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集团网址登录西周国人暴动后出现的过渡性政权形式。西周中期以后,周王朝逐渐趋于衰落。到周厉王时,由于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于公元前841年,发生了“国人暴动”,周厉王被逐,逃到彘,在厉王出逃期间,朝政由召公、周公共管,史称“共和行政”。一说厉王出逃后,由共国(今河南辉县)一位名叫“和”的国君(即共伯和)代行王政,故叫“共和行政”。。十四年后,厉王在彘(zhì)去世,太子静即位,是为宣王,共和行政结束。
范缜(约450年—515年),字子真,汉族,南乡舞阴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杰出的无神论者。范缜出身于顺阳范氏,幼年丧父,待母至孝,弱冠前拜名师求学。入南齐后出仕,历任宁蛮主簿、尚书殿中郎、领军长史,宜都太守。萧衍建立南梁后,任晋安太守、尚书左丞,后因王亮一事被流放广州,终官中书郎、国子博士。
范缜一生坎坷,然而他生性耿直,不怕威胁利诱,其哲学著作《神灭论》,继承和发扬了荀况、王充等人的唯物论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不朽作品。
唐刘知几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评论著作。全书包括内篇三十九篇、外篇十三篇,其中内篇已有三篇散佚,全书今存四十九篇。内篇为全书的主体,着重讲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点和作史原则,而以评论史书体裁为主;外篇论述史官制度、史籍源流并杂评史家得失。关于史书体裁,《史通》总结了唐初以前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在编纂上的特点和得失,认为这两种体裁不可偏废,在此基础上的断代为史则是今后史书编纂的主要形式;关于作史原则,《史通》提出坚持直书,反对曲笔;关于史家的基本素质,刘知几第一次提出了史才、史学、史识“三长”的论点。
《史通》是中国史学史上最早从理论上和方法上着重阐述史书编纂体裁体例的专书,是对中国唐初以前史学编纂的概括和总结,对后世史学发展影响甚大。
中国宋、金联合攻打辽的盟约。因为双方使节都由海上往返谈判,故名。宋徽宗政和五年,女真首领阿骨打建立金,遂后屡败辽兵。宋徽宗等认为辽有必亡之势,决定联金攻辽,乘机收复燕云。重和元年,徽宗派马政自山东登州渡海与金谈判攻辽。此后双方来往频繁。宣和二年,北宋派马植赴垒约盟,双方商定:宋金各按商定的进军路线攻打辽朝,金军攻取辽的中京大定府,宋军攻取辽的南京析津府和西京大同府。宋答应灭辽后,将原来输给辽的岁币转输给金。金则答应将燕云还于宋。双方均不得单独与辽讲和。结果宋攻辽失败,连要求金军攻辽南京,金军取胜。双方几经交涉,宋允30万匹绢、20万两银给金,并纳燕京租税万贯,金才答应变还燕云六州度燕京。金军将燕京城内财物和人口掳掠一空而去,宋接收的只是一座残破不堪的空城,改燕京为燕山府。
元代地方最高行政区划。简称行省或省。初为元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主要内容:除京师及附近地区直隶中书省外,全国设岭北、辽阳、甘肃、云南、河南、湖广、江浙、四川、江西、陕西等十大行省;辖区辽阔,军政合一,置丞相、平章等官总领该地区事务;下设路、府、州、县。行省制度有效巩固了元朝的大一统,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也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第二次战争期间英、法、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60年10月 24日、25日,清政府先后与英法代表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条约规定:承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割让九龙司,“归英属香港界内”;退还以前没收的天主堂资产,法方还擅自在中文约本上增加:“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恤金英国50万两、法国20万两。
晚清政府经营的新式军用工业。全称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上海机器局” 或“上海制造局”。由曾国藩、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在太平天国起义和同外国的接触中,洋务派决心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和军事。1865年9月,江南制造局成立,丁日昌任总办。江南制造局由南北洋大臣共管,经费来自上海海关厘金。江南制造局下设机器厂、铸铁厂、轮船厂、枪炮厂、火药厂、广方会馆等,其产品有枪炮、水雷、弹药、机器等。所制军火和军用物资,大都以调拨方式供各军械所、军营等使用。其机器设备和主要原材料以及技术基本依赖外国。1905年,造船部分独立,称“江南船坞”,后改称“江南造船所”。江南制造局于1917年改称“上海兵工厂”,抗战爆发前停办。江南制造局是洋务运动中诞生的一个集军事、科技和造船为一体的大型民族企业,它的建立为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标志着中国现代工业的开端。
