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中利用天气与制造天气
栏目:历史科研结果 发布时间:2024-10-24

  《天气改变了历史》,劳拉李著,林文鹏、蔡和兵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定价:28.00元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引进出版了一部很受欢迎的通俗读物《天气改变了历史》,其英文原名为Blame It on the Rain: How the Weather Has Changed History,直译书名则是“都怪那场雨:天气如何改变了历史”。

  其实这部书与《三国演义》中第49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说的是同类事情。周瑜立于山顶,突然口吐鲜血,不省人事。孔明却知道他的病源:“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孔明建议周瑜建七星坛,以便展示其“呼风唤雨”的绝活。后人有诗曰:“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诸葛亮“借”东风,确实改变了那场战役的胜负结果,把这一事件放到历史长河中,也可以说“天气改变了历史”。

  需要明确三点:第一,孔明比周瑜更懂一些气象学知识,不是“东风不与周郎便”,只是周郎不知道而已。孔明自称的“曾遇奇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呼风唤雨”,以及要求修筑七星坛以便作法术等等,都是骗人的把戏。其实,东风刮不刮以及何时刮,与孔明无关。第二,在“天地人”系统中,有效利用天时地利,把握人以外的自然世界的运行规律,是战争取胜的重要因素。第三,一场战役的胜负对于多年连绵的战争意味着什么,对一个国家的兴亡意味着什么,对一段历史或长时段的历史意味着什么?战争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人类历史进程?这里涉及多个时空尺度和复杂的因果关系,很难说清楚。什么叫一个事情改变了历史?在哲学上细究起来,cause和change等词,是不能随便使用的。

  不过,《天气改变了历史》本来就不是讲科学哲学的,没必要太学究气。它只是一部相对说来还算严肃的与历史、科学、军事有关的通俗读物。书中也交代(在采访中作者也再次强调过),她没有否认其他因素的重要性。归根结底是多种因素甚至人类无法列举的诸多因素合作产生了某一事件,天气只是其一。另外,书中“天气”一词指称范围变化很大,有时指气候,有时指一般的自然条件。

  作者以动听的笔法讲述了几十个“天气影响战事”的故事,包括公元前480年希腊元帅忒米斯托克利斯(Themistocles)成功运用对风的了解,逆转了萨拉米斯(Salamis)战役的形势,但她没有提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其实这两场战役有许多类似之处。如果这位“神奇”的女作家熟悉《三国演义》,她一定会把此案例收入书中。

  《天气改变了历史》的作者劳拉李(Laura Lee)是一位多面手,同时做着许多事情(如即兴表演、为大公司写演讲稿、做心理辅导、做访谈、讲节食、办网站、编辑新闻,等等),很会讲故事,文笔很好,已经出版了8部书。

  在此我没必要复述劳拉李在书中已经清楚地叙述的诸多历史故事,如拿破仑和希特勒低估气候的力量而兵败苏俄、忽必烈战船攻击日本遭遇“神风”、大雨毁了罗伯斯庇尔、冰雹和干旱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索、诺曼底登陆的气象条件等等,但愿意谈谈人类在未来的战争中利用和制造天气的事情。

  书中有若干故事讲人类的活动对天气的影响,如核时代的“蘑菇云”、“血雨”、“大自然并不会带护照”。

  书中第15个故事讲的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女巫审判。在16、17世纪的中欧和南欧有大批无辜女性被控“呼风唤雨、改变天气”;在1581~1620年间约2700人被处死。那些指控在今天看来,完全是胡扯。不过,有份报告《天气是军事力量的倍增器:在2025年掌控天气》,“不仅描述了最新的天气预报手段,而且还包括如何制造风暴的技术”。早在1957年,美国总统顾问委员会的一份报告就称,天气控制或许银河国际galaxy网站将成为“比更重要的武器”。

  实际上,“敢叫日月换新天”,是许多人很久的梦想,最近也一直在小范围地尝试着。2008年备战奥运会时炮击云层控雨,也算是小小一例吧。但是大力发展这类技术,把它运用于未来的战争(越战期间美军已经向胡志明小道施放过致雨剂),就存在一些伦理和法律问题了。

  虽然说战争的目的就是取胜,过去为此常常可不择手段,但是现代战争和未来战争要受一些法律和伦理的约束,比如战争不能针对平民。战争中对于化学武器、细菌武器、原子武器的使用等等,都有明确限制,不是想用就用的。有人主张“超限战”,但是更多的人注意到,一时的痛快也许会带来不可收拾的一系列后果。

  战争已经不够文明,但是在战争中还是可以区别不同的道德层次。不择手段的战争与的行动将没有差别。

  人类的聪明才智最好还是用来了解大自然、顺应大自然,而不要匆忙地想着制造天气,改变大自然。


本文由:银河国际科学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