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离不开强大的科研队伍支撑,为快速提升学校的各项科研指标,高校产生大量的科研人才需求,然而编制有限,为招揽人才,高校设立名目繁多的岗位,特聘/任研究员、专职研究员等应运而生,这些岗位名称响亮,又被赋予高薪,很快便有大批博士被其吸引……
首先,助理研究员是传统意义上的科研型岗位,属于职称序列的中级职称,可以放心应聘。研究员职称系列包括实习研究员(初级),助理研究员(中级),副研究员(副高),研究员(正高)。
“专职研究员”这一名称则一般是招聘单位为了方便概括多个岗位而形成的统称。其实就是为了某项研究而专设的研究员编制,无论是正高副高亦或是助理研究员,都可以称之为“专职研究员”。
不少在实验室、研究院内工作的研究员反映,在实验室里工作,行政事务的压力比在高校里小了不少。
但如果是“特聘研究员”,你就需要谨慎考虑。近年来,学校为了提升科研实力,需要大量招募人才从事科研活动,为了方便项目申报,给予人才特聘(任)研究员等称号,但是这些并没有职称评定委员会评审,没有证书,人社厅也没有备案,不属于职称序列。
“如夫人不如夫人,同进士不同进士”,「研究员」加前缀,听起来好听,其含金量却大打折扣。这些岗位大多没有编制,一般也不走人才引进。不需要从事教学也意味着无法纳入教授序列,走研究员序列,又没有职称评定委员会评审,没有证书,人社厅也没有备案。
今年,火遍圈内的南京大学“00后”特任副研究员李悦文,其岗位也类似于这一性质。达到一定考核标准后才可进入稳定的长聘体制内。
关于特聘副研究员岗,老南深有体会:“当初怀着对岗位的懵懂和对名校的憧憬入职了南方某985的特聘副研究员岗,年薪24-27万,心里欢喜了好一阵。入职后发现,没有安家费、科研费,甚至没有年终奖,并且实际月工资到手只有9000多,一问发现公积金、五险一金等都要算在里面。开始想着没关系,总算是985的一员了,以后面包总会有的。
过了两三年,逐渐意识到自己只是个‘科研临时工’,院里的博后、研究员从七、八人涨到了两三百,为了留校,我开始疯狂地发文章、写本子,就这样又过了一两年,副教授还是申请不上。趁着对科研还有热情,果断换了一个普通一本。后来打听,我们那年一起入职的十几人里,仅有一人留了下来。”
中科院博士小李表示:“16年刚毕业时同时拿了两个offer,一个是北京双非高校讲师岗,有编制能解决户口,另一个是中部地区“985”的专职科研岗,虽说暂时没有编制,但是学校承诺,有成绩了可以升副教授并给解决编制,考虑到在北京的生存压力,我选择了后者。
入职后感受到了现实的冷酷,没有安家费、没有科研经费、没有房补,税后月入不到一万,还不给涨工资,编制内的老师可以租一套房子,而我只能申请一张床位,我这才发现,签合同时只约定了收入,没说福利待遇。而且没有明确的考核指标,学校现在的研究员数量庞大,想升副教授,压力山大!”
此外,“研究员”岗位设置也是五花八门,有些单位特任研究员形同正高职级,入职门槛极高;但在某些单位,特任研究员不过是高级版博士后。一个更加合理、统一的岗位称呼制度亟待建立。
当你面临一份“特聘”的研究员岗位,也不必太畏惧,特聘/特任研究员,对一些人来说,可能是得来不易的机遇。
首先,这些岗位钱多。从薪资来看,目前很多高校的青椒到手工资五、六千的大有人在,虽然没有安家费等各项福利待遇,但是几十万的年薪对于刚毕业的博士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另外,对于此类岗位,学校会有项目申报方面的政策倾斜,想要搞科研的博士或者刚毕业的博士,大可一试。
其次,从职业发展来讲,目前去编制已是大势所趋,这些研究员岗位同样没有编制,但是入职和离职的流程更加灵活,没有安家费和科研经费等,反而少了许多离职/跳槽付“违约金”或退还安家费的风险,更加自由。
并且对于人才来说,在高校教职岗一岗难求的大环境下,这些研究员的岗位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缓解了就业压力,并且这种就业方式往往采用“合同制”相对灵活,对人才限制较少。对一些想认真搞科研的博士来说,招聘研究员岗的学校,多数实力和平台都还不错,有利于科研成果的产出。
银河官方官网
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院长文双春教授在其博文中写道:有了“特聘研究员”,就可申请和主持3个项目,从青年基金到重点、重大都行;如果没有这个标签,你就只能主持1项,能拿个面上基金就谢天谢地了。
这些岗位存在想达到的目的,正如一位网友留言:学校需要大量有科研能力的年轻力量注入,从而在不占编制的前提下,提高自身实力;年轻的博士生毕业没多少文章,暂时找不到满意工作,希望能有一个好的科研平台,积攒成果、论文,于是一拍即合。
当前的研究员岗有被“滥用”之嫌,想要研究员岗健康的发展下去:1)要避免高校“大规模聘用”的行为;2)要提高专职科研人员的薪酬并提供完善的福利待遇;3)要优化人才队伍结构,设立明确的聘任标准、工作职责、评价标准;4)提供与专任教师平等的工作机会,如申报课题、带研究生等;5)给予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明确的职业前景和充分的职业尊重。
研究员岗位的出现是一种社会变革,也是一种进步,但是进步常常也会伴随着阵痛,解决了这些痛,这项制度才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毕竟已经投入人生近三分之一的时光后,谁也不想中途离场。
这篇文章不是想说服大家做研究员岗或者不做研究员岗,而是想要大家考虑清楚,做出客观判断。最后,想要告诉大家的是,搞科研的,没有哪个博士不曾在深夜里辗转反侧,怀疑和否定自己,但是千万不要因一时的不顺而看轻自己、自暴自弃,请耐心等待自己迎风绽放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