清末思想家、敎育家。福建省闽侯县人。1877年赴英国海军学校学习两年。归国后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总办,执教达20年。甲午战争后,主张变法维新,在天津《直报》上撰文要求学习西方,反对顽固保守。1897年创办《国闻报》,协办通艺学堂。1896年起,从事翻译工作,先后译出《天演论》《原富》《法意》《穆勒名学》《群学肄言》等西方名著,对传播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影响甚大,并首次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中国五四运动时期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刊物。初名《青年杂志》,第2期起改名为《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月刊。陈独秀主编。群益书社发行。宣传科学与民主,发起批孔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1921 年7月中国成立后,成为党的理论刊物。1922年7月休刊 。1923年6月,作为中央的机关理论刊物在广州复刊,为季刊。曾发表《新青年的新宣言 》,指出刊物应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罗针。1925 年4月改月刊,以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的方针、政策为基本任务。
1945年10月国共重庆谈判达成的协议。抗战胜利后,经蒋介石邀请,国共双方在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代表会谈纪要》,故称“双十协定”。主要内容: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以对话方式解决一切争端;坚决避免内战;迅速结束训政,实施;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对及其他问题进行商讨后再作决定;制定新宪法。协议并没有解决两党之间的核心矛盾,但该协议把具体问题留给了政治协商会议。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在宰相杨炎的建议和推动下,唐王朝对国家税收体制作出重大调整。在继承先前地税和户税征收精神的前提下,废止已陷入困境中的租庸调制,改行统一按每户的实有田亩和资产征税,每年分夏秋两次交纳,是为两税法。杨炎建议推行的两税法,实质上是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
(一)主要内容。(1)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徭、杂税,但保留丁额。(2)不分主户 (当地土著户)、客户(外来户),一律以当时居住地为准登入户籍,交纳赋税。(3)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根据资产定出户等,按户等征收户税,定税计钱,折钱纳物,即以钱计算税额9折合成实物交纳;根据田亩数量征收地税,地税以大历十四年(779年)的垦田数字为准交纳谷物。(4)没有固定住处的行商也要纳税。税额初为其收入的三十分之一,后改为十分之一。(5)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要在六月交完,秋税要在十一月交完。(6)“量出制入”。中央根据财政支出的需要先做预算,定出总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全国没有统一的税率。
(二)历史意义。两税法是一种比较适应当时情况及历史发展趋势的制度。它与当时土地高度集中,大多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佃户,以及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相适应。两税法由主要按丁口征税转向主要按土地和资产征税,这是中国封建经济的新发展在赋税制度上的反映,是封建税制的一个重要改革,是税制的一大进步。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后,按照宋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私人顾问,帮助皇帝处理政务,但是不能参与机务。后来,内阁学士权力开始扩大,并且开始有了票拟、批红之权。其地位位于六部之上,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机构。
明太祖设立的,置锦衣卫,除负责侍卫、密缉盗贼奸党之外,还掌管“诏狱”,各地重罪逮至京师,往往由该司严刑审理,而后直接奏请皇帝。通过这些监察机关和,皇帝进一步加强了对官吏和百姓的控制。
五军都督府明太祖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即中、前、后、左、右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负责掌管军政和兵籍,并不直接统领兵马。遇有战事,由兵部奉旨调兵,任命总将兵官。战事结束后,将归于朝,兵散于卫所。
△其他方面: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制造“胡蓝之狱”,江南大族和功臣宿将受到了极其沉重的打击,加强了中央集权。
戊戌变法又名维新变法,其高潮则为百日维新, 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近代化道路
1.政治方面: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取消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2.经济方面: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裁撤驿站,设立邮政局。
4.文化教育方面: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兼习中西文科;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新书;准许设立报馆、学会;派人出国留学、游历。
第一,资产阶级革命派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因此,就不能识别真正的朋友和敌人,放过了主要的民族敌人帝国主义。对于封建势力,没有去触动封建土地制度和彻底摧毁旧的国家机器,结果是袁世凯反动政权代替了清王朝。
