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努力采写文化意蕴深厚的新闻作品——穆青《月夜寒箫—记长春城外中秋夜》带来的思考与启示
栏目:重要新闻 发布时间:2024-08-22

  摘要:新闻,既是传播文化,又是文化传播。优秀的新闻作品常常蕴含着深刻的文化背景、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穆青采写的《月夜寒箫—记长春城外中秋夜》一文,就是一篇文化意蕴深厚的战地通讯。新时代的军事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提升文化修养,努力采写出给人以思想启迪和文化滋养的新闻作品。

  举凡中国人,约略读过些书的,大概没人不知成语“四面楚歌”及后续故事—《史记·项羽本纪》里说:“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之后项羽“则夜起,饮帐中”,又悲歌忼慨,带领“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最后在乌江边举剑自刎。

  这是发生在公元前203年12月至前202年1月间的“新闻事件”“垓下之围”。2150年后,在长春近郊,出现了和它惊人相似的一幕。穆青采写的战地通讯《月夜寒箫—记长春城外中秋夜》生动再现了我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风采,其中的文化意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本文试图揭示该文隐含的我国传统的文化符号以及由此而来的作品本身的文化意蕴,以期为新时代军事新闻工作者提升文化修养提供借鉴参考。

  1948年夏,随着在东北大地上的节节胜利,在东北仅据守沈阳、锦州、长春等几座孤城,东北战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长春是在东北最重要的战略据点,由兼任东北剿总副司令的郑洞国驻守。他手下的新七军和新三十八师是蒋介石的嫡系精锐部队,全部美式装备;此外还有从云南起家的六十军,号称“十万守军”,再加上层层现代化的防御工事和坚固的建筑物,一直认为长春固若金汤。

  眼看最后一场消灭东北军队的决战即将打响,当时身在哈尔滨、为《东北日报》采访部主任的穆青奔赴前线,他看到眼里“固若金汤”的长春已被由司令员萧劲光、政委肖华率领的东北野战军第十二兵团层层包围。

  1948年的9月17日是我国农历八月十五,在这个万家团圆的传统节日里,围城部队向长春守敌展开了强大的政治攻势。当天,穆青一直待在前沿阵地。他在后来完成的作品《月夜寒箫—记长春城外中秋夜》里写道:“黄昏刚刚到来,战士们就忙着给敌人送礼。八月节的礼物,说起来也很简单,只有月饼,西瓜,和纸烟,但就是这些简单的礼物,战士们也忙着准备了很久。他们把月饼馅里放进了传单,纸烟上印上了标语,并且用刀子在每个西瓜皮上都刻上了‘反蒋起义’的口号。然后按照敌人的地堡,附上我军的慰问信,一齐送了过去。”这些礼物对于长期饥饿的守敌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不等送到长官那里,就已经被一抢而光。很多人还给我军捎话说:“感谢你们的中秋礼物,日后自有面谢的一天。”

  夜幕渐渐低垂,“当明月升起的时候,长春城外简直象铺上了一片银霜”。我方阵地上到处都响起了锣鼓,战士们在丰富的会餐之后,成群结队在月光下做起了各种游戏,笑声、叫声、掌声此起彼伏。而陷入层层包围的敌方阵地,却一片死寂。不久,我方开始了对敌喊话:“蒋军弟兄们,你们过节过得好吗?……”“蒋军弟兄们,你们在家乡过节是怎样过的呢?你们南方的月亮是不是比这更美呢?”“蒋军弟兄们,你们想家吗?今天是中秋团圆节,我们唱个歌给你们听好不好?……”随后一阵低沉的箫声从我军阵地上响起,伴着凄凉的调子,一个战士慢慢地唱道:“八月中秋月光明,照着长春一孤城,过节多欢乐,你们守碉堡多苦情,过节吃的是鱼和肉,你们吃的是酒糟掺豆饼……”箫声、歌声跟着清冷的月光洒落到敌方的阵地上。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敌方阵地就陆续跑过来20多个人,他们一见到就说:“昨夜,你们的歌,都唱到我们的心里了,你们的箫,更是把我们的兄弟统统吹哭了。”

