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主要科研成果综述
栏目:成果介绍 发布时间:2024-06-29

  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立足国情、立足当代,充分发挥学科齐全、整体实力雄厚的整体优势,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基础理论和学术问题,推出了许多重要成果。全年共完成专著339种、学术论文3653篇、研究报告799份,此外还有其他形式的大量成果。

   一、在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方面,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党和国家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宏观经济问题研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系列重要观点,这其中凝聚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科众多学者的智慧。刘国光、、李京文主编的年度报告《2003: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包括综合预测篇、政策分析篇、专题研究篇、财政金融篇、港台经济篇和国际背景篇等共34份分析预测报告,是对2003年中国经济形势发展的研究成果,社会反响较大。刘国光、、李京文主编的《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03年春季报告》内容包括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宏观经济形势与收入分配、中国经济增长的新轨迹及其未来趋势、国债减发停发的思考、积极财政政策的回顾与展望、中国金融运行分析、中国证券市场的回顾与展望、全面融入国际分工体系的中国工业、“三农”问题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城镇就业动态及其分析、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分析及预测、中国利用外资分析与展望等。吕政主编的《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3)——世界分工体系中的中国制造业》客观地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制造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回答了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工厂或世界制造基地的问题,阐述了当前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和问题。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的《2002-2003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全面、系统、客观地回顾了2002年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运行情况和农村社会的发展状况,对其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做了具体的预测,展望了2003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江小涓主编的《中国经济运行与政策报告——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中国经济(2002-2003)》以党的“十六大”报告精神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未来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着重从财政、金融、外经贸三方面对宏观经济的运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系统的阐述,提出了战略选择和政策建议。蔡窻主编的《2003年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转轨中的城市贫困问题》分析了2003年的人口形势、中国城镇地区的就业形势和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情况;研究了中国城市贫困的现状、原因、趋势、社会后果和政策选择问题。常欣的《规模型竞争论——中国基础部门竞争问题》通过比较研究和动态研究的方法,对中国基础部门能否开展竞争、开展什么样的竞争和怎样开展竞争的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

  2、工业发展和“三农”问题研究。常欣的《规模型竞争论——中国基础部门竞争问题》,对中国基础部门竞争问题进行了较系统地分析:国外学者关于基础部门放松规制的理论、中国基础部门开展竞争的客观必然性、中国基础部门竞争模式的选择、实现规模型竞争的产权制度基础、实现规模型竞争的政府行为取向和实现规模性竞争的产业重组模式比较与分析等。魏后凯的《市场竞争、经济绩效与产业集中——对中国制造业集中与市场结构的实证研究》以中国制造业为案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的集中状况、形成原因及经济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市场竞争、政府干预和中国制造业集中过程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产业组织理论的中国化和建立中国的产业组织理论上有一定的创见。郭克莎等的《加入WTO后的中国工业》研究并围绕中国公开发布的加入WTO的法律文件,联系中国工业与国际水平的差距,系统分析了加入WTO后全方位开放对中国工业的综合性影响。选取了汽车、电子、医药、纺织、能源等产业进行深入细微的重点研究,提出了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对策性建议。

  翁鸣、陈劲松等的《中国农业竞争力研究》以中国农业竞争力为研究对象,从农业竞争力的内涵、表现形式、影响农产品竞争力的因素、农产品竞争优势的测算、政府政策和国际技术壁垒对农业竞争力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尝试构建中国农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它还对典型农产品的竞争力分别做了实证性研究。林万龙的《中国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研究》运用新制度经济学有关制度变迁的理论及公共财政理论中的公共选择学说,对中国农村地区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建设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对家庭联产承包制实施以来中国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迁进行了系统的考察,提出了分析和解释家庭承包制度实施之后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现象的理论框架。《当代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张元红等著,26万字,江西人民出版社)对金融发展理论,中外农村合作金融的理论与实践,中外小额信贷实践与运作,中小企业融资的方式、结构、体系,农业与证券市场等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较全面地研究和论述,是系统研究有关农村金融问题的专著。