第二,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它也不能充分地发动和依靠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农民阶级,因此也就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孤立了自己。
第三,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组织松懈,内部派系纷杂,在革命胜利发展时已经四分五裂,甚至一部分革命者转化为了新官僚、新军阀、新政客。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一部分革命者力图挽救垂败的革命,但未能获得成功。
第四,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真正建立和掌握自己的革命武装,他们缺乏通过长期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决心和勇气,因此,他们不得不向掌握反动势力的袁世凯迁就和妥协。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第二,辛亥革命给封建主义以致命的一击,使民主主义思潮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第三,辛亥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之后,帝国主义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基础。
第四,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辛亥革命之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工人阶级的队伍随之发展壮大,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的成立和旧民主主义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阶级条件。
第五,辛亥革命对近代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尤其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有着明显的影响。
总之,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但是,历史证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
(一)问题与主义之争。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反对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主张对中国社会进行一点一滴的改良。同年8月,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予以驳斥,强调只有通过社会革命解决了经济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
(二)社会主义论战。论战的中心是中国是否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1920年11月,张东荪在《时事新报》上发表《由内地旅行而得之又一教训》《罗素先生给我们的忠告》等文,提出发展资本主义、反对社会主义的主张。当时的者在《新青年》《》等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对其观点进行系统的批判。通过论战,驳斥了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划清了真假社会主义的界限,为党的成立做了思想准备。
(三)无政府主义论战。无政府主义者主张取消任何性质的组织纪律和集中领 导,建立“自由组织”的无政府主义社会。1920年9月,陈独秀在《新青年》的卷首,发表了《谈政治》一文,以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批判了无政府主义。这场论战,争论的中心是如何看待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通过论战,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界限,帮助了小资产阶级革命青年转向马克思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清圣祖(康熙帝)是清朝最堪赞誉的贤明君主,武功与文治都无与伦比。他平定了三藩之乱;遏制沙皇俄国的扩张,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武力平定割据台湾的郑氏集团,使台湾回归;亲征准格尔部,击败葛尔丹。其文治也令人刮目相看,在他的倡导下,编成了收字四万九千多的《康熙字典》,以及一百八十卷的《大清会典》,一百零六卷的《佩文韵府》,一百二十卷的《历代提画诗类》,九百卷的《全唐诗》并且企划了一万卷的《古今图书集成》,他还派遣耶稣会士到各地测量,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实测地图《皇舆全览图》。康熙亲政后,首先废止圈田令,延长垦荒的免税时间,鼓励垦荒,康熙九年采取更名地政策,把直隶、山西、山东、河南、湖广、山西、甘肃等地废藩田地改为民地,使明末土地兼并的状况有所改变,自耕农大量涌现。
政治方面康熙帝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三藩割据。平西王吴三桂、定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占有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广大地区,兵多财足,朝廷号令不行。康熙十二年,康熙帝毅然下撤藩之令,削去他们的权力,收回他们盘踞的地盘。吴三桂、耿精忠和尚可喜的儿子尚之信悍然发动叛乱。经八年战争,康熙二十年,平定了三藩叛乱。
