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集团网址登录战争后魏源编写的地理著作。林则徐在广州主持禁烟时,为了解西方情况,抵御列强侵略,请人译述英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记叙了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和历史。1841年,魏源受林则徐委托,以《四洲志》为基础,又参考其他文献资料于1842年编成《海国图志》,50卷。本书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对洋务派、维新派与日本的明治维新均产生了一定影响。
北洋六镇,即清末新建陆军第一至第六镇。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决定在全国推行常备军制。同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在其所辖武卫右军基础上,编练北洋常备军两镇,连同武卫右军、武卫右军先锋队、自强军,扩编建制,于光绪三十一年练成五个镇,加上由袁世凯编练的京旗常备军(后称北洋第一镇),合称北洋六镇。清廷视北洋六镇为国家主力军队,用以拱卫京师和驻防京畿。六镇内除第一镇由满人铁良任统制外,其余五镇均由袁世凯的亲信将领任统制,北洋军阀集团的基本武力自此形成。
1925年奉军将领郭松龄的反奉倒戈事件。因受全国反奉运动的影响和对奉系军阀张作霖的不满,驻守直隶滦州(今河北滦县)一带的奉系第三军副军长兼第六师师长郭松龄决定联合冯玉祥的国民军共同反奉驱张。11月23日,郭松龄通电全国,正式宣布倒戈。后将所部改称东北国民军,并回师东北攻占山海关、锦州、新民等地,直逼沈阳。张作霖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全力反扑。12月24日,郭松龄兵败被杀。
1925年6、7月间,任中央执行委员等职的戴季陶发表《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两本小册子,以阐述为名,提出一套比较系统的反对容共政策的理论。戴季陶主义的出现,是革命高潮到来之际资产阶级力图分裂统一战线的征兆。它不仅促使新形成,为其夺权作了理论与舆论上的准备,而且助长了老的反革命活动,并从思想上把的新老联合起来,对革命统一战线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作用。戴季陶的反动观点受到人的猛烈抨击。
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该纲领于1949年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共7章60条。它主要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性质,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它还规定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的各项总原则。《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大,是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
1862年,清政府在总理衙门设立了京师同文馆。同文馆的设立是我国创办新式学校的开端,此后,清政府又决定设立算学馆,学习天文算学。同文馆的设立是我国创办新式学校的开端。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高等学校。
1896年6月,刑部左侍郎李端芬在给清政府的《请推广学校折》中,第一次正式提议设立“京师大学”。1898年初,随着变法维新运动日益发展,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再次提出:“自京师立大学,各省立高等中学,各府县立中小学及专门学”。
1898年7月3日,清光绪帝正式下令,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任西学总教习。由清朝光绪皇帝批准梁启超草拟的《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被认为是我国首个高校章程。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该《章程》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方针,认为“二者相需,缺一不可,体用不备,安能成才”,强调大学堂的核心是培养人才,把“乃欲培植非常之才,以备他日特达之用”奉为创办大学堂的目的。
京师大学堂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管理职能,统辖全国教育。《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提到其办学方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后历经“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等变故,京师大学堂屡遭摧残,以致停办。1902年,清政府重建京师大学堂,设速成、预备两科,创办于1862年洋务运动期间的京师同文馆也并入大学堂。同年,京师大学堂仕学馆、师范馆成立,师范馆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1912年5月4日,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旋即冠“国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立”的大学。
(1) 广州起义(1895年):1895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由兴中会领导人杨衢云、孙中山、陆皓东、郑士良等人发动的乙未广州起义(乙未广州之役),即第一次广州起义
(2) 广州起义(1910年):1910年由同盟会领导的庚戌新军起义(广州新军起义),即第二次广州起义。
(3) 广州起义(1911年):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由同盟会领导的旨在推翻清王朝的黄花岗起义(辛亥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即第三次广州起义。
2. 广州起义(1927年):中国领导的广州起义:1927年12月11日由中国发动的广州暴动。
(一)废除科举制。为使近代教育真正得到发展,清政府逐步改革并最终废除了科举制度,1901年后,清政府开始对科举制实行改革,一方面修改科举考试内容,将传统的四书、五经扩大到政治、历史、军事、地理等适应时代需要的科目。一方面逐渐减少科举名额,使学堂与科举最终合流。1905年9月,清廷下令从1906年起停止一切科举考试,这样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从此废除。科举制的废除,扫除了中国建设现代化国家道路上的重要障碍,有力的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影响。科举制的废除,扫除了中国建设现代化国家道路上的重要障碍,有力的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清政府科举制的改革与废除不仅是一次政治变革,还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变迁,造成了深远的社会影响。科举制废除后,耕读仕进的上升性社会变动取向转变,城乡逐渐分离,在传统社会中原居民四民之首的士阶层不复存在。由于政教相连的政治传统中断,政统的常规社会来源枯竭,又缺乏新的职业官僚养成体制,原处边缘的军人和工商业者等新兴权势社群因市场需求而逐渐进据政统。
