家安全副顾问达利普·辛格(Daleep Singh)在2022年3月会见印度外长时,就试图说服印度放弃倾向于俄罗斯的中立立场。
然而,许多印度领导人对西方,尤其是对美国怀有保留意见。他们经常提到1971年印巴战争期间,华盛顿决定派遣“企业号”航母战斗群进入孟加拉湾。尽管这一决定的动机仍在争论中,但印度决策层认为此举阻碍了印度战胜其头号对手巴基斯坦。因此,印度决策层认为这证明了美国的不可靠性。
常分析认为,从战略上讲,印度不希望被视为西方的次级伙伴。印度可以通过提醒西方它有一个替代盟友——俄罗斯,来达到这一战略目标。此外,印度可能认为西方需要印度,多于印度更需要西方。因此,从新德里的角度来看,印度可能确信无论它偏向哪一方,它都能得到某种程度的西方支持。
尽管莫迪此次访问会在某种程度上让西方感到放心,显而易见的是,印度与莫斯科的关系更为密切,“莫迪访问(乌克兰)不会改变这一看法”,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南亚研究员切替吉·巴帕伊(Chietigj Bajpaee)分析道。
新闻来源:、《》、查塔姆研究所、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所,部分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