清政府在平定三藩之后,决定,任用姚启圣、施琅等练兵造船,积极准备。康熙二十二年施琅统率舟师出海,先攻澎湖,击败郑氏军的反抗,兵至台湾。郑氏集团的防御瓦解,郑克塽出降,台湾遂统一于清朝中央政权之下。
康熙二十七年(1688)噶尔丹乘喀尔喀蒙古内部纷争之机,竟和俄国相配合,率兵三万,由杭爱山东侵。喀尔喀蒙古战败,求援于清政府。康熙二十九年乌兰布通之战清军击败准部,噶尔丹遁逃。次年,康熙与内外蒙古的首领参加多伦会盟,改变喀尔喀原有的部落组织,实行盟旗制度,稳定了喀尔喀蒙古长期动荡的局势。三十五年至三十六年康熙率师亲征,平定了噶尔丹叛乱。此后,策妄阿拉布坦重振准部,在康熙后期派兵进入西藏,占领。清廷闻讯,于康熙五十九年派兵入藏,驱逐了准噶尔军。
康熙二十五年,萨布素领清军再次进攻雅克萨,围城数月,危城旦夕可下。这时,俄皇在接到康熙帝要求谈判的信件以后,派遣使者到北京,接受中国的谈判建议,清军遂停止攻打雅克萨。康熙二十八年,以索额图为首的中国使团和以戈洛文为首的俄国使团在尼布楚举行谈判。经过艰难曲折的交涉,对中俄东段边界的划分达成协议,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康熙也着力笼络汉族知识分子。昆山徐家一门三及第,为江南士子津津乐道。徐干学是康熙九年的探花,官至刑部尚书;徐元文是顺治十六年的状元,官至户部尚书;徐秉义是康熙十二年的探花。这成为清初科举盛事。除了徐氏三杰之外,受到清廷重视的江南士子还有叶方蔼、张廷书等人。康熙十七年的博学鸿词与十八年的修明史,都是他们促成的。顾炎武的学生潘耒、晚明四公子之一陈定生之子陈维菘以及尤侗、朱彝(yí)尊等通过博学鸿词科而进入官场;黄宗羲之子黄百家、学生万斯同等进入明史馆,奉命修史,这些措施,明显地改善了清廷与江南文人学士的关系。
康熙年间,社会渐趋稳定,由于康熙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政策,各地垦田面积增长,而游民数量减少,粮食价格直线下降,农桑遍野,户口繁殖,这也是太平盛世的一个标志。
战争中中国的惨败,促使中国开明的知识分子从历史沉睡中醒来。内忧和外患推动着他们把眼光投向现实,发扬“经世致用”的传统,引起了思想界的某些新变化。其代表人物有龚自珍、林则徐、魏源、姚莹、徐继畲(shē)等。他们的思想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
第一,鞭挞封建末世的社会批判思想。在这方面以龚自珍最为突出。他揭露官僚政治的黑暗腐败,并预言社会变乱即将发生,期待祖国的生机勃兴和社会变革风雷的到来。
第二,反抗外国侵略的爱国思想。经世思想家们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独立,自始至终坚持了反对侵略、抗敌爱国的立场。林则徐力主禁烟到底,积极抗战。魏源等人也主张严禁、抗敌救国。
第三,在反侵略思潮的推动下,经世派们还特变注重对西方情况的介绍及对祖国边疆问题的研究,写了一批有关西方各国情势及边疆问题的著作。姚赢《康輶纪行》、徐继畲《瀛环志略》、梁廷枏[nán]《海国四说》、张穆 《蒙古游牧记》、何秋涛《朔方备乘》等。
第四,主张向西方学习的开明思想。林则徐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则因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著名口号成为当时倡导学习西方的著名代表人物。经世派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颂词,迈开了近代中国融入世界发展主流的第一步,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觉醒。
(1)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1935年12月,召开瓦窑堡会议,明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十年对峙局面结束,标志着联合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4)1937年“七七事变”后,发表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同意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5)“八·一三事变”后,改组军队,中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未参加长征、留驻根据地的军队改编为新四军,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自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广泛性。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除极少数汉奸和卖国贼以外,各阶级阶层都包括在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复杂性.。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和作。政策的变化,使统一战线内存在严重的斗争。中国在复杂的情况下,坚持了正确的策略。(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长期性。中日民族矛盾以及中日两国的特点。决定了抗日战争的持久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有力的国际环境。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线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流砥柱,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空前壮大,成为决定中国政治前途的根本力量。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和壮大了人民抗日力量﹐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西周国人暴动后出现的过渡性政权形式。西周中期以后,周王朝逐渐趋于衰落。到周厉王时,由于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于公元前841年,发生了“国人暴动”,周厉王被逐,逃到彘,在厉王出逃期间,朝政由召公、周公共管,史称“共和行政”。一说厉王出逃后,由共国(今河南辉县)一位名叫“和”的国君(即共伯和)代行王政,故叫“共和行政”。
