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集团网址登录习指出,法学学科体系建设对于法治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我们在法学学科体系建设上要有底气、有自信。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突出特色,深入研究和解决好为谁教、教什么、教给谁、怎样教的问题,努力以中国智慧、中国实践为世界法治文明作出贡献。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轶在推进人学学科体系建设中不仅有底气、有自信,还针对法学研究和教学提出了“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探索中国模式”的学科建设目标。
2018年10月26日,河南省法学会在郑州组织召开河南省法学学科建设座谈会,座谈会上,作为特邀嘉宾王轶介绍了人学院学科建设理念和办学经验,其提出的建设世界一流法学学科设想受到与会者的一致称赞。借此机会,记者专访了王轶院长。
在王轶看来,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必须要有世界一流的人才培养机制、世界一流的师资和教辅团队、产出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产生世界一流的学术影响力、培养出世界一流的毕业生。
也正是基于此,人学学科建设规划提出了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分别设定为:到2020年,要能够吸引世界顶尖高校的优秀毕业生到法学院任教;要具备世界一流的回应中国问题的能力、世界一流的回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法治挑战的能力;要培养出竞争世界一流实务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到2035年,要能够汇聚世界一流人才;要具备设定世界性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出具有世界一流教职竞争力的毕业生。到2050年,法学院建院100周年时,要能够汇聚世界顶尖人才;要具备引领世界性问题研究的能力,要培养出具有世界顶尖教职竞争力的毕业生。
王轶说,为了向“世界一流”的目标奋进,人学院从人才培养机制、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法学学科的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的举措。积极推进“一体多维,二元融合,新型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合理考虑学缘结构、职称结构,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科背景的师资,分类开展领军人才、骨干人才、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完善评价体系,优化岗位设置和退出机制,建设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更为合理,能够立足中国实际、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能够回应现代科技法律前沿问题、引领法学发展,能够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拥有国际话语权的高层次学术共同体。
同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依托已有的国际合作资源,重点布局国际合作伙伴战略,着重加强与世界顶尖高校的实质性合作以及与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重要国际机构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拓展中外合作交流的渠道与内涵,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目前主办的中美、中欧、中澳、中非法学院院长论坛、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等基础上进一步打造国际交流品牌项目,提升国际话语权;积极推进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国际性提升战略,构建高水平对话机制和知识创新与研究合作机制,构建基于开放式科研创新系统的国际合作机制,共同组建项目组合作开展知识创新与研究,创新国际合作科研的平台与渠道;将合作口径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拓展到国际规则制定、公共服务等领域,同时将合作领域从传统法学扩展到新兴学科和跨学科领域,逐步提高中国法学的国际影响力。
王轶表示,人学院的学科建设目标,就是要建设面向未来的世界一流法学学科。
“为了回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法学和法治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于2017年9月8日成立了未来法治研究院。未来法治研究院致力于成为促进法学学科与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及司法实践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成为具有创新实力、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能够抢占国际学术制高点的重要战略创新力量,并力争具备在这些新兴学科领域与世界顶尖法学院平等对话和良性竞争的能力。”王轶说。
在王轶眼中,未来法治研究院的发展定位是全方位的:学术研究方面,将深入持续探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涉及的法学理论和法学问题分析框架及研究方法;人才培养方面,将全面探索掌握新技术、适应新需求的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路径;司法实践方面,将针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法治提出的挑战给予法律规范和司法实践层面的回应,深入推进智慧法院、智慧检察院、智慧司法行政、智慧法律服务的广泛应用。
作为未来法治研究院首任院长,王轶对未来法治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充满信心:“对于法学学科整合学科优质资源、建设跨专业跨学科的学术创新团队、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学科发展机制、提升学科竞争实力、引领法学学术发展、扩大人学学科在国际法学界的影响力,将具有整体性的导向作用。”
作为回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专门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未来法治研究院是在国内法学院校中率先成立的面向未来法治研究的专门学科。虽然成立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但其聚焦国家社会发展建设中的重大前沿问题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问题,实现了法学学科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及司法实践深度融合,在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已形成新的增长点,成为法学前沿学科发展的重要学术引领力量。