  3.金融改革研究。王国刚主编的《资本账户开放与中国金融改革》,研究了资本账户开放与中国金融改革,开放资本账户的动因,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中国金融的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资本账户开放的理论与实践,资本账户开放与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与中国的货币政策、与中国商业银行改革、与中国证券业的发展、与中国保险业的发展、与中国养老金运作、与中国金融法律法规的调整、与中国国家金融安全的关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集中探讨了为实现资本账户开放中国金融在进一步发展中应进行的各方面改革和调整,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和操作措施。王国刚主编的《全球金融发展趋势》对全球金融发展趋势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从全球金融自由化浪潮、国际资本流动、跨国公司功能拓展、机构投资者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发展、国际金融竞争、金融风险增大和国际金融协调与区域合作等八个方面,集中探讨了全球金融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未来走势,努力揭示其中的基本机理、内在规律、运行机制和正负面效应。何德旭的《中国投资基金制度变迁分析》立足于中国具体国情,对投资基金制度变迁中的结构特征及其功能演化进行了描述,对投资基金制度安排和中国私募基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对投资基金制度保障体系,以及投资基金制度与商业银行制度比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规范和发展私募基金提供了比较明确的建议。李扬、王国刚主编的《华尔街的堕落——美国公司财务造假大案剖析》对安然、世通等美国大公司财务造假大案进行剖析,打破有些人对一些国家的市场经济模式的盲目崇拜,提醒人们关注对美国财务危机已经展开的调整和完善现有的制度的方法和手段,从中吸取教训,并用之指导中国资本市场的战略调整,从中国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汪红驹的《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分析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变化。同时通过大量实证分析,探讨了总供给曲线的不确定性、总需求的低利率弹性,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和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多目标约束和规则不确定,中央银行独立性不强等诸多方面对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问题。此外还有:《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与中国银行业改革》(施华强、彭兴韵)、《浅议人民币升值压力问题》(王松奇)、《汇率稳定政策研究》(余维彬)、《中国股票发行制度改革》(王力)、《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与内在价值的偏离度分析》(赵志君)。

  4、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政府职能建设问题研究。张明杰的《开放的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研究》考察了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发展历史,探讨了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原则意义、政府信息公开适用的主体和对象、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和程序、相关法律救济等问题,并分析了中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朱晓青的《欧洲人权法律保护机制研究》研究了在欧洲并存的以《欧洲人权公约》为核心的人权法律保护机制和欧洲联盟人权法律保护机制的历史、内容、特点和改革,分析和预测了两种机制的发展前景,是一部系统研究欧洲人权法律和人权保护机制的著作。钱弘道的《经济分析法学》在坚持经济决定法律是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精髓和基石的基础上,借鉴西方法学理论,对经济分析法学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对法律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分析法学的历史、概念、方法论和理论基础等进行了阐述,并对、产权、犯罪与刑罚三个具体领域的经济分析进行了探讨。癱杰的《公共政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则从公共政策角度,在对国内外公共政策基础理论进行全面审视和梳理的基础上,从中国国情出发,在完善公共政策研究基础理论体系、提高政策分析方法的针对性和政策科学学科在中国政治社会环境中的适用性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较大程度地克服了目前该研究领域理论框架单一,对西方概念体系缺乏辨析,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差等缺陷。常纪文的《环境法原论》围绕环境法基础、环境法体系及其部门法地位、环境法理论基础、国家环境管理及其监督、环境法基本原则和制度、环境保护法律调整、环境法律责任、国际环境法基础理论、WTO与中国环境法等主题对环境法的基本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刘作翔的《法理学视野中的司法问题》从法理学角度探讨了中国司法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如司法审判和社会生活中的公权力与私权利、法律标准与道德标准、国家法与民间法,以及司法审判和日常生活中的权利冲突、司法地方保护主义等,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大量活生生的司法案例,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视的理论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王一程的《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认为,科学认识和把握政治文明的内涵、阶级性、国家和民族特点,对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至关重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完成十六大部署的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九项任务,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的关系,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程度与实现条件的关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致力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各项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政治学所“非典”与公共管理课题组的《我国防治非典的制度分析》综合分析了中国政府、党群组织在防治工作中所采取的措施、发挥的作用、起到的效果,强调在追求经济高增长的同时,一定要保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批评那种将“发展”片面地理解为单纯的经济增长,而且又将经济增长简单地等同于GDP或人均收入的提高的思维方式。