。十四年后,厉王在彘(zhì)去世,太子静即位,是为宣王,共和行政结束。
范缜(约450年—515年),字子真,汉族,南乡舞阴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杰出的无神论者。范缜出身于顺阳范氏,幼年丧父,待母至孝,弱冠前拜名师求学。入南齐后出仕,历任宁蛮主簿、尚书殿中郎、领军长史,宜都太守。萧衍建立南梁后,任晋安太守、尚书左丞,后因王亮一事被流放广州,终官中书郎、国子博士。
范缜一生坎坷,然而他生性耿直,不怕威胁利诱,其哲学著作《神灭论》,继承和发扬了荀况、王充等人的唯物论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不朽作品。
唐刘知几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评论著作。全书包括内篇三十九篇、外篇十三篇,其中内篇已有三篇散佚,全书今存四十九篇。内篇为全书的主体,着重讲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点和作史原则,而以评论史书体裁为主;外篇论述史官制度、史籍源流并杂评史家得失。关于史书体裁,《史通》总结了唐初以前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在编纂上的特点和得失,认为这两种体裁不可偏废,在此基础上的断代为史则是今后史书编纂的主要形式;关于作史原则,《史通》提出坚持直书,反对曲笔;关于史家的基本素质,刘知几第一次提出了史才、史学、史识“三长”的论点。
《史通》是中国史学史上最早从理论上和方法上着重阐述史书编纂体裁体例的专书,是对中国唐初以前史学编纂的概括和总结,对后世史学发展影响甚大。
因为双方使节都由海上往返谈判,故名。宋徽宗政和五年,女真首领阿骨打建立金,遂后屡败辽兵。宋徽宗等认为辽有必亡之势,决定联金攻辽,乘机收复燕云。重和元年,徽宗派马政自山东登州渡海与金谈判攻辽。此后双方来往频繁。宣和二年,北宋派马植赴垒约盟,双方商定:宋金各按商定的进军路线攻打辽朝,金军攻取辽的中京大定府,宋军攻取辽的南京析津府和西京大同府。宋答应灭辽后,将原来输给辽的岁币转输给金。金则答应将燕云还于宋。双方均不得单独与辽讲和。结果宋攻辽失败,连要求金军攻辽南京,金军取胜。双方几经交涉,宋允30万匹绢、20万两银给金,并纳燕京租税万贯,金才答应变还燕云六州度燕京。金军将燕京城内财物和人口掳掠一空而去,宋接收的只是一座残破不堪的空城,改燕京为燕山府。
元代地方最高行政区划。简称行省或省。初为元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主要内容:除京师及附近地区直隶中书省外,全国设岭北、辽阳、甘肃、云南、河南、湖广、江浙、四川、江西、陕西等十大行省;辖区辽阔,军政合一
置丞相、平章等官总领该地区事务;下设路、府、州、县。行省制度有效巩固了元朝的大一统,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也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第二次战争期间英、法、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60年10月 24日、25日,清政府先后与英法代表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条约规定:承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割让九龙司,“归英属香港界内”;退还以前没收的天主堂资产,法方还擅自在中文约本上增加:“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恤金英国50万两、法国20万两。
晚清政府经营的新式军用工业。全称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上海机器局” 或“上海制造局”。由曾国藩、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在太平天国起义和同外国的接触中,洋务派决心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和军事。1865年9月,江南制造局成立,丁日昌任总办。江南制造局由南北洋大臣共管,经费来自上海海关厘金。江南制造局下设机器厂、铸铁厂、轮船厂、枪炮厂、火药厂、广方会馆等,其产品有枪炮、水雷、弹药、机器等。所制军火和军用物资,大都以调拨方式供各军械所、军营等使用。其机器设备和主要原材料以及技术基本依赖外国。1905年,造船部分独立,称“江南船坞”,后改称“江南造船所”。江南制造局于1917年改称“上海兵工厂”,抗战爆发前停办。江南制造局是洋务运动中诞生的一个集军事、科技和造船为一体的大型民族企业,它的建立为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标志着中国现代工业的开端。
清末思想家、敎育家。福建省闽侯县人。1877年赴英国海军学校学习两年。归国后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总办,执教达20年。甲午战争后,主张变法维新,在天津《直报》上撰文要求学习西方,反对顽固保守。1897年创办《国闻报》,协办通艺学堂。1896年起,从事翻译工作,先后译出《天演论》《原富》《法意》《穆勒名学》《群学肄言》等西方名著,对传播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影响甚大,并首次提出“