王轶说,未来法治研究院已被列为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重大标志性平台。具体的进展包括:
组建了十余个科技法治研究创新性平台并初见成效。汇聚学科背景多元、结构优化、优势互补的研究团队,组建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数字经济竞争法研究中心、社会责任和治理研究中心、数据权利研究中心、平台治理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与投资研究中心、跨境数据流动与域外在线纠纷解决研究中心、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中心、法治大数据研究中心、智能科技与在线争端解决研究中心、智慧法律科技创新研究中心等11个科技法治相关前沿研究平台,着力提升学术原始创新能力,推动在科技法治研究领域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
创设“法律与科技”法律硕士研究生方向。探索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在法律硕士中设立“法律与科技”方向,并开设《人工智能与法律规制》《网络与信息法学》《大数据、金融科技与法律监管》《大数据智能司法》《电子商务法》《软件法》等课程。
在智慧司法、人工智能等法律与科技交叉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以未来法治研究院为基础,该校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航天科工集团等合作成立的智慧检务创新研究院,已在检务实践中发挥实效,智库服务功能初步显现。由未来法治研究院专家牵头组建的前沿交叉学科实验室,2018年6月已经获批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智慧检务创新联合实验室建设项目。在科技与法律交叉领域积极服务行业标准及政策法规制定,参与编写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指导、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承担的《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2018版)》,负责“安全、伦理、隐私问题”部分;参与编写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主持的《中国人工智能开源软件发展白皮书》,负责“知识产权”部分;参加国家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担任人工智能与社会伦理道德标准化研究专题组组长单位;参加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会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政策法规组,是副组长单位。
启动科技与法治前沿科学研究中心建设。响应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依托未来法治研究院,与统计学院、信息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联动,启动科技与法治前沿科学中心建设,聚焦数据法学,分别建设“数据科学交叉应用创新平台”“法律与科技创新研究平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平台”“社会化计算与舆情治理创新平台”等交叉学科平台,为解决我国智慧法治变革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提供学科助力、人才助力、制度助力与标准助力。
取得多项具有引领性的科研成果。未来法治研究院的研究成果“技术驱动型金融监管的法律问题研究”“中国非正规金融的风险、潜力及变革”“信息刑法时代信息犯罪归责与治理模式研究”“大数据背景下的个人信息保护与企业数据权属研究”等多项课题已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互联网金融的法律规制——基于信息工具的视角》、《网络空间主权的治理模式及其制度构建》等多篇文章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等权威刊物发表。
搭建科技法治国际高端学术平台并形成品牌。未来法治研究院注重构建常态化的学术对话机制和知识创新与研究合作机制,搭建高水平的国际研究合作平台,先后围绕网络空间法律、数字经济与法学、智能机器人应用中的法律问题、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治理等主题组织未来法治读书会、各类科技与法治论坛、学术研讨会30余次,创办的数字经济与法治高端论坛、智能机器人法律问题研究论坛等已成为新科技革命法学领域开展学术研究和思想交流的重要平台。
王轶还介绍说,未来法治研究院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目前已经与国际上若干所著名大学与著名法律与科技研究中心进行了交流与合作,例如与哈佛大学伯克曼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耶鲁大学信息社会中心、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中心建立了日常联系机制,与剑桥大学、伦敦大学法学院、慕尼黑大学法学院、悉尼科技大学等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王轶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近些年来一直在积极推进“一体多维,二元融合,新型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一体多维”指以法学专业教育为主体,将法学专业教师、专业课堂和专业教学作为育人主阵地、主战场,通过通识教育与人格教育夯实基础、跨学科交叉学科培养拓展思维、国际交往能力提升开阔视野等,多维度构建德法兼修的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机制。“二元融合”指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抓手,以一揽子人才培养专项计划为依托,通过校内外资源整合,搭建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建立健全法学教师与实务部门专家双向交流机制,实现法学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同频共振。
“紧扣全球与中国法治重大前沿问题,启动制度化、常态化的法学知识更新工程。成立未来法治研究院,以跨学科创新团队与工作坊等为基础,系统开展前沿科技与法律的交叉研究,以积极的姿态回应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对法律制度的挑战。”王轶说,其目的是实现法学研究与教学从“照着讲”到“接着讲”,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探索中国模式,推动中国法学教育的迭代升级。
为此,人学院构建讲授课、练习课、实践课、研讨课、技能课五大课程模块,开设创业法律实务、创业+互联网金融等创新创业系列课程,创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网络法学、互联网金融等交叉融合型课程,共建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大数据与司法舆情分析等跨学科系列课程,实现教学内容推陈出新。修订再版经典教材,开发跨学科教材,推出学科交叉融合教材,打造“教材—资料—习题—案例—法规—电子资源库”立体化教材体系。
