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官方官网中国卒中学会脑健康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于2024年07月13日在美丽的浙江杭州西溪宾馆董湾厅顺利召开,本次会议大咖云集、内容丰富、前沿新颖。
第一阶段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彭国平教授主持。首先由中国卒中学会脑健康分会第二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施炯教授为大会致开幕辞。随后,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魏国庆教授代表承办单位致大会欢迎辞。最后由中国卒中学会副秘书长李文慧教授代表中国卒中学会致辞。
会议的第二阶段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罗本燕教授主持。首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刘强教授分享“脑衰老与阿尔茨海默病的表观遗传调控研究”。在脑衰老与阿尔茨海默病的表观遗传调控研究方面给我们作了详细的讲解。APOE4是晚发性AD最主要的致病因素,APOE4抑制神经元脂代谢并促进神经元组蛋白乙酰化,揭示了大脑中APOE4的新生理功能,发现APOE4调控AD病理进程的全新机制,阐述了脂代谢在衰老与AD中的调控异常,以及靶向治疗改善AD小鼠的线粒体功能异常和认知障碍。随后,来自绿谷研究院的李金河教授,围绕脑肠轴与AD研究进展向我们展开讲述了GV-971可以重塑肠道菌群平衡、抑制神经炎症的作用与机制,同时结合真实世界研究展示了甘露特钠治疗AD的长期安全性与有效性。
首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施炯教授讲解了散发性早发型AD的研究进展。与晚发型AD患者相比,早发型患者没有表现出特定的危险因素,但却表现出更严重的执行功能缺陷、更高的Tau蛋白负担和更严重的楔前叶萎缩。施教授进一步结合队列研究对早发型AD的临床特征、生物标记物和影像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探讨。
随后,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汤荟冬教授讲解AD疾病修饰治疗价值的进展。随着Aβ单抗药物的发展,AD治疗迎来DMT新时代。同时,新时代背景下“有意义的获益”备受关注,尤其是“累积获益”及 “预测获益”。不同Aβ单抗作用于Aβ聚集状态的差异,是导致治疗获益差异的重要原因。Clarity AD Tau-PET亚组研究提示仑卡奈单抗治疗影响tau蛋白在大脑区域的积聚,疾病早期阶段的结果(即低tau负荷)支持早期使用可维持临床稳定或改善。Clarity AD-OLE研究也提示持续治疗可带来更持久的益处。
首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单保慈教授分享“PET脑成像数据处理方法研究进展”。单教授向我们介绍了PET脑图像的空间标准化方法、基于MRI的空间标准化方法和不同设备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以及AD的脑生物标志物时空进展模式与早期预测,可通过20年追踪得到AD脑脊液生物标志物进展模式。
随后,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的闫天翼教授分享了“无创神经调控技术与应用”。闫教授从研究背景到神经调控技术发展,从无创调控到大脑图谱,再从脑区靶点到环路靶点和调控设备(存在问题、闭环检测、转化应用)等方面展开了详细的介绍。
最后,清华大学出版社孙宇教授介绍了英文论文的写作要点,以及国际化办刊的条件。同时,从期刊审稿人视角分析了英文论文写作和投稿的几个要点,包括论文结构、投稿过程以及修稿等等方面。
第五阶段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张振涛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彭国平教授、南昌大学第二医院涂江龙教授共同主持。
首先,安徽省立医院胡伟教授团队荆孝忠教授分享“大核心坏死研究进展”。随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刘恺鸣教授分享“CGRP-偏头痛治疗新靶点及临床应用探索”。偏头痛是人类最早有记录的疾病之一,偏头痛诊疗尚未满足的需求;CGRP是偏头痛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神经肽,通过三大途径介导偏头痛的发病,成为偏头痛治疗的全新靶点;作为中国首个获批用于成人偏头痛急性治疗的CGRP受体拮抗剂口崩片,从RCT研究到荟萃分析,一致证实瑞美吉泮用于成人偏头痛急性治疗兼具疗效和安全,为中国成人偏头痛急性治疗带来了全新选择。最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程忻教授做了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的解读。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分型、治疗与预防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分析。
第六阶段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施炯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潘晓东教授、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韩彦青教授共同主持。
首先,浙江大学医学部段树民院士为大家带来了“攻击行为的脑机制”的讲题。段院士结合课题组多年的研究发现,为听众展现了动物出现攻击行为的关键核团、调控的神经环路和未来干预的靶点。随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宋海庆教授分享了“TASTE系列研究见证中国创新力量”。结合TASTE和TASTE-SL两项RCT研究,证实依达拉奉右莰醇显著降低卒中患者残障发生率,为减轻中国卒中患者疾病负担带来新曙光。最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黎钢教授分享“PET显像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及图像解读”,黎教授重点讲解了分子影像在AD临床评估中的应用现状,以及Aβ显像的规范操作及图像解读要点,同时还结合临床上的典型案例进行了细致的读片。
第七阶段由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肖小华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程昭昭教授共同主持。
首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潘岳松教授分享了“脑健康社区人群队列建设与研究”。潘教授指出,科学的设计和规范的项目管理是高质量队列的基础;而多模血管评估和最新脑影像技术为脑健康研究的基础;高质量的队列为回答脑健康系列问题提供了支持。另外,他还展示了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狭窄疾病负担及危险因素分析、脑大小血管疾病的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探讨、神经影像特征改变与脑健康变化分析、长期认知改变与影响因素分析等队列研究成果。
最后,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孟秀红教授分享“队列研究在脑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孟教授指出,队列研究的发展以及从科研成果转化而来的技术能有效了解疾病的病因,进一步有助于早筛早诊,为疾病精准防控对策提供了新思路与科学依据。孟教授还强调了临床医学科研成功的决定因素。
大会的最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施炯教授做了本次大会的总结。施教授指出,本次年会是第五届脑健康大会,过去四年尽管有疫情,脑健康的工作还是在逐步稳固地向前发展。这也是分会建设的初衷,希望这个平台建好,大家有更多的机会做交流,也能够在课题以及各个方面做更多的合作。施教授指出,本次年会的讲座日程排得非常紧凑,而且从各个方面,包括基础、临床和大型队列的设计研究,几乎涵盖了脑健康的各个方面,这也给大家提供了很多合作的机会。施教授最后感谢了本次会议承办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彭国平教授团队对会议的精心安排和组织,感谢了各位参会委员和同道们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
2024年7月13日下午17:00,中国卒中学会脑健康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圆满闭幕,感谢所有讲者的热情分享,感谢来自全国各地的神经领域研究学者专家和医生同道们的积极参与,期待明年再次相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