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一些年轻人变得“六亲不认”,他们拒绝走访亲戚,也不愿意再与亲戚维持表面熟络。他们厌倦了伪装成亲戚眼中的乖孩子,对虚伪的社交互动感到厌倦。尤其是在被问及学习成绩、工资水平、购房情况或恋爱状况时,他们觉得话题瞬间变得尴尬和沉闷。“淡不是冷漠,也不是懒,淡只是为了维护内心的边界与秩序。”一位“淡人”这样说道。
“淡学”热潮下,年轻人不再热衷于频繁的聚会和热闹的场合,而是更加倾向于选择与自己志趣相投、价值观相近的人进行深入交往。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线上平台来建立和维护关系,这种方式更加灵活、自由,也更加符合他们对于个人空间和隐私的需求。“淡人高语境,但低能力;容易得罪人,但无所谓不在乎。交到朋友也容易失去。”一位网友这样评论。
“‘淡学’是当下年轻人面对现实压力的一种应对方式。”上海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心理咨询师王慧表示,“现在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一个信息、物质都非常踊跃的社会环境中,时时刻刻仿佛置身于一个波涛汹涌的海里,他们要面对各种明流、暗流,甚至泥石流。曾经的他们也会被卷入到各种‘流’中。但是经过了这一切之后,他们只想一件事情,就是像定海神针那块大石头一样沉住。”
那么多“淡学”的案例,其实就是想表达,现在的人已经对纷繁的世事感受到了疲惫,但是仍然想要渴求自己内心的一方宁静。“因为就很难坚守,所以他们只能对周围的这些表现出来的是各种‘淡’来,像一个壳一样保护住自己。”
“对于年轻人秉持的‘淡学’理念,我们应该理解和尊重,毕竟这比‘躺平’的状态要好很多,但我们也要引导年轻人能正确看待生活,迸发出原本应有的活力。”王慧说。
她建议“淡而不庸”,在“淡淡生活”的同时激发探索热情。“年轻人更能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和打动,新事物、新项目的开发与接纳程度也最高,我们可以通过提供给年轻人更多的发展空间、鼓励他们尝试探索新事物,从而激发他们的热情,成为推动他们前进的内驱力,进而感受到自己的价值。”王慧说。
“什么都淡淡的”,这届年轻人热衷于当“淡人”,既是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也是对生活新理解的体现。这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既需要年轻人的自我探索和调整,也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在追求内心平和与满足的同时,不忘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将是这届年轻人走向未来的重要课题。”王慧说。
说话“淡淡的”:聊天中“收到”“好的”是常态,“那就算了”是口头语;社交“淡淡的”:维护关系靠缘分,社交沟通靠漂流瓶,一点淡淡的感情维系就好;恋爱“淡淡的”:谈也行不谈也行,一个人也能过。
“淡学”与“淡人”现象近期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继“发疯文学”之后的又一流行线银河galaxy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