其二,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促进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二元融合。
校内交叉融合平台:突破法学内部学科壁垒,设立未来法治研究院、知识产权学院、亚太法学研究院等跨学科人才培养平台;建设高校实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成立全国首家律师学院,启动未来律师养成计划;全面实施海外留学归国教师挂职锻炼计划、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计划,构建法学教师与实务部门专家双向交流机制。
校外协同育人平台: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建立43个法学实践教育基地,是国内唯一一所与最高人民法院合作开展诉讼服务项目的高校。与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合作成立智慧检务创新研究院,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成立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与联合国办公室等国际机构、哈佛大学等海外名校合作开展海外实习与交换项目,构建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平台。
其三,实施一揽子人才培养专项计划,注重建章立制,保障各项人才培养改革举措全面落实。实施本科学术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本科生导师制、“iLaw菁英”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千人百村”社会调研活动、“读史读经典”项目、“红船领航”新生党员先进性熔铸计划、本科生海外实习项目等专项计划,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法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本科交叉融合创新课程促进与奖励办法》《本科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诊所课程开发与实施意见》《卓越法律人才与模拟法庭教学项目建设方案》《关于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保障人才培养改革举措全面落实。
据悉,在总结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申报的教学成果“一体多维,二元融合,新型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先后荣获中国人民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第八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王轶,是河南镇平人,民法学博士、教授 、博士生导师,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作为河南籍法学大家,王轶一直关注着家乡河南的发展,关心着河南的法治建设和法学学科建设情况。2018年4月7日,王轶被河南省法学会聘为“河南法治大讲堂”特聘专家,先后多次参加河南省法学会主办的有关活动,为河南的法治建设贡献着一名法学家的智慧和力量。
2018年7月初,也正是在王轶院长的推动下,河南省法学会律师学研究会、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律师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上加强交流合作,为我省法律事业发展尤其是律师队伍输出优秀人才提供智力和理论支撑。根据合作协议,三方将共同组建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河南培训教学科研基地;从2019年起每年联合在河南举办“新时代律师论坛”;共同研发适合律师专业实务的课程,面向全国或河南省招生,开展业务培训;整合研究力量组成课题组,就有关问题开展研究等。
在2018年10月26日举办的河南省法学学科建设座谈会上,王轶提出的建设世界一流法学学科设想和介绍的人学院学科建设理念、办学经验赢得了与会的河南高校法学院校负责人的一致称赞,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于提升河南的法学教育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法治河南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采访中,王轶得知河南省法学会充分发挥省委、省政府联系广学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开拓创新,积极作为,目前共建立了45个专业研究会,并创办了三个常设论坛一个讲堂(即“法治河南青年论坛”“法治河南乡村论坛”“豫台经贸合作与法治保障论坛”和“河南法治大讲堂”),省法学会工作连续三年在中国法学会年度考核中名列第一,他高兴地说:首先要祝贺河南省法学会取得的优异成绩!
他表示:“河南省法学会在推动家乡法治建设中的作用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法学会对家乡法学教育的高度重视。河南是人口大省,也是法学教育的大省,以往在法学教育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积累了不少经验。如何尽快将河南从法学教育大省发展成为法学教育强省,法学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些成绩和法学会领导的见识、境界、责任感、使命感有很大关系,相信在法学会强有力的领导和支持下,家乡的法学教育一定会再上新台阶。也衷心祝愿家乡的一切越来越好。”
采访中,记者深深地感受到一名法学 大家的责任担当和智慧远见——他正带领着人学院朝着世界一流法学学科的建设目标努力奋进着,目光笃定,步伐铿锵!
《公民与法》(综合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期刊。2017年2月,杂志进行了全新改版。
改版后的杂志秉承“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服务法治建设”的办刊理念,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突出体现思想性、知识性、史料性、趣味性、可读性,贴近大众,贴近实际。致力于打造成为法治宣传的重要阵地,政法干警的得力帮手,人民群众关注法治与德治的必读刊物。
杂志目前分为热点、理论、人物、文化、故事、动态、副刊七大板块20多个子栏目。
同时,也欢迎社会各界根据栏目设置惠投稿件,并请附上姓名、简介、工作单位和具体联系方式。
杂志分七大板块20多个主要栏目:一、热点:法治头条、法治聚焦、法治时评、平安河南;二、理论:法学前沿、决策探索、以案说法、法律实务;三、人物:会长风采、法学家风采、法治人物、一线人物;四、文化:法史春秋、法学文化;五、故事:亲历、警察故事、警钟长鸣、曝光台、法在身边、德行天下、高墙内外、视觉故事;六、动态:权威发布、图片新闻、政法速览;七、副刊:家风、散文、诗歌、小小说、美术、书法等作品。 向左滑动 浏览河南省法学会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