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艺博上课在艺术与科技之中创造美

  银河官方官网本课程依托清华大学博物馆的丰富馆藏、标志性建筑空间和整体艺术氛围,通过“设计思维”、“为生活策展”、“博物馆之光”和“剪出你的博物馆故事”四个单元,将美育与我校本科专业基础课程进行有机融合,以期达到辅助专业教学、服务大学美育和拓展师生通识视野的总体目标,让同学在感知、理解、表达和创造美的过程中,理解专业知识与技能在科技伦理与艺术生活中具备同样的价值,最终达成健全人格的养成。

  清华大学新闻学学士,北京大学教育学原理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美育和通识教育。2017年-2020年就职于中央美术学院,2020年调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开设本科通识必修课“写作与沟通”。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合开线上“英文学术写作实战”课程。在《比较教育研究》《教育学报》《美育学刊》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教育学和美育学文章。合作出版专著《英文学术写作实战》,主持清华大学本科教改项目2项,指导SRT项目2项。曾任《清新时报》副主编、副社长,清华大学艺术团民乐队成员。现任清华大学工会民乐社(筹)理事。

  中国人民大学美学专业博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目前在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任教,开设“博物馆”和“读图时代”两个主题的写作课。获得2021年度清华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史,博物馆公共教育。校级教改课题《高校艺术博物馆与大学通识教育的深度融合——以清华大学“博物馆”主题写作与沟通课为例》(项目编号:ZY01_06)已结项。发表文章《人文素养·历史意识·批判精神 ——高校美术史论通识课建设探析》于《中国艺术报》。积极从事艺术乡建和社会美育工作,出版专著《无锡市乡村建设美学导则》,发表文章《从“乡村美化”到“和美乡村”——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内涵变化、建设路径及价值探析》《当代乡村社会美育的内涵、路径及意义探析》等。

  清华大学电子系毕业,目前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任教。主要讲授本科生任选课“光检测技术”,获得2018年“清华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工科组)”二等奖,获得2019年“北京高校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理科类A组)”三等奖、最佳教学反思奖。主要研究方向为微波光子学,主要包括光纤无线电,光生毫米波,微波与毫米波通信,光控相控阵天线,微波光子雷达等。承担和参与国家多项国家专项、重点重大项目等,发表论文百余篇,授权专利二十余项。业余爱好摄影、音乐等,曾在《中国国家地理》等杂志发表作品,现任清华大学工会民乐社(筹)社长。

  简单来说,“博物馆中的艺术与科学”就如其课名,是一门艺术与科学交叉融合的美育课程。

  我在指导本科生读书会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他们对于艺术和美的生活有着热爱与渴望。于是在2021年,我和几位课程合开教师一起申请了《寓美育于专业课程中》教改课题,希望能探索一个通专融合、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教学模式。我们调研了一些国内外馆校合作案例,也产出了一些工程美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在一群热爱教学、敢于探索、志同道合的老师的共同支持下,我们的工作真正从教改课题走向一门全新通识课。如电子系的李尚远老师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之余还投入到这样一门新课的前期备课、论文撰写和随堂听课过程中。课程在师生们的共同探索中逐渐成型。

  其实近两年来,国家对美育越来越重视,例如2023年底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希望美育能像春雨一般润物无声,滋养校园师生的心田。此外,学校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人文学院和写作中心等都为美育课程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让我们能与不同学科的一线教师充分交流合作,为课程的总体设计和可行性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本质上,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一样,都是为了经由一条小径,达成健全人格的涵养。因此,以各方共同努力为基础,我们这门艺术与科学交叉融合的美育课程希望让不同学科的同学在结课时都能感受到,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生活的艺术家、导演、策展人和工程师。每个人都可以在我们生活的博物馆里感受到自由、自在和自豪。

  具体到课程中,这门课所说的“博物馆”,不仅是讨论对象,更是真正的上课场所——我们把课堂搬进了清华“艺博”。

  首先,为什么会选择博物馆呢?因为博物馆、尤其是大学内部的博物馆,综合了辅助艺术专业教学、服务公共教育和拓展师生通识视野这三大功能。清华的博物馆是同学们的天然资源,可以让大家足不出校的体验和感受艺术氛围。

