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大环境 做好自己的“试验田”

  “我是假外籍院士,因为我在中国工作。”6月11日,来北京参加两院院士大会的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蒲慕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笑着调侃自己的身份。

  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神经所”)所长已有多年,蒲慕明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尽管目前他只有一半时间在中国工作,但到2013年他将全职回国。

  因为双重身份,关于科研管理工作“美国与中国的差异”的问题经常被问及,蒲慕明则以“体制不同,内容、细节大不一样”作答。

  蒲慕明告诉记者,在美国的研究所做所长,虽然可以决定研究人员的工资,但实际上不管科研经费,不用担心研究所的发展。所长并不是领导,只是为研究人员提供公共服务。因此,很多研究员不愿意做所长,所长一职往往大家轮流做。

  “在研究方向上,所长也不起主导作用,大多由研究员自己决定。所长只对自己实验室的研究方向起决定性作用。”

  据介绍,美国有一些有专门投资来源的科研机构,其主管领导也不主导研究方向,研究员由教授们自己选择。不过,有医学院的研究所权力范围相对较大。

  与之相反,在中国做研究所所长,可以确定规则和评价标准,可以使用各种措施营造学术环境,决定学生的培养方式。

  自担任上海神经所所长以来,蒲慕明则采取了与中国其他科研机构完全不一样的管理方式。

  如在学生的培养方面,虽然每个学生都会有一位导师,但研究所让学生在所有实验室轮转,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论文指导委员会,让研究员共同指导其研究。此举的好处在于,一名学生不是只有一位导师,只听从一人的意见或建议。若导师指导出现错误,其他研究人员可以帮助其开展另一项研究。研究所每半年对学生的研究进行一次评估,若结果不尽如人意,则可以更换研究课题。

  对于研究人员,上海神经所完全采取了国际一流科研机构的通行评价方式。研究所成立了由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组成的9人评审委员会。在评审委员会评审前,研究所会匿名寄出十余封信件,总结研究人员的成绩,让评审人给出初步结论,再由评审委员会评审。

  一般情况下,对研究人员每4年评审一次。第一次评审,给出“优、良、差”三个等级。4年后,再进行第二次评审,若不能通过,将不再续聘。通过评审的,每6年还要评审一次,若不能通过,将减少对其研究工作的资助,减少学生人数,甚至关闭实验室。在研究所,这样的评审对院士也不例外。

  他说:“这是国际一流大学的银河集团网址登录标准,也是国际公认的有效方式。如果不采取这种管理方式,研究所没有人员流动,永远不会做到一流。”

  蒲慕明介绍,这种方式当初试行时也遇到了困难。有研究人员问:“我们是中国人,为什么要让外国人评审我们的工作?”然而,多年的坚持换来的是丰硕的研究成果,这让当初的质疑者也不得不信服改革的功效。目前,很多研究人员更愿意接受这种方式,因为有能力的人能够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

  当记者问及这种方式是否可能在中国科研机构普遍推行时,蒲慕明认为这种情况“很难实现”。“大环境不容易改变,我只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推行。能做多少做多少,尽量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他说。

  他同时感觉,自己执掌的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所类似于以前中国的深圳特区,是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如今,中国的经济特区已越来越多,这种星火燎原之势恰恰开始于当初星星点点的试验。蒲慕明相信,未来中国一定有更多的科研机构采取类似的国际评审方式,以推动国家科学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