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及以前,科学活动的目标单一,方法比较简单,规模相对较小,不需要太多的研究经费。18世纪以来,科学不再满足于追求自然知识,科学逐渐成为培根所说的控制自然的手段。在概念基础和精微理论建构方面,科学中的许多领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无论是在宏观尺度还是微观尺度,新的可观察、可认识的自然现象呈现在人们面前。随着实验法在科学研究方法中地位的提高,许多具体科学的概念和实践发生了转变,学术领域变得越发专业化,越来越多的学者以学术研究和科学探索为职业,精密科学正式迈入学术研究的阵地。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科学技术在很多领域都涌现出划时代的成就,银河集团网址登录这些发明与发现深刻地影响着军事、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并且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模式、道德理念和生活习惯。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同时促成了科学面貌本身的改变,引发了科学事业在规模和结构上的变化,“大科学”的概念随之产生。
“大科学”概念由德国历史学家莫姆森(T. Mommsen)于1890年提出。1905年,另一名德国学者哈纳克(A. yon Harnack)使用过“科学大规模企业”的说法。以后,其他德国学者包括韦伯(Max Weber),都曾在他们的学术研究中把科学研究的组织看作是类似于工业企业的组织。巴伯(B. Barber)在1952年发表的《科学与社会秩序》一书中使用了“大科学”的提法。韦伯在《作为一种职业的科学》一书中认为科学中的大研究所是国家的企业,科研助手是“与生产手段分离的”白领工人。
对于科学本身的这种变化及大科学的特点,科学史家普赖斯(Derek John de Solla Price)在《小科学,大科学》一书中进行了概括。普赖斯从总体上对科学进行考量,强调科学的规模与发展速度,他运用数理统计的实证方法描述了科学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并且提出了科学发展速度的指数规律,得出“小科学”已经发展为“大科学”的结论。他在这本书中所提出的概念和方法,对后来研究科学学的学者具有较大影响,他所使用的“大科学”概念已经成为20世纪中期以来对科学称谓的通用概念。我国学者刘珺珺从科学社会学的视角描述了当代“大科学”的特征,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科学家人数的增长,在整个人口中的比重加大;其次是科学文献的爆炸式增长;再次是科学研究需要高度精密的仪器、庞大的人员队伍,而这就意味着组织管理、能源与物资供应、技术指挥等各种问题接踵而来。我国学者赵红洲的《大科学观》一书列举了11个具体方面来区别“小科学”与“大科学”。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小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目的是增长知识,研究经费多为个人资助,研究方式是科学家个人自由研究;“大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与人构成的复杂系统,目的是实现科技、生产一体化,变科技为直接生产力,研究经费由国家、国际组织共同资助,研究方式则是科学家之间的合作。在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成为耗资巨大的事业,例如大型粒子加速器、大型射电望远镜、科学卫星等,都耗资巨大。
综上所述,在大科学时代,科研项目不论从规模、技术还是资金上,都远大于小科学时代的科研项目。所以在大科学时代,制具备其合理性,为大科学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就我国而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工程,再到如今的高速铁路、量子通信等,都是在制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2014年开始实施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即发挥制的优势,在设定时限内进行集成式协同攻关,对我国大科学项目的实施与完成提供了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