  5、社会全面发展问题研究。唐钧的《问题与障碍:中国走向全面小康的社会政策思考》,从社会政策角度对中国走向“全面小康”的各个层面进行思考,就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唐钧等的《中国城市贫困与反贫困报告》研究中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创建和完善的全过程,通过对第一手材料的综合梳理,运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理论,并参考国际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完善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见和建议。李培林、朱庆芳等的《中国小康社会》对全国30多个省(市、区)和近60个主要城市的现阶段小康目标实现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据此提出了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策选择。张军、王晓毅等的《传统村庄的现代跨越》从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分化与整合的充分性、政治民主化的进程等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传统村庄向现代跨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政治学所课题组的《我国防治非典的制度分析》客观、综合分析了中国政府、党群组织在防治工作中所采取的措施、发挥的作用、起到的效果。李银河的《性文化研究报告》通过对不同社会以及不同文化的比较,描述和分析了这些社会和文化在性问题上的种种观念和争论,以及由此产生的关于性观念和性行为的法律问题。

  孙懿的《探寻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之路——少数民族干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云南、新疆、内蒙古三省(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孟慧英的《彝族毕摩文化研究》利用第一手调查资料,分析了彝族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提出了自己关于“萨满”(苏尼)和“巫师”(毕摩)这两类不同性质的原始宗教人员的关系的看法,总结了有关民族宗教文化发展的几条基本规律。杜发春的《青海藏区畜牧业经济和牧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研究》通过对科加村的衰落过程、贫困特征、贫困原因以及未来发展思路的调查研究,提出国家在民族地区开发资源、变动疆域等方面的一系列建议。吴兴旺的《全面建设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在深入阐述小康和小康社会涵义的基础上,通过对全国区域间和民族地区间的案例比较,对民族地区的小康进程、银河集团网址登录民族地区全面小康建设的意义、指导思想和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探讨。

  此外,闵大洪的《数字传媒概要》不仅描述了传统新闻传媒——报刊、广播、电视的数字化进程,而且以“大传播”的视野,记录了基于数字技术的各类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过程,尤其是对互联网媒体还做了重点透析。时统宇的《电视批评理论研究》着眼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电视业的重大变化,探讨影响电视传播内容和效果的社会经济原因。

  6、国际问题研究。张蕴岭主编的《未来10-15年中国亚太地区面临的国际环境》对亚太地区几个大国的未来政策走向和亚太地区合作组织的发展趋势,及可能引起与中国双边关系互动的突出因素,做了详细、透彻和颇具前瞻性的分析与预测,并对亚太地区未来经济发展大趋势、贸易、投资、金融、能源和环境等做了深入探讨,对中国分析未来亚太地区形势和制订相关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张蕴岭、周小兵主编的《东亚合作的进程与前景》对东亚合作的进程与长远目标、东亚金融合作的实际进展与近期选择、东亚地区未来长期货币金融合作与一体化构想、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中日韩与东北亚经济合作、东亚双边经济合作的先导、东亚经济合作的经济利益机制、东亚区域合作的政治安全环境、东亚地区经济合作中的思想文化因素等进行了深入研究。郑羽、庞昌伟的《俄罗斯能源外交与中俄油气合作》阐述了俄罗斯开展能源外交的国际背景、基本理论与政策目标;分析归纳俄罗斯、美国、欧佩克能源合作走势及其深层政治经济内涵,提出俄罗斯能源外交行为“三个同心圆”和“能源三角关系”的观点;对比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三国油气资源对中国能源安全、进口渠道多元化政策的优势和劣势,突出中俄油气合作对双方的重要战略意义。王逸舟主编的《磨合中的建构——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多视角透视》是第一部全面研究中国与当今世界主要的国际组织之复杂关系的著作,内容涉及国际核不扩散体制、联合国安理会、联合国维和机制、APEC、WTO、国际人权公约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还对国际组织建设中的中国传统思想资源和中国加入国际组织的文化伦理定位进行了探讨。李琮的《当代国际垄断——巨型跨国公司综论》主要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条件下,当代国际垄断组织——巨型跨国公司的最新发展及其有关重要问题,探讨了大跨国公司在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方面的重要影响,对中国大跨国公司的崛起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张树华、刘显忠的《当代俄罗斯政治思潮》宏观描述了近20年来苏联-俄罗斯社会政治思潮演变的历程,分析了政治思潮起落兴衰的政治原因和社会背景,回顾了俄罗斯社会在“国家定位”和“文明归属”等问题上的思想交锋,探讨了近年来俄罗斯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和教训,分析了普京总统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理念,回答了当今“俄罗斯人在想什么”等问题。刘世龙的《日美关系》对美日关系的历史规律做了概括,认为美日关系摇摆于合作与竞争之间,从政治、军事、经济三个方面对美日关系史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二、在基础理论和学术研究方面,推出了众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推动了基础理论的创新和学科的全面发展

