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日前,福建省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在福州召开。会上,我省社科理论界专家学者结合各自研究方向和工作实际,交流分享了学习体会和理论思考。本报今日予以摘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这对我们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正式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通过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领导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决定》必将开启党和国家发展史上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变革。
我们党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先进政党,从而能不断开创全新的局面。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了我们党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十个主要点”。同志和同志先后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改革开放的主要经验进行了总结。习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总结了“九个必须坚持”的宝贵经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深入系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好的“六个坚持”原则,体现了我们党对改革开放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深入把握。
中国式现代化只能在中国的领导下通过社会主义道路来实现,这是由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中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中国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自身不懈奋斗的必然结论。
坚持党的领导也是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坚定性、方向明确性和任务艰巨性所决定的。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不犯颠覆性错误;才能推动改革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才能统筹处理好改革与稳定、国内与国际、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坚持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必须贯彻落实好《决定》对加强党的领导和深化党的建设的各项改革任务,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管党治党能力。
(作者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省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要从历史脉络、理论渊源和现实需要上深刻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着力增强历史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从历史逻辑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时代进步的澎湃动力。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变革创新,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每一次改革都伴随着思想的解放、制度的创新和社会结构的重塑。回望新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都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历史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承载了历史的再接续,擘画了时代的新图景,彰显了我们党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
二、从理论逻辑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成果。我们党在推进改革的进程中,始终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原理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两个结合”,为改革的行稳致远提供理论支撑和哲学滋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思想理论创新引领改革实践创新,以总结实践经验推进思想理论丰富和发展,科学回答了在新时代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思想理论变革,实现了党的创新理论的与时俱进,标志着我们党对改革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三、从实践逻辑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需要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打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难点堵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用改革的思维和方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作者系福建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省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肩负着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任务,应自觉扛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进一步健全文化育人机制、创新基础研究机制、完善交流互鉴机制,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健全文化育人机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文育人,培根铸魂。高校作为文化重地、人才高地和育人基地,是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阵地,应着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机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有机统一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课程教学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各类课程设计、教学各环节,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创新能力。将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有机融合,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基地、社会实践项目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社会实践,使之成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社会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
创新基础研究机制,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是文明发展变革的深刻反映。高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主力军,应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实践要求,持续完善文化传承发展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学科、科研、人才优势,加强理论创造和学术创新,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结合国家和福建省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着眼高校科研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加强调查研究和顶层设计,不断调整完善科研政策。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校内外、学科内部和跨学科资源共享的新机制,加强学术共同体建设,构建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的服务体系。
完善交流互鉴机制,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高校是展示教育国际形象与体现竞争力的典型标志,应深刻理解和把握文明交流互鉴的重大意义,推动中华文明与各国文明美美与共、和谐共生,以文明交流互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深化文化交流互鉴。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加强学术互访和文化互通,积极推动全球学术研究共同体建设。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师生加强对话交流,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包容和理解。创新国际传播方式方法,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世界表达,增强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科技、人才重要结合点的高度重视和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以系统思维加快推进综合改革,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改革方向上要坚持前瞻性思考。善于从政治上思考和把握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高等教育方向不偏、本色不改。牢牢把握教育的民生属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断满足人民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新期待。坚持问题导向,注重从战略上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遇到的新问题、加快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面临的重大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
在顶层设计上要坚持全局性谋划。深刻理解和把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有机关联,强化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统一部署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要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深化高校办学模式改革,深化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强化政策供给,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对高校的资源要素保障。
在目标任务上要坚持战略性布局。主动超前布局,聚焦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持续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结构,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和福建发展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规布局一批急需、紧缺、空白的学科专业,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福建急需紧缺人才。有力应对变局,聚焦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着力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奋力开拓新局,聚焦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新福建建设需求,加快建设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成果转化中心,促进高校科研成果高水平创造、高效率转化。