中国五四运动时期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刊物。初名《青年杂志》,第2期起改名为《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月刊。陈独秀主编。群益书社发行。宣传科学与民主,发起批孔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1921 年7月中国成立后,成为党的理论刊物。1922年7月休刊 。1923年6月,作为中央的机关理论刊物在广州复刊,为季刊。曾发表《新青年的新宣言 》,指出刊物应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罗针。1925 年4月改月刊,以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的方针、政策为基本任务。
1945年10月国共重庆谈判达成的协议。抗战胜利后,经蒋介石邀请,国共双方在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代表会谈纪要》,故称“双十协定”。主要内容: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以对话方式解决一切争端;坚决避免内战;迅速结束训政,实施;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对及其他问题进行商讨后再作决定;制定新宪法。协议并没有解决两党之间的核心矛盾,但该协议把具体问题留给了政治协商会议。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在宰相杨炎的建议和推动下,唐王朝对国家税收体制作出重大调整。在继承先前地税和户税征收精神的前提下,废止已陷入困境中的租庸调制,改行统一按每户的实有田亩和资产征税,每年分夏秋两次交纳,是为两税法。杨炎建议推行的两税法,实质上是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
(一)主要内容。(1)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徭、杂税,但保留丁额。(2)不分主户 (当地土著户)、客户(外来户),一律以当时居住地为准登入户籍,交纳赋税。(3)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根据资产定出户等,按户等征收户税,定税计钱,折钱纳物,即以钱计算税额9折合成实物交纳;根据田亩数量征收地税,地税以大历十四年(779年)的垦田数字为准交纳谷物。(4)没有固定住处的行商也要纳税。税额初为其收入的三十分之一,后改为十分之一。(5)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要在六月交完,秋税要在十一月交完。(6)“量出制入”。中央根据财政支出的需要先做预算,定出总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全国没有统一的税率。
(二)历史意义。两税法是一种比较适应当时情况及历史发展趋势的制度。它与当时土地高度集中,大多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佃户,以及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相适应。两税法由主要按丁口征税转向主要按土地和资产征税,这是中国封建经济的新发展在赋税制度上的反映,是封建税制的一个重要改革,是税制的一大进步。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后,按照宋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私人顾问,帮助皇帝处理政务,但是不能参与机务。后来,内阁学士权力开始扩大,并且开始有了票拟、批红之权。其地位位于六部之上,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机构。
明太祖设立的,置锦衣卫,除负责侍卫、密缉盗贼奸党之外,还掌管“诏狱”,各地重罪逮至京师,往往由该司严刑审理,而后直接奏请皇帝。通过这些监察机关和,皇帝进一步加强了对官吏和百姓的控制。
五军都督府明太祖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即中、前、后、左、右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负责掌管军政和兵籍,并不直接统领兵马。遇有战事,由兵部奉旨调兵,任命总将兵官。战事结束后,将归于朝,兵散于卫所。
△其他方面: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制造“胡蓝之狱”,江南大族和功臣宿将受到了极其沉重的打击,加强了中央集权。
戊戌变法又名维新变法,其高潮则为百日维新, 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近代化道路
1.政治方面: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取消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2.经济方面: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裁撤驿站,设立邮政局。
4.文化教育方面: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兼习中西文科;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新书;准许设立报馆、学会;派人出国留学、游历。
第一,资产阶级革命派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因此,就不能识别真正的朋友和敌人,放过了主要的民族敌人帝国主义。对于封建势力,没有去触动封建土地制度和彻底摧毁旧的国家机器,结果是袁世凯反动政权代替了清王朝。