  半个月后,通讯《月夜寒箫—记长春城外中秋夜》发表在《东北日报》上,成为我国战地通讯的范文。

  《月夜寒箫——记长春城外中秋夜》全文白描,通过同一个明月之下长春城外城内的鲜明对比,如实描摹出孤城守敌的凄凉气氛,成功表达我方将必然胜利、敌方将必然失败。而读者能够毫不费力地意会到作品的主题思想,是因为作品的内容与营造的气氛能够直接让读者关联到他们记忆里的“垓下之围”,深植于他们心中的“四面楚歌”的文化意蕴是这篇通讯“编码”与“解码”达成高度一致的那把金钥匙。

  历史长河流过2150年后,当年楚汉相争里“垓下之围”这个“新闻事件”已经沉淀为中国人高度一致认同的文化符号。所谓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长时间沉淀下来的文化资源的凝结式标识,是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华”[1],简而言之,我们可以说它是特定社会群体的文化活动的抽象化凝结。

  新闻,不仅传播现实生活中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发生的新闻事件,同时在报道这些新闻事件时也使用和传播着抽象的特定民族、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符号。新闻、传播和文化紧密相关,因为,新闻,“它是民族或社会集团长期的文化环境、实践行为在某个具体的人(传播主体),在某一具体事物(新闻作品)中的折射,是民族或社会集团相对稳固的观念文化在心理内层的积淀演化使然。文化的天幕笼罩着新闻,我们不能摆脱它”。[2]而传播,则“是文化的内在属性和基本特征,一切文化都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得以生成和发展的”[3],因此新闻既是传播文化,又是文化传播。

  从本质上讲,人类传播的历史就是文化发展的历史。我国学者吴予敏曾把“传播”界定为: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通讯交流形式和文化的信息、储存、放大、删减、封锁的活动机制。虽然这种界定也许并不完美,但有一点是非常客观的,即承认文化与传播的内在统一性—一方面,文化规定了传播的内容、方式、方法以及传播方向、效果,另一方面,传播作为文化的活性机制,以符号化、意义化的方式呈现着文化。

  曾有学者形象地将文化比作人类为自己编织的“网”,“网”的概念说明文化既是静态的,又是动态的;既是一种产物—人的创造物,也是一个过程—“网”罗天下的过程。新闻传播即是这个“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日每时的各种各样的新闻传播活动背后,都隐存着特定的文化价值系统。新闻传播的终极目的是建构“意义”,因而它本身所具有的传播信息、社会教化、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基本功能,无一不具有深刻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从信息的选择、价值观的标准、审美的价值诸方面,都是一定文化特质和文化价值的明显或隐蔽的反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可以从根本上理解新闻传播活动的一些本质规律,认识到文化背景、文化精神、文化价值对新闻传播活动的深刻影响与根本作用。如果从这个视角重温《月夜寒箫—记长春城外中秋夜》,我们可能就更能体会到作品隐含的我国传统的文化符号以及由此而来的作品本身的文化意蕴。银河galaxy官网

  新闻对于文化的负载和传承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新闻文本本身就是一种时代文化的结晶;第二是新闻文本所报道的内容,相当一部分是当代的文明成果;第三是就宏观意义而言,新闻文本记录的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事件和社会情态;第四是交互传播异地不同文化,使不同文化能够相互碰撞、交流、交融,从而淘汰陈腐的内容,形成或壮大优秀的文化。

