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galaxy官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媒体里关于博士数量的报道一直都像是一个谜,一面是我国博士培养规模全球第一,一面是各个高校发出呼吁,博士生数量紧缺。
当然不是,1982年,我国博士数量仅为302人,2017年,数量来到了83000多人,随着博士扩招,这个数量还会越来越多。
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博士正在逃离“科研”,只想单纯搞个学术的博士越来越少。之前做了个小调研,博士的现状真是冰火两重天,有博士入职高校搞科研月薪5000,也有人进入阿里华为搞研发年薪百万。
在我们的印象中,博士都是未来的科学家、XX家、XX家这样的,他们似乎更应该进入研究所去搞科研,为国家作贡献。
但为什么看起来最适合搞科研的名校博士们却放弃了科研,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幸存者偏差,一个博士生月薪不到5000引发的蝴蝶效应,可能会引发引发一场海啸,而一个本科生月薪不到5000,引发的现象可能比一阵微风还要小,这是因为博士生的数量仅仅占了国家人口的万分之六,一举一动都有可能上新闻。
另外当前社会对财富和名声的渴望,远远胜于科学技术的追求,崇拜科学和科学家仿佛早已过时,网红、土豪仿佛才是目前的“主流”。
博士毕业搞科研似乎更多是与清贫、冷板凳、秃头这一类词语挂钩,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科研也只是一种职业,只不过是一个相对门槛较高回报较低的工作罢了,想要从事科研,基本上都是博士起步了,博士毕业年近30,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读书了,对别的行业了解的也不多,很多人出于兴趣就选择了科研生涯,然而这条道路不仅充满荆棘,未来似乎也是一片迷雾。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觉得30出头搞科研真的是最难的时候,这种困难不仅仅是科研工作本身,更多的是来自社会和生活各方面的压力,同学大学毕业工作现在都已经是个小领导了,而你还是一个新人,从讲师或是助研起步,处在科研人员金字塔序列的最底端,进入新手村前面还有一堆任务等你解锁。
首先面临的是否组队的选择,要么加入教授的团队,有大牛罩着,平台和项目资源都有了,但方方面面都会受制于人,干活也可能是为他人做嫁衣。
要么就是单打独斗,全靠自己拿基金和项目来维持,事事都要亲力亲为,但灵活自由,两种选择各有利弊,但现在很多新人并没有选择的机会,进入的门槛就是必须要加入团队才行。
从讲师、副教授、教授再到杰青长江、院士,目标看起来很明确,但可能一眼望不到头。
科研生涯中,30岁起步这几年肯定是最难的,都是从独木桥上冲过来的,没有人想在职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就开始掉队,你面临的是和其他优秀的博士的激烈竞争,更何况现在很多单位实施“非升即走”的政策,30岁以后的这几年,很大程度就决定了你未来的职业走向和发展平台,一旦掉队就要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追赶,甚至放弃。
虽然从事科研收入不高,但是它投入的精力和时间多啊,30岁的新人们不是办公室看文献,就是泡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工作时间不固定,各大高校和中科院的研究所,大晚上实验楼都是灯火通明。
其实科研也是一个吃青春饭的行业,年轻读博士的时候,谁没有通宵熬夜做实验写paper,前面讲了,很多人走向科研的道路,都是靠着对科学的兴趣,但科研人员也是人,生活在社会里,不能只靠爱发电,还得靠钱啊,毕竟这个年龄很多人都是上有老,下有小,还完房贷还有车贷。
除了一些计算机或是工程类专业的能搞点横向项目,赚点外快,一般做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也只能靠工资过活了,勉强维持生计。
想要在科研之路上成功走下去,青年科学家肯定是要具有超强的个人能力再加上不错的运气,还需要社会的尊重和理解,给予他们应有的成长环境和待遇。
随着国家对科研的投入越来越多,对青年科研人员也有专门的支持和激励,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就设立有青年科学基金,限制申报年龄为35岁,这就是考虑到30出头的新人,科研基础相对薄弱,如果和其他成熟的科研大佬放在一起评审,那就完全没有竞争力的。
这个青年科学基金只能获得一次支持,完成这个后就要走出新手村,去申请面上的项目,和大佬们同台竞技。
当然还有个人实力够硬的,看不上这个奖,直接就去挑战四青人才这样的顶级项目,其中的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和青年长江年龄限制在38岁,当然社会上也有不少的优秀企业在不断鼓励青年科学家的工作。
基础科学是当代人类科技之根源,要想在芯片、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获得突破,也就必须依赖基础科学的进步。
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年科学家则是科研的生力军,给予经济奖励和资源支持,才能让他们全力投入到科研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