第二,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它也不能充分地发动和依靠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农民阶级,因此也就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孤立了自己。
第三,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组织松懈,内部派系纷杂,在革命胜利发展时已经四分五裂,甚至一部分革命者转化为了新官僚、新军阀、新政客。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一部分革命者力图挽救垂败的革命,但未能获得成功。
第四,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真正建立和掌握自己的革命武装,他们缺乏通过长期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决心和勇气,因此,他们不得不向掌握反动势力的袁世凯迁就和妥协。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第二,辛亥革命给封建主义以致命的一击,使民主主义思潮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第三,辛亥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之后,帝国主义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基础。
第四,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辛亥革命之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工人阶级的队伍随之发展壮大,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的成立和旧民主主义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阶级条件。
第五,辛亥革命对近代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尤其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有着明显的影响。
总之,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但是,历史证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
(一)问题与主义之争。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反对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主张对中国社会进行一点一滴的改良。同年8月,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予以驳斥,强调只有通过社会革命解决了经济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
(二)社会主义论战。论战的中心是中国是否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1920年11月,张东荪在《时事新报》上发表《由内地旅行而得之又一教训》《罗素先生给我们的忠告》等文,提出发展资本主义、反对社会主义的主张。当时的者在《新青年》《》等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对其观点进行系统的批判。通过论战,驳斥了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划清了真假社会主义的界限,为党的成立做了思想准备。
(三)无政府主义论战。无政府主义者主张取消任何性质的组织纪律和集中领 导,建立“自由组织”的无政府主义社会。1920年9月,陈独秀在《新青年》的卷首,发表了《谈政治》一文,以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批判了无政府主义。这场论战,争论的中心是如何看待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通过论战,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界限,帮助了小资产阶级革命青年转向马克思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清圣祖(康熙帝)是清朝最堪赞誉的贤明君主,武功与文治都无与伦比。他平定了三藩之乱;遏制沙皇俄国的扩张,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武力平定割据台湾的郑氏集团,使台湾回归;亲征准格尔部,击败葛尔丹。其文治也令人刮目相看,在他的倡导下,编成了收字四万九千多的《康熙字典》,以及一百八十卷的《大清会典》,一百零六卷的《佩文韵府》,一百二十卷的《历代提画诗类》,九百卷的《全唐诗》并且企划了一万卷的《古今图书集成》,他还派遣耶稣会士到各地测量,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实测地图《皇舆全览图》。康熙亲政后,首先废止圈田令,延长垦荒的免税时间,鼓励垦荒,康熙九年采取更名地政策,把直隶、山西、山东、河南、湖广、山西、甘肃等地废藩田地改为民地,使明末土地兼并的状况有所改变,自耕农大量涌现。
政治方面康熙帝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三藩割据。平西王吴三桂、定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占有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广大地区,兵多财足,朝廷号令不行。康熙十二年,康熙帝毅然下撤藩之令,削去他们的权力,收回他们盘踞的地盘。吴三桂、耿精忠和尚可喜的儿子尚之信悍然发动叛乱。经八年战争,康熙二十年,平定了三藩叛乱。