  新闻的任务不只是单纯地传播信息、传递知识与真理,也不只是简单地教导或训诫,它还具有悲天悯人、以文化人的人文情怀。新闻报道基于普通人的生活与情感,又不断地引导他们、提升他们。因此,新闻传播除了是信息通道,它还是社会个体走出自我之后观察、认识、理解社会的路径与窗口,是架起个体与社会、物质与精神、当下与未来的一座桥梁。新闻凭借内容选择与观点树立诠释、建构着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乃至信任和信仰的标准及原则,它的背后是受众对社会公信的期待,它寄托着受众最质朴的真善美的理想追求,蕴含着受众对于精神与行为的价值取向。曾任经济日报社、人民日报社总编辑的当代著名新闻工作者范敬宜曾说:“从近百年的中国新闻史来看,凡是杰出的新闻大家,几乎都是杰出的文化人。从王韬、章太炎、梁启超、张季鸾,一直到、瞿秋白、邹韬奋……,这些人既是杰出的政治家,又是学养丰厚、才华横溢的文化人,政治品质和文化修养在他们的身上和笔下都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新华社曾在“记者栏目”推出纪念穆青的专题,这样评价他:建国以来,穆青的每一篇报道几乎都成为中国新闻界的范文。他和他的同事,记录并传播了那个风云年代的主流精神。他贡献于他所生活的时代,同时也无可逃遁地为时代规约。他的新闻作品、新闻主张和新闻实践,均为20世纪中国新闻史不可或缺的篇章。穆青也是文品和人品高度统一的典范。古人讲“法乎其上,得乎其中”,若以中国新闻史里的所有杰出为榜样,实现通过新闻之“文”化育天下,“术”自然有很多,但我们可能更需要反复学习和领会穆青曾经深情寄语青年记者的成才之“道”:

  一是如何做人。穆青说:“我看成才不成才有一个先决条件,也可以说是最基本的东西,就是如何做人。如果连做人都做不好,还谈什么成才!即使成了才,也不过是块歪才,鬼才、邪才。”他认为做人得坚持这么几条:要有坚定的信仰,任何风浪面前不动摇,这是最主要的;要有执著的追求,要给自己立下一个终生奋斗的事业目标,脚踏实地,孜孜以求;要有坚强的毅力,刻苦的精神,要严格要求自己。他说这几条都是重要的,不然就谈不到成才。在“做人”这一点上他特别强调高尚的人格、高尚的人品、高尚的思想情操的重要性,他认为把这三个高尚具体化,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样一个高尚的境界,就是对国家、对党、对人民的事业的高度的责任感,就是对劳动人民深厚的由衷的感情,没有这些,他认为成不了才。

  二是要扎扎实实地打好根基,要把各方面的基础打得更深厚、更坚实。他告诫我们不要急于成名成家,不要急于成才,不要急功近利,他说凡是急于成才的人都成不了才,倒是那些老老实实工作,不想将来怎么一鸣惊人、成个什么大家的人,反而成了才,或者是做出些成就来。对于怎样才算一个合格的军事记者,他认为必须精通新闻业务、军事知识、地理知识和国际关系,在这四个方面里,他认为首要之点是要具备娴熟的新闻采写能力,这是成为优秀军事新闻记者的基础。

  三是一定要做好在前进的道路上受挫折的准备。他说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成才,就必须锻炼自己在顺境中能够前进,在逆境中也能够前进,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地把握住自己、把握住方向。他以自己为例,说做记者工作已有十多个年头、三十多岁时,自我感觉业务上老是没大长进,提不高,很苦闷,一度甚至怀疑自己还能不能干新闻工作,想干脆转业搞创作去。但当时领导不批准,他就继续工作,“终于以顽强的毅力把这一段困惑时期突破了”。用的什么办法?就是学习、调研,跟大家一起研究,一起议论稿子,一起改稿子,慢慢地也就上来了。他说当记者就是这样,顺利时可以写出许多篇好东西;有时不知怎么憋住了,就是写不出东西来,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沉住气,遇到困难自己设法去突破,以顽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去突破。

  [1]蒙象飞.中国国家形象话语体系建构中的符号媒介考量[J].云南社会科学,2017(05).

  [3]庄晓东.文化传播研究在当代中国的意义[J].天津社会科学,2004(02).


本文由:银河国际科学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