  进一步而言,在这门课中,我们希望同学们不只是以游客身份或简单的欣赏者身份走进博物馆,而能带着艺术与科技融合的视角。一方面,我们会给大家“揭秘”,博物馆如何运用现代技术,保护美、交流美和传承美;另一方面,我们希望唤起同学们对专业的反思,启发同学们认识到,在欣赏艺术品的过程中,不只有艺术家的创作感染着我们,还有策展人基于历史学和社会学研究策划的展览理念引导着我们,还有展陈工程师运用理工科专业的先进技术在幕后保驾护航。正是艺术家、策展人和工程师这三个群体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才让我们看到了博物馆中的美。

  在教学形式上,我们的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课时比为1:1。首先,我们会边逛展边学习。课程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次课在艺术博物馆参观和学习,比如“剪出你的艺博故事”单元会让同学们用半节课的时间在艺博采访和拍摄视频素材。其次,在艺术创作、策展布展中学习,同学们则会真正担任艺术家、策展人和工程师,全班分工合作呈现一个完整的展览。

  这门课主要分为“设计思维”“博物馆之光”“剪出你的博物馆故事”“为生活策展”四个单元。不同单元各有侧重,也各有挑战。

  “设计思维”单元是后续单元展开的基础。我们会通过艺术博物馆参观、典型设计案例赏析和设计思路头脑风暴等环节,帮助同学们了解和掌握设计思维和能力方法,为后续其他单元的创作激发想象力。此外,设计思维作为一种跨领域的通识能力,既需要艺术和审美感受,又需要系统性的科学思考。因此我们也希望大家可以通过案例学习和设计实践,学会分析和关注他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理解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升共情力和创新力。这需要大家尝试用新鲜的视角观察校园,保持对生活和自我的深刻反思。

  “博物馆之光”单元会从“博物馆中的光”这一小切口入手。在这一单元中,大家可以通过感受设计、艺术和环境中光的运用,进一步理解科学、标准和工程技术对艺术和生活的影响。课程侧重将摄影——这种同学们容易上手的艺术手段——与工程领域的技术知识相结合。让同学们在拍出美的照片的同时,理解背后的光学原理和颜色标准。这一单元对同学的挑战主要是运用光学成像技术,呈现和创造更具艺术性和故事性的作品。

  “剪出博物馆故事”单元在“博物馆之光”摄影艺术与光学技术基础上,加入了时间的维度,侧重于呈现影视制作和有深度的视频内容在计算机编程、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影响下的现状和困境。课程邀请阿里巴巴网络安全专家,从“拍得起、剪得动、备得妥、看得懂”等方面,通过讲座和现场演示的方式,讲解剪辑技术和拍摄方法。我们希望大家可以意识到,科技创新的源动力来自人们对自我表达、拓展思想的愿望;科技创新的生命力来自科研人员与不同群体合作交流与沟通;在以影视制作为代表的艺术创作中,技术门槛变低,因此更要回归人对意义和内容的把握。

  “为生活策展”单元是以上三个单元知识的粘合剂,侧重于在课程不同阶段激发同学们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达力。课程初始阶段,同学们是以观众的感性视角走进博物馆,感受艺术和空间之美。课程中间阶段,同学们会以策展人的理性视角再次调研同一个展览,了解展览背后策展人的理性逻辑和观念生产过程,反思美的来源。在课程后期,大家则基于对已有作品的会看、品评、运用和解读,综合多方面因素,开始走向感性和理性的平衡。这一单元的挑战在于,在策展过程,大家需要对艺术创作与展陈空间、理想与现实、观众与艺术家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接续四个单元学习,期末考核会落在策展和布展上。乍一听,策展和布展似乎对大家来说会是完全陌生的挑战;但其实,展览方法与策展思维其实已经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教学和核心素养。小到每门课的“PRE”,大到毕业论文答辩,都是将我们的思维和观点,以图文并茂、情理兼容的方式展示出来。这背后涉及到三类通识素养:视觉素养(例如图形、图案释读、分析;信息可视化),信息素养(例如文献检索、田野调查、比较判断、信息整合等)和创造性沟通表达(例如团队合作、沟通展示等)。

  这门课将以真实的展览作为同学们的考核方式,但是艺术家的展品制作、多媒体视频制作、策展人的展览设计和工程师的展陈实践四个小组都会采取过程性评价。评价维度既包括同学自主投入和任务完成情况,也兼顾了同学与其他小组的合作与沟通情况。每位合开教师对接一个小组,全程陪伴与指导。