(一)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1)提倡科学和民主。民主指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科学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民主和科学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两个车轮,中国要从专制和愚昧下求得解放,摆脱落后状态,赶上资本主义强国,“当以科学和人权并重”。(2)批判儒学。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的斗争中,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的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揭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新文化战士当时对儒家学说的批判,主要是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抨击,并没有对儒家思想做全面的评价。(3)文学革命。即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对文学改革从形式到内容提出了许多意见,主张以白话文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同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把反对文言文和封建文学同政治革命联系起来,竖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他提出的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成为文学革命的纲领。
(二)影响与评价。(1)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延续。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封建主义以沉重的打击,对于中国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年的觉醒,起了巨大的启蒙作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激励先进的人们继续探求救国的真理,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了思想道路。(2)新文化运动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主要表现在:运动的参加者基本局限在知识分子的范围内,没有同广大劳动群众相结合;采用的态度分析问题,使他们不能正确处理继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和引进西方先进文化的关系,产生了对中国文化全盘否定和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的两种错误倾向,这对当时的运动和后来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第二次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其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外交上的变化。
(1)政治上:①中国领土完整性遭到空前破坏,中国的内地税自主权、海关行使权、内河航运权、外国人入境管理权等大量丧失。②公使馆的大量建立。1861至1862年间,英、法、俄、美等国相继在北京建立了公使馆。公使馆的建立标志着东西方列强对华的侵略从东南沿海深入到了中国的腹地。
(2)经济上:①新开辟了11个通商口岸,从沿海扩张到北方及内地。外国人可以进入内地自由通商,这都为外国外国商品深入南北沿海和长江内地打开了方便之门。同时也方便掠夺中国的廉价原料,从而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②控制中国海关。1865年,总税务司在北京成立,各口税务司和海关的高级职员一律由洋人担任。③在华经营轮船航运业,中国新式航运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④争相在华投资设厂。外国资本在扩大对华经济掠夺的同时,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⑤设立银行。各国列强在华开设的银行在中国经营国际汇兑、发行纸币,对清政府进行贷款,开始操纵中国的金融市场,成为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主要工具。
(3)外交上:清政府开始投靠外国侵略者。尤其是辛酉政变之后,中外反动势力公开联合。共同了太平天国运动。
战争后魏源编写的地理著作。林则徐在广州主持禁烟时,为了解西方情况,抵御列强侵略,请人译述英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记叙了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和历史。1841年,魏源受林则徐委托,以《四洲志》为基础,又参考其他文献资料于1842年编成《海国图志》,50卷。本书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对洋务派、维新派与日本的明治维新均产生了一定影响。
北洋六镇,即清末新建陆军第一至第六镇。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决定在全国推行常备军制。同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在其所辖武卫右军基础上,编练北洋常备军两镇,连同武卫右军、武卫右军先锋队、自强军,扩编建制,于光绪三十一年练成五个镇,加上由袁世凯编练的京旗常备军(后称北洋第一镇),合称北洋六镇。清廷视北洋六镇为国家主力军队,用以拱卫京师和驻防京畿。六镇内除第一镇由满人铁良任统制外,其余五镇均由袁世凯的亲信将领任统制,北洋军阀集团的基本武力自此形成。
1925年奉军将领郭松龄的反奉倒戈事件。因受全国反奉运动的影响和对奉系军阀张作霖的不满,驻守直隶滦州(今河北滦县)一带的奉系第三军副军长兼第六师师长郭松龄决定联合冯玉祥的国民军共同反奉驱张。11月23日,郭松龄通电全国,正式宣布倒戈。后将所部改称东北国民军,并回师东北攻占山海关、锦州、新民等地,直逼沈阳。张作霖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全力反扑。12月24日,郭松龄兵败被杀。
1925年6、7月间,任中央执行委员等职的戴季陶发表《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两本小册子,以阐述为名,提出一套比较系统的反对容共政策的理论。戴季陶主义的出现,是革命高潮到来之际资产阶级力图分裂统一战线的征兆。它不仅促使新形成,为其夺权作了理论与舆论上的准备,而且助长了老的反革命活动,并从思想上把的新老联合起来,对革命统一战线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作用。戴季陶的反动观点受到人的猛烈抨击。
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该纲领于1949年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共7章60条。它主要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性质,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它还规定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的各项总原则。《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大,是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
1862年,清政府在总理衙门设立了京师同文馆。同文馆的设立是我国创办新式学校的开端,此后,清政府又决定设立算学馆,学习天文算学。同文馆的设立是我国创办新式学校的开端。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高等学校。
1896年6月,刑部左侍郎李端芬在给清政府的《请推广学校折》中,第一次正式提议设立“京师大学”。1898年初,随着变法维新运动日益发展,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再次提出:“自京师立大学,各省立高等中学,各府县立中小学及专门学”。
1898年7月3日,清光绪帝正式下令,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任西学总教习。由清朝光绪皇帝批准梁启超草拟的《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被认为是我国首个高校章程。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该《章程》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方针,认为“二者相需,缺一不可,体用不备,安能成才”,强调大学堂的核心是培养人才,把“乃欲培植非常之才,以备他日特达之用”奉为创办大学堂的目的。