清政府在平定三藩之后,决定,任用姚启圣、施琅等练兵造船,积极准备。康熙二十二年施琅统率舟师出海,先攻澎湖,击败郑氏军的反抗,兵至台湾。郑氏集团的防御瓦解,郑克塽出降,台湾遂统一于清朝中央政权之下。
康熙二十七年(1688)噶尔丹乘喀尔喀蒙古内部纷争之机,竟和俄国相配合,率兵三万,由杭爱山东侵。喀尔喀蒙古战败,求援于清政府。康熙二十九年乌兰布通之战清军击败准部,噶尔丹遁逃。次年,康熙与内外蒙古的首领参加多伦会盟,改变喀尔喀原有的部落组织,实行盟旗制度,稳定了喀尔喀蒙古长期动荡的局势。三十五年至三十六年康熙率师亲征,平定了噶尔丹叛乱。此后,策妄阿拉布坦重振准部,在康熙后期派兵进入西藏,占领。清廷闻讯,于康熙五十九年派兵入藏,驱逐了准噶尔军。
康熙二十五年,萨布素领清军再次进攻雅克萨,围城数月,危城旦夕可下。这时,俄皇在接到康熙帝要求谈判的信件以后,派遣使者到北京,接受中国的谈判建议,清军遂停止攻打雅克萨。康熙二十八年,以索额图为首的中国使团和以戈洛文为首的俄国使团在尼布楚举行谈判。经过艰难曲折的交涉,对中俄东段边界的划分达成协议,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康熙也着力笼络汉族知识分子。昆山徐家一门三及第,为江南士子津津乐道。徐干学是康熙九年的探花,官至刑部尚书;徐元文是顺治十六年的状元,官至户部尚书;徐秉义是康熙十二年的探花。这成为清初科举盛事。除了徐氏三杰之外,受到清廷重视的江南士子还有叶方蔼、张廷书等人。康熙十七年的博学鸿词与十八年的修明史,都是他们促成的。顾炎武的学生潘耒、晚明四公子之一陈定生之子陈维菘以及尤侗、朱彝(yí)尊等通过博学鸿词科而进入官场;黄宗羲之子黄百家、学生万斯同等进入明史馆,奉命修史,这些措施,明显地改善了清廷与江南文人学士的关系。
康熙年间,社会渐趋稳定,由于康熙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政策,各地垦田面积增长,而游民数量减少,粮食价格直线下降,农桑遍野,户口繁殖,这也是太平盛世的一个标志。
战争中中国的惨败,促使中国开明的知识分子从历史沉睡中醒来。内忧和外患推动着他们把眼光投向现实,发扬“经世致用”的传统,引起了思想界的某些新变化。其代表人物有龚自珍、林则徐、魏源、姚莹、徐继畲(shē)等。他们的思想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
第一,鞭挞封建末世的社会批判思想。在这方面以龚自珍最为突出。他揭露官僚政治的黑暗腐败,并预言社会变乱即将发生,期待祖国的生机勃兴和社会变革风雷的到来。
第二,反抗外国侵略的爱国思想。经世思想家们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独立,自始至终坚持了反对侵略、抗敌爱国的立场。林则徐力主禁烟到底,积极抗战。魏源等人也主张严禁、抗敌救国。
第三,在反侵略思潮的推动下,经世派们还特变注重对西方情况的介绍及对祖国边疆问题的研究,写了一批有关西方各国情势及边疆问题的著作。姚赢《康輶纪行》、徐继畲《瀛环志略》、梁廷枏[nán]《海国四说》、张穆 《蒙古游牧记》、何秋涛《朔方备乘》等。
第四,主张向西方学习的开明思想。林则徐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则因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著名口号成为当时倡导学习西方的著名代表人物。经世派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颂词,迈开了近代中国融入世界发展主流的第一步,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觉醒。
(1)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1935年12月,召开瓦窑堡会议,明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十年对峙局面结束,标志着联合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4)1937年“七七事变”后,发表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同意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5)“八·一三事变”后,改组军队,中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未参加长征、留驻根据地的军队改编为新四军,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自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广泛性。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除极少数汉奸和卖国贼以外,各阶级阶层都包括在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复杂性.。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和作。政策的变化,使统一战线内存在严重的斗争。中国在复杂的情况下,坚持了正确的策略。(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长期性。中日民族矛盾以及中日两国的特点。决定了抗日战争的持久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有力的国际环境。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线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流砥柱,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空前壮大,成为决定中国政治前途的根本力量。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和壮大了人民抗日力量﹐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