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虽然是周末,但在美丽的苏州独墅湖大学城,有一群人反而比平时更加忙碌。
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内,几十位来自国内外的教授忙着分享彼此对科研的思考,同样地,32位西交利物浦大学的研究生也在最后端详自己制作的科研海报,向感兴趣的“评委”们介绍着自己的科研项目。
作为西交利物浦大学(以下简称西浦)十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今年的西浦科研文化节比往日更显热闹。在以西浦主色调布置的论坛现场,醒目的黄色与充满活力的绿色相间,似乎分别代表了本届科研文化节官方所提炼的两个关键词“创造”“求知”。
“过去10年,我们所做的主要是构建基础的工作,科研工作也一直在进行中。以校庆十周年的契机,我们希望借此作一个总结,在接下来的十年乃至更长时间,我们会更加重视科研,追求更高水平的科研。”西交利物浦大学校长席酉民说。
与传统的科研工作总结不同,西浦科研文化节对科研工作的呈现选择了相对更加活泼的形式。按照主办方的安排,本届科研文化节共分为两大部分,主角分属大学里最核心的两个群体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特邀嘉宾在论坛上作报告与交流,学生则在更自由的场地作展览和讲解。
论坛现场,西浦不同院系的六位研究人员分别带来了主题演讲。他们的学术背景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科研领域,从人文社科到自然科学,既有应用类的工业技术,也包括追求基本原理的数学类研究。
“社会科学的研究最早从欧美起步,银河国际galaxy网站中国的相关研究经验并不多,我尝试将中国的社会阶层现状与社会科学结合起来研究。”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国研究系主任戴维古德曼说。他向大家分享了他对于中国阶层的调查和研究发现。由于话题较受社会关注,许多人都有切身感受,又有来自田野的第一手访问案例,加之叙述得生动鲜活,古德曼的发言不时引得现场听众发出阵阵笑声。
“工具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设计者与工具之间的互动。对话的过程是互动的过程,而非线性的。”西浦建筑系副教授何净植说。在加入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系前,她分别在澳大利亚和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工作。她近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新方式的架构设计教育,她的研究重点是结构设计,特别是在中国本土背景下创新的结构设计以及结构设计过程的定性。
除了专业知识的交流外,何净植还特别提出了自己在教育中思考的一些问题。她说:“我们不能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创立环境,让学生参与到学习和创造性活动的环境中来。”
在阐释关于教育的新理念时,何净植认为,这是一种对话的过程,教育是互动的,学习在本质上是学生的个人体验。
最后,特邀嘉宾英国科研协会主席瑞克里朗教授带来了主旨演讲“不确定性的用处”。
在他看来,无论是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真正的研究都是充满了不确定性的,而这种不确定性以更长的时间维度来观察,都具有很深远的意义。而这种“不确定”的用处刚好为6位来自不同研究领域讲者的报告作了圆满的收束。
“大咖”们的演讲结束后,现场观众纷纷转移阵地,来到西浦博物馆的科研海报展现场。这时,大家终于发现,原来夹在论坛手册中的一页薄纸,就是站在各自海报旁的同学们心中十分在意的选票。
“科研海报展的活动之前举办过,今年已经是第三年了。”负责科研海报展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她介绍说,参与竞争的学生都是研究生,而且博士生要占到绝大多数。“今年一共有32位参与者,其中博士生约二十七八位。”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所谓的科研海报展,重点绝对不是海报,而是科研。每位竞争者用一幅海报的篇幅,以英文和图片两种形式介绍自己或自己团队的科研成果。
选票提示投票观众,衡量海报的指标主要有三项:一是对海报设计的第一印象,是否清晰明白;二是海报展示的内容逻辑性;三是对于海报所展示科研项目的看法,是否理解项目的意义及其过程。也就是说,科研海报展最终考查的还是学生的科研能力。
“普通的人脸识别大家都并不陌生,但是如果戴上眼镜呢?是不是就很难认出了?”来自电子与电气工程系的博士二年级学生江浩川耐心地向一波又一波参观者讲解着自己的研究。显然,他的海报中几张大幅的人脸对比图十分吸引大家眼球。
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对于纤维混凝土中纤维分布的研究、扫描交通路面标示以提醒司机、关于制电池的石墨烯的研究、如何对现有社区进行重新设计及建造使之成为“终身的家”虽然只有三十余幅海报,但是展示项目的内容却涵盖了绝大多数科研领域,既有对新技术密切相关趋势的把握和跟进,也有在科技进步的同时仍不忘人文关怀的追寻和探究。参赛学生告诉记者,之所以有这些项目的研究,是自己的兴趣与导师的指导相结合的成果。
“海报展示的只是我们团队项目的一个小小的探究呈现,但之后还有许多相关的工作,我们会继续完成。”研究人与土壤互动及影响关系的一位女生告诉记者。
西浦科研与研究生院院长戴维奥康纳表示,科研是教育质量的保证,该校一直重视并鼓励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并将在西浦的下一个十年更加重视科研。他还透露,新的研究中心的建设已经提上日程。
“跨领域、跨国的学术与科研合作非常不易,我们希望吸引更多更好的老师和学生。” 戴维奥康纳说。席酉民也强调:“我们会给予老师和学生最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自由地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创新才有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