  1、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张战生、吴波主编的《与时俱进:20世纪以来若干马克思主义重大问题探析》以回顾和反思20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为目的,重点选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20世纪中国”、“20世纪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14个重大理论专题进行探讨。李凤鸣主编的《社会主义本质研究》围绕社会主义本质这个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从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思想轨迹,揭示了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罗文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念论》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个重大问题,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渊源、本质特征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从社会道德、国家理念和国民意识三个层次上,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若干重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21世纪的战略构想。罗云力的《西方国家的一种新治理方式——社会民主主义第三条道路研究》主要从国家治理方式的角度对社会民主主义的发展变化进行了研究,从而指出,如果从阶级政治角度看,第三条道路是社会民主主义长期向右转的延伸,是背离传统社会主义道路的新阶段;如果从国家管理角度看,第三条道路体现的是西方国家一种号称“超越左右、亦非中间”的新的国家治理方式。书中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对第三条道路国家治理方式做了借鉴性的思考。李崇富、吴波执笔的《“三个代表”: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一文刊登在7月29日《光明日报》,被评为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第九届优秀作品。

  2.经济理论研究。胡家勇的《转型经济学》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脉络和未来发展趋势、改革的难题和政策选择的角度系统研究了经济转型问题,对了解政治经济学新发展有重要价值。金碚等的《竞争力经济学》对产业和企业竞争力问题进行系统解剖,揭示了产业组织理论、国际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与竞争力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建立了竞争力研究的一个经济学范式。孙天法的《非均衡配额经济学》探求引发现代经济各种问题的制度原因,提出要改革市场经济不合理的制度安排,矫正市场非均衡现象,实现理性竞争的观点。郑玉歆主编的《环境影响的经济分析——理论、方法与实践》从中国面临的环境形势、环境因素的经济指标、环境破坏的经济损失估计、洁净技术的技术经济分析和环境政策经济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汪向东等的《中国: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新经济”》形成了关于“新经济”的理论体系,并力图从决定“新经济”发展,特别是从决定中国“新经济”发展的因素变动和实践中把握内在的规律性,对全球信息化的一般趋势、新兴互联网产业群的发展和热点、资本市场波动和“新经济”、“新经济”中的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改造等方面提出了有价值的观点和政策建议。张晓晶的《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研究了符号经济的基本概念、独特的性质和基本功能。从结构角度考察了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联,并以实证研究为主从经验角度探讨了这种关联方式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深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以及金融全球化所产生的根本影响。《经济研究》编辑部编辑的《中国经济理论问题争鸣(1990-1999)》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中一些重大问题的理论争论作了综述和分析,有助于了解这些争论的情况和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进程,有助于加深人们对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种种问题的认识。

  3、法学基础理论研究。杨一凡等主编的《中国珍稀法律典籍续编》(10卷本),是继《中国珍稀法律典籍集成》(14卷本,刘海年、杨一凡主编)之后,中华法律古籍整理的又一重要成果,它的出版在许多方面填补了中国馆藏空白。杨一凡主编的《中国法制史考证》(15卷本),是法制史领域又一项重要成果。张明杰的《开放的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研究》考察了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分析了中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钱弘道的《经济分析法学》对经济分析法学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对法律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分析法学的历史、概念、方法论和理论基础等进行了阐述,并对、产权、犯罪与刑罚三个具体领域的经济分析进行了探讨。朱晓青的《欧洲人权法律保护机制研究》研究了在欧洲并存的以《欧洲人权公约》为核心的人权法律保护机制和欧洲联盟人权法律保护机制的历史、内容、特点和改革,分析和预测了两种机制的发展前景。常纪文的《环境法原论》围绕环境法基础、环境法体系及其部门法地位、环境法理论基础、国家环境管理及其监督、环境法基本原则和制度、环境保护法律调整、环境法律责任、国际环境法基础理论、WTO与中国环境法主题等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刘作翔的《法理学视野中的司法问题》探讨了中国司法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如司法审判和社会生活中的公权力与私权利、法律标准与道德标准、国家法与民间法,以及司法审判和日常生活中的权利冲突、司法地方保护主义等,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视的理论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

  4、哲学、宗教学研究。张清宇的专著《弗协调逻辑》以巴西逻辑学家科斯塔的系统为主,介绍了各种弗协调逻辑系统以及作者自己在弗协调逻辑系统形式方面的研究成果。张家龙的《模态逻辑与哲学》对哲学逻辑的基础——模态逻辑中的哲学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讨论,提出了一些新观点。蒙培元的《情感与理性》从存在问题入手,将情感视为儒家哲学的核心问题,对儒学在人的存在、价值及其人生体验等问题上的基本主张进行了探讨。姚介厚、汪子嵩等的《希腊哲学史》(第三卷)专门研究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国内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专著。

