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6日上午10:00,中国首个由科学家、企业家共同发起的民间公益组织颁发的科学大奖——未来科学大奖,揭晓了2024年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名单。每个奖项的获奖者,银河galaxy官网将获得100万美元奖金。
美国布朗大学教授、计算数学专家舒其望,作为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2024轮值主席进行致辞。
获奖理由:表彰他开创了利用化学方法将体细胞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改变细胞命运和状态方面的杰出工作。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高级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0-2016年当选为国际干细胞生物学学会(ISSCR)理事会理事,现为国际再生生物学学会(ISRB)理事。多年来邓宏魁教授主要从事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研究,首次建立了利用化学小分子诱导多能干细胞(CiPS)技术,在Nature、Science、Cell、Cell Stem Cell等期刊累计发表论文170余篇,被引用18,000余次,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邓宏魁教授团队在化学小分子调控细胞命运的研究中取得多项突破性、原创性成果,为细胞命运的改变提供了新的思路,开创了化学重编程和制备功能细胞的新方法,为未来应用于再生医学领域,为治愈重大疾病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2024年物质科学奖获奖人: 张涛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 李亚栋 (清华大学)
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89年至1990年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做访问学者,回国后,历任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组副组长、组长、室主任、副所长、党委书记等职务,曾兼任国家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07年2月至2017年2月任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2016年12月至2023年9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长期从事化学化工领域的研究,负责研制的新型催化剂广泛应用于我石油化工等领域,三次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近期主要从事无毒推进剂催化分解技术、生物质催化转化、单原子催化和纳米催化等方面的研究;所率领的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纤维素一步法催化转化制乙二醇的新反应.Edit.,2008,47,8510–8513);
率先提出“单原子催化(Single-Atom Catalysis)”的概念(Nature Chemistry,2011,3,634 - 641);近期有关单原子催化的研究成果被美国化学会化学工程新闻(C&EN)评选为2016年度化学化工领域“十大科研成果(Top Research)”。已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四百余篇,申请发明专利两百余件。
曾任或者现任的主要学术兼职有: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计划专题专家组副组长,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委员,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中法可持续能源联合实验室中方主任,Mössbauer Effect Data Center主任,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ChemPhyChem、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和Industry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编委或者顾问编委,《催化学报》共同主编。
1964年11月生于安徽省宿松县。 1986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1991年、1998年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 曾先后于2001年、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目前担任学术期刊: 《Nano Research》、《Science China Materials》主编。 主要从事无机纳米材料合成化学研究,目前致力于挑战金属团簇、单原子催化剂以期实现非贵金属替代贵金属催化剂、探索实现催化新反应,解决催化剂均相催化异项化实验室与工业化技术难题。
在国际学术期刊包括Science, Nature(及其子刊),JACS, Angew Chem,PRL, Adv Mater., Nano Letters等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被他引超40000次(H-index 超100)。 已先后培养博士生、博士后高级研究人员30余名,1人获国际“IUPAC青年化学家奖”(2005年),4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人获提名),6人已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8人获“优秀青年基金”等人才称号。
浙江大学数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导。1976年11月出生于浙江舟山,籍贯浙江舟山。199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2004年在香港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其研究领域包括李群表示论和自守形式,特别在典型群无穷维表示论、L-函数及其相互联系的基本问题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曾获陈嘉庚青年科学奖(2014年)、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2016年)、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 (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8年)等。
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于2016年,是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世界级科学奖项。未来科学大奖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奖励在中国内地(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做出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学家(不限国籍)。奖项以定向邀约方式提名,并由优秀科学家组成科学委员会专业评审,秉持公正、公平、公信的原则,保持评奖的独立性。
未来科学大奖目前设置“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单项奖金约675万元(等值1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