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青岛上合示范区”建设重要机遇,于2020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与英国皇家农业大学联合创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并于当年招生。
今年,学院首届学生即将毕业,其中,50%以上学生考取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名校继续深造,众多学生受聘中国银行、山东能源集团等知名企业。
“加强国际化新农科人才培养,是新时代涉农高校服务农业强国建设和中国农业‘走出去’‘引进来’的必然要求。”青岛农大党委书记潘军说。
打造国际化“新农人”培养示范机构,青岛农大依托现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资源,合作创办农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物流管理等4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培养拥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备国际合作能力、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围绕产业链布局教育链、人才链,4个专业覆盖了产前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产中的种植与养殖和产后的保鲜、加工和市场物流,同时积极推进课程交叉设置。
“学院还开设了‘全球气候变化与应对策略’等课程,紧跟世界形势和产业趋势,同时,大学英语改革为《综合英语》和《学术英语》,实行分级教学。”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宋军index=2 level=2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font-size: 16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2em;>
瑶说。翻转课堂、研讨式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融通融创,小班化教学、信息化手段、智慧化环境,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中英双方共同研制培养方案、教学内容,中英教师定期举办交流研讨活动,使学院“4+0”双学籍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目前,学院在教育部对中外合作办学明确要求的“四个三分之一”要求方面(外方课程占比、专业核心课程占比、外方教师承担专业核心课程占比、外方教师承担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时数占比均达“三分之一”),全部达标。
为激活国际化“新农人”培养动力,该学院遴选国内外30多家知名企业,成立创业与产业委员会,选聘中方、英方导师为学生理论指导教师,聘请委员会常务委员单位企业导师为学生实践指导教师,构建“三导师”制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同时,引进英国皇家农业大学的“培养方案—学生体验—考核体系”全方位外部评审制度,形成了由中方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高教司与国际司和英国QAA等组成的外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及由学院学术委员会构成的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目标系统、制度系统、教学活动、评价系统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监控和评价反馈,为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为培养新时代“新农人”的“家国情怀”“三农情怀”,学校选配政治素质过硬、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干部、辅导员开展工作,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党建+教学”启智、“党建+思想”铸魂、“党建+笃行”index=3 level=2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font-size: 16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2em;>
砺志、“党建+环境”育人的“党建+”工作模式。立足“传承红色基因,守护红色根脉”,一方面持续开展“讲中国故事”双语之声、“index=4 level=2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font-size: 16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2em;>
绘中国风采”双语漫画、“传中国精神”双语微课,擦亮学生精神底色;另一方面常态举办“院长论坛”、“生涯规划”讲座、英文模拟面试大赛,完善国际生涯赋能体系。此外,学院与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等合作共建实习实践与就业发展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强化能力本领,为服务农业强国建设做足准备。
4年来,学院多次获青岛市“引入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专项补助资金”支持,获批山东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示范工程立项建设单位,成为首批省级重点培育的中外合作办学示范机构,并于2024年获批山东省专业特色学院。“经过不懈努力,学院形成了具有鲜明农科特色的开放式、创新型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下一步深化新农科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青岛农大校长赵金山说。(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孙军 通讯员 周维维 刘璐)银河集团网址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