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大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情况。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余伟良,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蒋建华,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何伟文,省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周蓉,省交通运输厅农村公路建设处处长邹旋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覃攀贵主持发布会。
李永军指出,在全省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2023年十大重点民生实事20个项目34项指标全面完成,基本服务进一步优化,基本待遇进一步提高,基本保障进一步加强,基本建设进一步夯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李永军介绍,按照“体现群众的期望和需求、体现湖南特色和亮点、体现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基本原则,2024年将十大重点民生实事和民生可感行动统筹结合、一体推进共有24个项目,预计投入总投资536亿元,较2023增加了21亿元,其中,各级财政资金投入452亿元,较2023年增加67亿元。
一是注重民声民意。努力把人民群众“想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从去年10月开始,通过用好“走找想促”活动成果,统计“三送三解三优”行动情况,收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开展“民生实事我来提”网上民意征集活动等四条渠道,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共计4.3万条,整理了38个方面群众关注度较高的民生问题。在此基础上,经过一系列决策程序甄选出今年的重点民生实事项目。
二是注重可感可及。24个项目中,有11个是群众呼声高、应该办、能够办的新办项目;有13个是群众反响好、需要持续推进的续办项目。其中,对群众获得感强的续办项目,省委、省政府决定加速加力推进。如康复救助残疾儿童20000名,任务较2023年增加50%以上;农村公路安防设施建设26000公里,任务较2023年大幅度增加。
三是注重普惠兜底。对标国家“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将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与诊断服务全覆盖、普惠性托育“护蕾”行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向阳花”行动、建设老年助餐服务点、提质改造“爱晚”老年学校等涉及“一老一小”且有较宽受益面的项目纳入重点实施范畴。
四是注重创新提升。数字政务提质增效惠民工程、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等项目,涉及数字政府建设,具有较强时代特征。法律援助、基层防灾能力提升、市县两级应急广播建设工程等项目,涉及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具有较强现实意义。
五是注重示范带动。全省十大重点民生实事具有示范引领、带动基层的作用。据了解,13个市州跟进推出了121项市定重点民生实事,部分县市区结合工作实际,推出一批“微实事”,满足当地群众“微心愿”。全省上下同欲,同题共答,着力构建“大民生”服务格局。
李永军表示,省人社厅将坚决贯彻“一手抓解放思想,一手抓贯彻落实”的要求,用心用情牵头办好今年的十大重点民生实事,做好“四个结合”:
坚持专班调度和部门负责相结合。成立省市县三级工作专班,坚持清单管理,开展定期调度、实施分类推进,确保整体工作有序推进。相关省直责任单位构建集规划、实施、监督、验收于一体的项目管理体系,确保各个项目顺利完成。坚持抓进度和抓质量相结合。强化政策引领、资金保障、服务支持,促进各个项目早完成、群众早受益,同时,坚持抓好项目质量,确保项目稳定良性运转,长久发挥效益。坚持现场管理和数字管理相结合。进一步学习用好“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常态化开展“走找想促”活动,及时开展督导督办,协助破除堵点难点。建立“民生实事码上通”系统,完善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管理信息平台,通过“一码一平台”,进一步提高管理精度。坚持政府办和群众评相结合。在要求市州、县市区按照“一件实事、一个方案、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要求落实责任的同时,常态化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适时开展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群众满意度集中调查,真正做到把评价权、监督权交给群众。
地址:长沙市天心区银杏路6号(芙蓉南路与友谊路交叉口西北面) 邮编:410004银河国际galaxy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