  为了保证四个独立单元间的连贯性和整体性,课程采取了大交叉和小循环的设计模式。

  大交叉指的是在知识层面,课程的每个单元都体现了艺术与科技知识的学科交叉。例如,“设计思维”单元是艺术学、设计学、历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博物馆之光”是材料、物理、电子、仪器等工程课程和艺术学的交叉;“为生活策展”是艺术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剪出你的博物馆故事”是计算机编程、网络安全和影视制作的交叉。

  大交叉还体现在课程前后续连贯性上。“为生活策展”的三次课程作为其他三个单元的“粘合剂”,将设计学、物理光学与摄影、计算机编程与视频剪辑制作有机结合起来,让同学们在三次博物馆之旅中逐步深入地感受和发现艺术与科技专业知识在博物馆展览中的价值。

  小循环体现在单元内部——每个单元的三节课都会遵循“体验-理解-迁移”的关系。例如,“博物馆之光”的三节课分别是“寻找艺博之光”“探索科学之光”和“发现生活之光”。在“光”这样一个小切口之下,“寻找艺博之光”通过在博物馆中寻找光在展览空间、艺术品和观众中的呈现方式和作用,让同学们获得感性的感受和知觉;“探索科学之光”通过光学仪器、摄影技术和工业标准的讲授与实验,让同学们理解科技在艺术创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力量和限度;“发现生活之光”则通过学生摄影作品的分享与赏析,将课堂知识迁移应用到艺术创作和生活实践中。

  其他单元也都采取了“体验-理解-迁移”的小循环。因此,结合大交叉和小循环,课程能够最大程度兼顾课程的整体性、平行单元的一致性和单元内部的灵活性。

  [1]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 策展简史[M]. 金城出版社, 2012

  从设计分析到光的详解,这门课看似充满感性认知,其实有非常多学理化、体系化的部分。在我看来,对“硬知识”的处理是所有通识课程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作为一门艺术课组的通识选修课,我们的学生来自本科各个年级和专业。以2024春季学期为例,工科学生占61%,此外还有社科大类和美院的同学。因此在课程设计之初,我们就不考虑让同学成为设计学、摄影或影视制作的专家,而是努力在大学物理、计算机、设计基础等本科专业基础知识中寻找美的生长点。

  例如,“剪出你的博物馆故事”单元要求大家动手进行影视制作,但作为一门通识选修课,秉持着“无专业门槛、有学理深度”的理念,我们不会在影视制作的专业性上给同学们带来太大挑战。课程主要为同学提供新技术的应用和反思,以及脚步制作基本类型等“脚手架”。影视作品的主题会由学生票选和自主命题形成,所有合开教师给予方向上的指导;剪辑制作则将由同学和阿里巴巴的校外指导教师共同完成。

  (2024春季学期的影视作品故事聚焦技术对学生生活的影响,具体内容先卖个关子,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到C楼三层的展览现场亲自观赏和感受~)

  总之,我们希望这门课,能为同学们打开一扇了解不同专业的窗,从“感性入手-经过理性思考-最终与感性和理性平衡”的方式完成学习。最终,同学们会惊喜地发现,原来不同专业的知识都能在艺术创造和审美生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价值。

  我的个人学习工作经历关联了三所大学的不同学科。我的本科毕业于清华新闻学院,这段经历让我在体验通识教育的过程中,拥有了敏锐的问题意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不变的社会责任感。在北大教育学院读博期间,我的收获主要在于从历史和文化的视角,对教育实践进行持续的反思和探索。在中央美院工作的三年,则让我对高等教育和艺术专门人才培养,从制度到管理上有了更切身的感受,也点燃了我聚焦美育的热情。重回清华,一门“写作与沟通”课,让我有缘认识了几百名更鲜活、更多元、拥有无限可能的本科同学们,与同学们共同成长。

  我希望把自己在三所顶尖大学中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幸运经历融入这门课中,与大家交流我的收获——热爱终会因为内心的坚定而变成一份珍贵的礼物。

  期待同学们也都能有所收获。当然,因为这是一门新课,总会有不足之处,我们几位合开教师基本会做到每节课都全员出席,希望能和同学们一起成长。

  想成为博物馆全能ACE(artist / curator / engineer)吗?这门课不仅带你逛博物馆,还能让你体验艺术家、策展人和工程师的真实生活。

  请留意!2024-2025秋的本科生选课安排出炉,一文速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