  吴云贵的《当代教法》是一部关于当代教法发展态势的综合性著作,对深入理解以为表现形式的国际的泛滥有重要意义。李富华、何梅的《汉文佛教大藏经研究》对历代大藏经编辑和雕刊的特点进行分析评述,以大藏经的雕印史为主线,对当时的政治、思想以及有关人群的信仰趋向等进行了探讨。朱明忠、尚会鹏的《印度教:宗教与社会》是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印度教的学术专著,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了印度教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和相互影响,全面论述了印度教与社会改革、民族运动、经济发展、教派斗争、当代政治、种姓制度、贱动、妇女运动等的关系。

  5、文学语言学研究。董乃斌、陈伯海、刘扬忠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学史》对中国古代有关文学史观念和近百年来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发展做了细致考察,系统回顾了中国文学史学科由传统向现代演化的历程,反映了文学史演进中内部与外部诸种关系的交互作用,对学科建设和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蒋寅的《古代诗学的现代阐释》对中国古代有关诗歌研究的若干概念和命题进行了初步阐释,为建构富有民族思维特色和文化性格的本土文学理论提供了参考,推进了古代文化的研究。扎拉嘎的《比较文学:文学平行本质的比较研究——清代蒙汉文学关系论稿》对清代蒙汉文学关系中各种复杂文学现象进行梳理,勾勒了蒙古族文学和汉族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发展轨迹。黄梅的《推敲自我:小说在18世纪的英国》探讨18世纪小说在英国的兴起与“现代社会”出现的联系,注重探究作品的意识形态功用。周启超的《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推进了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在“断代文学史”研究思路上也有所突破。

  刘丹青的《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介绍了国外语序类型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所取得的重要成果,用汉语事实检验理论的适用度和局限性,推动了汉语介词历史、现状和方言类型的进一步发展。

  6、史学考古学研究。姜广辉等的《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一、二卷)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如,经学是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经学诠释是古代思想发展的一种重要表达形式,经学诠释并非凝固不变而是随时代发展而变化的,经学构成传统文化的根基等。杨向奎等的《百年学案》采用学案体,通过对学者的个案研究表现学术成就和学术源流,是一种别具特色的学术史。张显清、林金树主编的《明代政治史》以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经济发展和世界历史变革为大背景,以皇权、阁权、宦权三者互动为切入点,探讨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高度发展和成熟的明代政治变化,及其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从而说明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政治运作的基本轨迹、主要特征与演变规律。施治生、徐建新主编的《古代国家的等级制度》研究世界古代和中世纪的等级制度,涵盖古代中国、印度、两河流域、小亚细亚、西亚、东亚、东南亚、古代罗马国家的社会等级制度和中世纪西欧国家的封建等级制度,论证了等级制在各国产生的原因,与阶级的关系,各等级的权利、义务及其组织结构、发展变化等。耿云志等的《西方民主与近代中国》系统总结了近代一百多年里,中国人从初步认识和传播民主思想到提出并尝试以改革或革命的手段建立某种西方式的民主制度的过程,深入分析和揭示了西方民主在中国不能落实的原因。马大正、李大龙、耿铁华等的《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续论》对高句丽的历史、文化与中原王朝的关系以及学术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论述。

  近年来考古技术手段和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为考古学研究更接近历史的真实提供了科学的保证。徐光冀等的发掘报告《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全面科学地记录了墓葬形制和壁画及出土遗物,并对该墓做了缜密的综合研究。姜波的《汉唐都城礼制建筑研究》以朝代和都城为坐标,对每一时期、每一都城礼制建筑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施劲松的《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确立了江西新干、湖南宁乡、四川三星堆和安徽屯溪四个青铜器群。李裕群的《北朝晚期石窟寺研究》揭示了东西部石窟寺之间由不平衡向平衡发展演变的规律,并对产生这种变化的诸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王小庆的《仰韶文化研究》对其社会形态、社会组织结构与周边地区原始文化交流、生业形态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杜金鹏的《偃师商城初探》就商代早期都城遗址偃师商城的城市布局、年代、性质、文化内涵和文化分期、学术价值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关于偃师商城年代与分期的研究,为国家重大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之专题研究成果。


本文由:银河国际科学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