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博士毕业发论文不妨多几条道
栏目:本院刊物 发布时间:2024-05-26

  这几年来想要博士毕业有些硬性规定。其中之一就是必须有2篇C刊(核心期刊)文章,这让不少在读博士十分苦恼。据科技日报报道,近日,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范军在公开场合建议,取消博士生毕业必须发表两篇C刊论文的硬性要求。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邹建军直言,这种规定,是让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这番话惹得争议四起。有人觉得说到心坎上,但也有人直言,如果发不出论文,或取消2篇C刊(核心期刊)文章的硬性要求,还读什么博士?的确,现在博士的含金量有趋低的现象。高考扩招本来就让本科生不“值钱”了,如果读个硕士博士那么轻松就毕业,本科生该怎么想?而且考博面试分占百分之五十,已经让导师的主观因素占很大的比重了,如果论文再取消2篇C刊文章的硬性要求,那岂不是让博士的含金量有变更低的趋向?

  但是范教授他们的意见并不是说不发论文,而是是否非得以发C刊为标准,因为C刊的容量实在有限。“C刊”是学术圈内约定俗成的说法,它的全称为南京大学核心期刊(CSSCI)。总共只有750种左右,加上所谓的扩展版与集刊,也不过1000种。如果每种刊物都是双月刊,每期刊发25篇文章,一年下来也只能发表15万篇论文。就算每年大约3万名文科博士生,一人必须2篇C刊,就是6万篇的需求,就将近所有C刊发文量的一半了。这还不算理科博士生、博士后还有研究人员等等发C刊文章的需求。所以,博士毕业必须发2篇C刊,真让人有一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感觉,这导致了银河国际galaxy网站恶性竞争。

  比如,为了C刊论文,一些人急功近利专挑容易出论文的短平快课题,或搞论文造假、抄袭或找人代写,供需不平衡必然滋生潜规则,催生学术不端,摧残着中国的学术尊严,种种事例不再赘述了。

  有人要问,这几年,社会为什么对C刊这么着迷?这其实是一种学术GDP的思想在作怪,以为这样脸上才有光彩,这就导致了博士生所在的学校要求多发C刊以“贴金”,用人单位也要求博士生必须有2篇C刊文章才能录用。有人说,现在对文章评价是三部曲:发表于什么期刊,多少引用,国外评论。发表于什么期刊,当然就是指C刊了。

  虽然,在目前的高校的教育评价体系下,发C刊论文仍是最有效、公平的评价方法,但存在的不一定是合理的。博士生有无能力,关键还是看学业水平和研究能力,看学位论文本身。学校本身有专门的学术答辩委员会,完全可加大博士论文的考评力度,通过匿名评审,评选出能代表博士学术水平的博士论文,这一样是有力的评价标准。范军教授说,国际上好像博士毕业学位授予也没有这样的规定。目前,中科院、社科院以及清华、北大等已经取消了“发两篇C刊文章才能答辩”的硬性要求。但在多数高校,2篇“C刊”依然是毕业前的“必需品”。

  我们很期待,我们的博士生教育,能在学术评价方面有更好的评价机制,要有更好的多元的评价体系去取代“唯C刊”论。我们更希望,当今的中国,能彻底改变“唯论文数量”的观念。周光召先生曾提出,论文评价的要点应当是“生命力”。康德做了一辈子的教书匠,一生只出过一篇论文,那就是《纯粹理性批判》。可他引领了整整两个世纪哲学的发展,他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熠熠发光。


本文由:银河国际科学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