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节是上海科普工作的一个缩影,经过多年努力,上海社会化的科普工作格局正在加速形成,泛在共享的创新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在上海科技节期间举办科技传播大会,既是上海科技节的创新探索,也是上海科普工作扎实推进的一项关键举措。大会邀请诺奖得主、科学大家、科技传播实践者、人气科普明星、理论学者等,就科技传播矩阵融合构建,科学家共同体与公众互动连接,公众如何参与理解科学,万物互联态势下的科技传播策略等展开对话讨论。
“良好的科技传播生态是要有激情的。”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在上海科技传播大会主旨大会嘉宾对话环节如是说,“科学不光是有用的,也是有趣的。一旦科学家和群众之间的心理发生了共振,这份力量是非常大的。”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目前正在上海隔离,他通过全息影像带来演讲。他带来了虚拟全球实验室(VGL)的概念,“这是一个新的概念,旨在建立一个灵活的科研结构,最大程度发挥全球多样性优势,它兼具线上和线下交流的作用,能尽可能扩大科研成果的影响力。”
在莱维特看来,随着科技的加速发展,以及信息、互动与交流领域的进步,高效地开展科技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因此,现在正合适举办首届科技传播大会。
在莱维特的想法中,虚拟全球实验室有一个科研小组,这个小组可能由5人组成,其中包括一名行政助理和一名实验室经理。他们将以该小组为核心,在斯坦福大学建立另一个小组,也是由5人左右组成,然后慢慢扩大,将美国、欧洲、英国、亚洲等世界各地的年轻研究员吸纳进来。
王红阳院士也通过全息影像“莅临”现场发表讲话,她基于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的科普实践,与大家一起探讨了科学共同体开展科普的意义与前景,并呼吁更多的科学社团加入科技传播工作。
“我清楚地记得读小学的时候,广播里天天播报研制成功、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后来学了化学、研究化学,知道这些伟大成果的背后都离不开化学家的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回忆,他说这是自己与化学的第一次会面,也是这次会面在他心中播下爱科学、学科学的种子,成为探索化学未知世界的动力。
丁院士感慨,科技传播和科普教育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在传播知识的基础上,给社会大众营造一种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氛围。他时常假设,如果儿时的故事发生在现在会是什么样?“可能影响改变我的不再是播音员,而是更多走到我们面前的科学家。”
目前,上海建成市级科普基地 285 家、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 29 家,平均每 8 万人拥有一个科普基地,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上海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 24.3%,继续位列全国首位。上海科技节作为中国第一个世界第二个由政府主办的科技节,已逐渐成为全方位展示上海科技创新力量的重大城市品牌活动。
银河国际galaxy网站
“ 从十几年前,上海科技馆就开始坚持拍摄原创科学影片的探索,现在已经在这个领域打破了国外垄断的局面。”上海科技馆科学传播中心副主任宋娴说,上海科技传播者不断打破边界、探索科学传播新形态,正是“海派科普”精神的一种表现。
自媒体的兴起,固然为科技传播带来了繁荣,然而不少披着科学外衣的“伪科学也借此泛滥,误导公众。如何才能让真正的科学知识、科学思维,先一步扎根于公众?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博士、哔哩哔哩网站 UP 主唐骋认为,要将科学知识变得轻松有趣,让公众乐于接受,“就好像稻田里的野草,光靠人工拔是清除不掉的,我们只有让粮食长得更好,让杂草占不到主流,压制在较为无害的范围内 。”而他,就希望努力做好一株 “科普大田“里的粮食植株,为营造互联网上的良好科普生态,贡献自己的力量。
就此话题,上海市特级校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兼党委副书记吴坚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认为科普的传播不仅是科研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学校的义务。他强调,倡导并践行“博雅教育”的理念,正是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宽广的研究性学习平台和个性化的科创发展路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