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栏目:历史科研结果 发布时间:2024-09-07

  银河官方官网党的十八大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顺应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我们要充分认识党的十八大这一历史性决策的重大意义,在以习同志为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不懈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带领党和人民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集中全党智慧创立了科学发展观,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同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新的实践和时代发展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发展观和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紧密联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的科学体系。说一脉相承,是因为它们面对着共同的时代课题,面临着共同的历史任务,都贯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都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都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都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在理论主题、思想基础、政治理想、根本立场上一以贯之。说与时俱进,是因为科学发展观用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是对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造性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对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巩固、在发展中推进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进入了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我们具备非常有利的发展条件,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比较突出,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显露,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多,发展方式粗放、发展效益不高、发展代价过大,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持我国发展的良好势头,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作出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提出坚持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重大战略思想,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总结实践新创造,深入回答时代新课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取得的新成果,使我们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到新境界。

  (三)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在实践中显示了科学理论的强大真理力量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理论发展和实践发展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过程。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一系列战略部署,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这10年,我们走过了很不平坦的道路,战胜了一系列重大挑战,创造了科学发展的辉煌业绩,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在中华民族复兴史上谱写了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10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夺取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实践充分证明,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论,是我们经受考验、化危为机、赢得主动的精神支柱。

  科学发展观在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卓有成效的创造中,形成了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的系统科学理论。实践昭示我们,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指导经济建设的理论,而且是指导各方面建设的理论;不仅是指导发展的理论,而且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理论;不仅是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有力武器,而且是帮助人们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世界观方法论。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的根本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快速发展起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之所以能快速提高起来,就是因为我们成功开创和不断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和现实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进一步发展中国、造福人民、振兴中华,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特别是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5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更加明显。我们正处于一个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短期矛盾和长期矛盾叠加,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并存,国际国内问题相互影响,各种潜在的风险和困难凸显。科学发展观深入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新鲜经验,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一系列新概括新阐述,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我们破解改革发展难题、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指导。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全面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全面把握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八个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切实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中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综合考虑未来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和条件,在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努力实现的新要求,强调要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个由“建设”到“建成”的目标,是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目标,是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同时,党的十八大着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可靠制度保障,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围绕这样的目标要求,党的十八大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作出全面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任务和重大举措。应该说,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理念和原则,体现了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领域的总体要求。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准确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内涵和新要求,准确领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和基本思路,准确领会党的十八大关于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的战略部署和政策举措,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系统性,加大各项任务的推进和落实力度,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把党的十八大的部署真正落到实处,关键也在党。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政治保障。现在,我们党已经拥有8260多万名党员,2007年以来新入党的达1480多万。新形势下党所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组成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同党肩负的使命还不完全适应,党员、干部队伍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科学发展观把加强党的建设同推动科学发展贯通起来,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新思想新要求,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科学指南。党的十八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挑战新课题,提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制度推进党的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使党的各项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党的建设成效体现到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上来,体现到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上来,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本文由:银河国际科学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