京师大学堂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管理职能,统辖全国教育。《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提到其办学方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后历经“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等变故,京师大学堂屡遭摧残,以致停办。1902年,清政府重建京师大学堂,设速成、预备两科,创办于1862年洋务运动期间的京师同文馆也并入大学堂。同年,京师大学堂仕学馆、师范馆成立,师范馆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1912年5月4日,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旋即冠“国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立”的大学。
(1) 广州起义(1895年):1895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由兴中会领导人杨衢云、孙中山、陆皓东、郑士良等人发动的乙未广州起义(乙未广州之役),即第一次广州起义
(2) 广州起义(1910年):1910年由同盟会领导的庚戌新军起义(广州新军起义),即第二次广州起义。
(3) 广州起义(1911年):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由同盟会领导的旨在推翻清王朝的黄花岗起义(辛亥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即第三次广州起义。
2. 广州起义(1927年):中国领导的广州起义:1927年12月11日由中国发动的广州暴动。
(一)废除科举制。为使近代教育真正得到发展,清政府逐步改革并最终废除了科举制度,1901年后,清政府开始对科举制实行改革,一方面修改科举考试内容,将传统的四书、五经扩大到政治、历史、军事、地理等适应时代需要的科目。一方面逐渐减少科举名额,使学堂与科举最终合流。1905年9月,清廷下令从1906年起停止一切科举考试,这样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从此废除。科举制的废除,扫除了中国建设现代化国家道路上的重要障碍,有力的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影响。科举制的废除,扫除了中国建设现代化国家道路上的重要障碍,有力的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清政府科举制的改革与废除不仅是一次政治变革,还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变迁,造成了深远的社会影响。科举制废除后,耕读仕进的上升性社会变动取向转变,城乡逐渐分离,在传统社会中原居民四民之首的士阶层不复存在。由于政教相连的政治传统中断,政统的常规社会来源枯竭,又缺乏新的职业官僚养成体制,原处边缘的军人和工商业者等新兴权势社群因市场需求而逐渐进据政统。
(一)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1)提倡科学和民主。民主指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科学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民主和科学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两个车轮,中国要从专制和愚昧下求得解放,摆脱落后状态,赶上资本主义强国,“当以科学和人权并重”。(2)批判儒学。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的斗争中,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的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揭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新文化战士当时对儒家学说的批判,主要是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抨击,并没有对儒家思想做全面的评价。(3)文学革命。即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对文学改革从形式到内容提出了许多意见,主张以白话文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同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把反对文言文和封建文学同政治革命联系起来,竖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他提出的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成为文学革命的纲领。
(二)影响与评价。(1)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延续。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封建主义以沉重的打击,对于中国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年的觉醒,起了巨大的启蒙作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激励先进的人们继续探求救国的真理,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了思想道路。(2)新文化运动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主要表现在:运动的参加者基本局限在知识分子的范围内,没有同广大劳动群众相结合;采用的态度分析问题,使他们不能正确处理继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和引进西方先进文化的关系,产生了对中国文化全盘否定和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的两种错误倾向,这对当时的运动和后来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第二次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其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外交上的变化。
(1)政治上:①中国领土完整性遭到空前破坏,中国的内地税自主权、海关行使权、内河航运权、外国人入境管理权等大量丧失。②公使馆的大量建立。1861至1862年间,英、法、俄、美等国相继在北京建立了公使馆。公使馆的建立标志着东西方列强对华的侵略从东南沿海深入到了中国的腹地。
(2)经济上:①新开辟了11个通商口岸,从沿海扩张到北方及内地。外国人可以进入内地自由通商,这都为外国外国商品深入南北沿海和长江内地打开了方便之门。同时也方便掠夺中国的廉价原料,从而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②控制中国海关。1865年,总税务司在北京成立,各口税务司和海关的高级职员一律由洋人担任。③在华经营轮船航运业,中国新式航运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④争相在华投资设厂。外国资本在扩大对华经济掠夺的同时,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⑤设立银行。各国列强在华开设的银行在中国经营国际汇兑、发行纸币,对清政府进行贷款,开始操纵中国的金融市场,成为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主要工具。
(3)外交上:清政府开始投靠外国侵略者。尤其是辛酉政变之后,中外反动势力公开联合。共同了太平天国运动。
总之,第二次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