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08年12月,由1名诺贝尔奖得主、6名美国科学院院士、2名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和1名法国科学院院士组成的国际科学指导委员会,对3年前挂牌成立的北京生命研究所(英文简称NIBS,以下简称北生所)的评估结论。
坐落在北京昌平生命科学园内的北生所,是由科技部会同中编办等七部门和北京市政府联手组建的一块科技改革试验田,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不仅要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所,更要探索出先进的现代化研究所的管理机制。
北生所的掌门人,是现年49岁的王晓东博士。他1985年赴美留学,2001年任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生化系讲席教授,次年成为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2004年4月,41岁的他当选美国科学院银河国际galaxy网站院士,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20多万留美人员中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作为一名华人科学家,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有多大成就,祖国还是祖国。”2003年4月,他与耶鲁大学教授邓兴旺博士受聘担任北生所共同所长;2010年10月,他辞去在美国的职位,全职回国担任北生所所长,全心经营这块肩负众望的试验田。
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先锋,所遇到的困难可以想见。对此,王晓东哈哈一笑:“与北生所取得的成绩相比,这些困难都算不了什么。”
的确,北生所成立至今的成绩单,足以令他欣慰:目前该所已拥有27个实验室和11个科研辅助中心;邵峰、张宏、朱冰、王晓晨、高绍荣这些回国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博士、博士后,如今已成为各自领域的知名科学家,平均年龄不到40岁;截至今年8月,他们仅在《自然》、《科学》、《细胞》三大国际顶尖科学刊物上就发表论文近30篇,在国内同类研究机构中遥遥领先;在今年2月荣获“首届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国际青年科学家奖”的全球28名获奖者中,有4名来自北生所
更让王晓东骄傲的,是北生所“无为而治”的运行机制和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在这里,没有一个有行政级别的“官儿”,实验室经费固定、学术完全自由;在这里,每5年进行1次国际同行评估,通不过的自动走人;在这里,大家看重的是原创性成果,谁在权威杂志发了一篇高水平文章,大家就是口头祝贺一下,第二天就没人提了;在这里,大家梦想的是为人类文明宝库和国家百姓健康做出自己的贡献,没有人想着评院士和各种奖项到过北生所的人都会感慨:这里真安静、干净!
“所以我这个所长很轻松,除了到海外招聘人才、每周召集学术讨论,就没有其他杂事操心了。”王晓东笑着说。
实际上,他并没这么逍遥:与其他研究人员一样,努力在科研的一线“实验科学对脑力体力要求很高,三天不做,自己知道;三月不做,老师知道;三年不做,就只有上帝知道了。”为此,他给自己立下规矩:每年出国开会尽量不超过两次,每周工作不少于6天。回国这几年,他的实验室已在细胞坏死机理等研究上取得诸多进展。
当然,外表乐观的王晓东心里也有压力。“北生所凝结着许多领导和部门的希望,这些年一直得到大家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丝毫不敢懈怠。”他告诉记者,北生所正在两条线上前进:一是优化、凝练科研目标,力争在原始研究上有更大发现;二是向成果转化延伸,力争在新药研制和重大疾病防治上有所突破。“当然,后者的难度更大,所需的时间更长。”
“先向你预告一个好消息。”王晓东兴奋地说,“我们的李文辉研究员在乙肝病毒感染细胞机理上取得重大进展,其成果很快就会发表。这一原创性发现,将为肝炎和肝癌防治带来新突破,会是一项中国科学家对人类健康做出的贡献。”
“你要知道,李老师过去5年只发了一篇小文章,但从没有人怀疑过他的工作。”他说:“这就叫追求卓越、十年磨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