在实施路径上要坚持整体性推进。加强不同时期、不同方面改革配套和衔接,注重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科学制定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合理安排改革的主次关系、先后顺序、推进节奏、出台时机,健全重大改革任务落实机制,落实改革主体责任,整体推进高校内部运行和对外协作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坚持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现生态文明制度的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立足于新的历史起点,把“坚持系统观念”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之一,深入阐释和回答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什么改、往哪里改、怎么改、如何改到位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并且要求“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持续拓展改革深度广度,围绕“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的改革要求,聚焦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三大重点领域,谋划改革任务和举措,推动生态文明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具体运用,也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要求。
《决定》要求“鼓励结合实际开拓创新,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改革创新是福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所在、活力所在、优势所在,是美丽福建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的重要动力源泉。福建要发挥好深化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的政策优势,对标《决定》部署,深化省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争做生态文明改革创新的美丽中国行动先锋。着眼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构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经济体系,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指引,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高品质打造碳中和先行示范区;着眼筑牢东南沿海生态屏障,强化陆海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高水平统筹生态保护修复,构建从山顶向海洋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大格局;着眼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完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制度机制,高标准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创建高品质人居环境;着眼发挥先行先试引领示范,加强省级层面的统筹谋划,在提升环境治理效能、拓宽“两山”转化路径、构建多元共治格局、推进生态海丝融通等领域深化改革创新,推出一批具有福建辨识度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成果,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更多实践创新经验,进一步激发美丽中国建设的制度活力。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开创性的伟大事业,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支撑。推进社科强省建设,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建设社科强省,应抓住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一是建设若干享有美誉度和知名度的文科高校。高校是社科强省的承担者、主力军,高水平文科院校是社科强省的重要依托。要牢记习“福建没有理由不把教育办好”的嘱托,加强顶层设计,加强文科高校布局,把准国家战略需求,立足福建“侨”“台”“海”等特色优势,把牢文科教育使命目标,激发院校研究力量的积极性,加快建成几所国内有影响、国际有声誉的文科院校。
二是建设较强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以学科建设规划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良性发展,有针对性地选准学科主攻方向,以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服务福建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既综合考虑已有基础,又进行超前布局,使每个高校各有所长,形成显著特色的学科和专业,在“高原”之上筑“高峰”,争取更多优势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
三是建设一批有福建特色的高水平载体平台。发挥福建作为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优势,深入挖掘阐释习同志在福建工作时开创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推出一批体现时代特色、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理论创新成果。进一步加强重要阵地、重大研究规划、重大研究项目、重大评价评奖活动等的统筹管理,强化“高校智库”“社科基地”“学术期刊”“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社科研究阵地建设,形成一批高端学术平台,在面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重大决策关口及时有效发挥作用。持续创新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以中国实际、福建实际为研究起点,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有机融合,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赋能下的话语创新,着力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四是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师资队伍。高水平人才供给不足已成为制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加强人才称号类别梳理,注重系统集成,增强一流意识、对标意识,注重引育并举,强化要素保障,落实好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高校在集聚高层次人才的优势,加快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社会感召力、文化塑造力的高层次文科领军人才,形成战略人才成长梯队。围绕福建省哲学社会科研主攻方向,组建特色创新团队,不断提升哲学社会科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力引领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要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对高校而言,就是要胸怀国之大者,紧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开展有组织的科研,不仅在科研攻关中使用人才、锻造人才,更要通过科研反哺教学,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为探索新型制,更好提升国家整体创新效能服务。为此,尤其需要正确协调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是协调和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高校教师不能只是已有知识的“搬运工”,而应成为知识生产创新的“探路人”“弄潮儿”,要通过教学体系、课程体系改革,使教师既能培养学生对追寻学术前沿、不断创新创造知识的兴趣,及时丰富更新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同时,也要推动学生与教师一道参与最新知识生产,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二是协调处理好国家急需与个人科研兴趣的关系。既要尊重教师的科研兴趣和研究取向,鼓励教师进行科研探索,赋予教师更多的科研自主权;也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优化重大科研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这就要求,首先要探索完善新的多维、多向、系统、全面、科学的科研和人才评价体系;同时,要营造宽松的科研氛围,通过“揭榜挂帅”等多种方式,探索优化新型制的具体运作机制、方式、方法、举措等,吸引更多教师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攻坚克难,不断突破和解决“卡脖子”问题。
三是协调处理好科技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既要在科技创新中注入人文价值,增强人文关怀,强化伦理规范,以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提升来推动科技创新拓宽视野、创新思路,同时,也要通过最新科技的探索应用,拓宽人文社会科学的思考视域和关注领域,创新其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通过跨学科的科研和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更好培养综合性创新人才,更好提升国家整体创新能力。
华侨大学始终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秉承“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今后将立足侨校特色,发挥侨校优势,进一步探索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努力争取作出更大贡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编纂生态环境法典的重要立法任务。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要达到更高水平,已有制度需要不断健全,新领域新实践需要推进制度创新、填补制度空白。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协同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改革,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机制,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深化立法领域改革,应统筹立改废释纂,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生态环境法典的建设就是中国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制度创新,也是探索协同立法的重要举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同时,完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制度机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动跨域构建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需要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建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还需要完善国家生态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做好编纂生态环境法典工作。
根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建设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要深化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推进生态综合补偿,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进一步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
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配套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的重要举措。完善和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
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制度、实践成果以法典的形式确认下来,也是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和习法治思想的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社会各界应齐心协力,整合现行生态环境法律制度规范,编订纂修,力争形成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银河国际galaxy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