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大学学术期刊助推教育强国建设
栏目:学术交流 发布时间:2024-08-14

  ·提升大学学术期刊质量,对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增强国家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中国大学的学术期刊在追赶世界一流的过程中,既要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又要坚守底线、确保安全,以实现学术期刊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习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这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努力目标和前进方向,也明确了“强国建设,高教何为”的路径和关键着力点。

  学术期刊是传播科研成果、激发知识创新、引领思想探索、促进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对于世界一流大学而言,学术期刊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大学的学术地位与影响力,还能够进一步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创新。一流的学术期刊不仅掌握着学术话语权,引领着学术创新,更是学科影响力的体现,代表着大学顶尖的科研水平。因此,提升大学学术期刊质量,对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增强国家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一流大学之所以能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崇高的学术声誉,拥有强大的学术话语权和学术影响力,与其掌握的一流学术交流与传播平台息息相关,而大学学术期刊正是这一平台的重要载体。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术期刊,都呈现出期刊总量多、水平高、影响面广等特征,且与一流学科之间相辅相成、互融共促。以牛津大学为例,其所属的牛津大学出版社每年出版500多种期刊,涵盖科学技术、社会科学、艺术、文学、医学等领域,拥有高品质期刊357种左右,包含《皇家天文学会月刊》《经济学季刊》等8种行业内顶级期刊。

  人才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的重要依托。大学学术期刊为高校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研究成果和进行学术交流的权威平台。许多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尤其是初入科研领域的青年学子,他们从读者到作者再到审稿人,通过对文章科学问题的凝练、内容反复的迭代修改、研究方法的成熟运用以及深入参与审稿工作,不断锤炼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逐步成长为成熟的科研工作者。除此之外,一流的大学学术期刊还具有“筑巢引凤”的集群效应,能够吸引人才汇聚,支撑优秀人才的成长。

  汇聚最新成果和引领创新的重要载体。大学学术期刊是科学研究最新成果的传播阵地,是推动创新的重要载体。传播新成果、引领新思想是其追求的永恒目标。根据对科技文献的统计分析,世界创新科技知识78%以上首先在期刊上发表,而大学学术期刊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例如,《清华大学学报》自1915年创刊以来,刊载了一大批科技创新的重大成果,极大地促进了工程教育的发展,为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窗口。大学学术期刊具有强大的学术思想辐射力,能够成为引领世界潮流思想的主导者。通过高品质的学术期刊,我们可以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进而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类期刊,更应该将深入研究、宣传、阐释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大任务,加强理论武装与创新,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及时开展研究解读,围绕群众关注的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引导辨析,从而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构筑与时俱进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成为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的重要窗口。

  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尚存不足。当前,虽然广大高校已经逐渐意识到学术期刊的重要性,加大了对期刊的建设和投入力度,但是整体上学术期刊仍然处于大学的边缘地位,并未融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中。主要表现为缺乏自上而下的长期性系统谋划布局、缺乏鼓励科学家办刊的机制、缺乏持续的资金投入、缺乏对期刊人才的重视和培养等。

  发展模式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大学学术期刊发展是学校学科、人才整体发展的一部分。期刊发展需要学科和人才资源支撑,将期刊同学科、人才割裂,单独强调期刊的发展和进步就像无源之水,无法长久。当前,除少数学科创办的新刊外,现有的大学学术期刊发展模式基本是以编辑出版人员为主进行办刊,高校的学科和人才资源配备不足、参与度不高,无法提升学术期刊的办刊质量。

  管理体制和机制尚需强化。当前,很多高校启动了学术期刊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其中较为典型的做法是将大学学报和学校科研机构主办的专业期刊整合成学校直属的二级单位期刊社或期刊中心,实行统一管理,分级办刊。但由于历史原因,期刊隶属关系复杂,单刊运行模式各异,人员身份不尽相同,刊物呈现出小、散、弱、相对独立、各自为政的特点,给高校进行整体的统一规划管理运营带来难度,无法形成合力。

  坚持立足本土服务国家的办刊方向。大学学术期刊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坚持以学术论文的创新贡献及立足中国实际发展、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为重要的评判标准。例如,自然科学类期刊要坚持“四个面向”,围绕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任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工程需求,聚焦国家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进步提供强大动力。

  坚持中国特色的大学办刊路径。中国大学的学术期刊和西方学术期刊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社会体制下的文化产物,虽然不乏相同相通之处,但却有本质区别,前者不能完全照搬后者的发展路径。我们要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的办刊方针;坚持以质选文,以展现高品质学术成果为办刊标准;坚持以刊育人,以服务立德树人为办刊追求;坚持高质量发展和引导性管理并举的办刊路线,一手抓又好又快的高质量发展,一手抓良性健康的发展方向;坚持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协调发展;坚持内容引领和传播引领融合创新发展;坚持文献平台和数据平台共建协同发展;坚持建设维护诚实公正的学风氛围;坚持坚守正确的学术伦理和出版伦理;坚持树立风清气正的学术诚信;坚持遵循创建引领科学合理的学术规范。

  坚持学科、人才、期刊“三位一体”发展模式。中国大学的学术期刊应立足学校发展实际,通过展现高水平学术成果,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高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的发展模式。高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蕴含着一流学术期刊所必需的一流办刊团队和一流科研成果。学科和人才资源为期刊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而学术期刊的繁荣则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三者互为支撑。因此,高校要加强顶层谋划,将学科、人才、期刊“三位一体”有机结合、整体推进,立足学校学科布局,结合国家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需求,整体布局谋划期刊发展,切实发挥其引领学科发展、培育学术新人、引导学术方向的媒介价值,形成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坚持守正与创新、安全与发展统筹兼顾。中国大学的学术期刊在追赶世界一流的过程中,既要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又要坚守底线、确保安全,以实现学术期刊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守正是指从根本上自觉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自觉服务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局,自觉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自觉根植于服务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文化强国战略,致力于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创新是引领学术期刊的第一动力。学术期刊不仅要强调引领知识的创新,更要注重传播能力的创新。与此同时,大学学术期刊务必要防范潜在风险,在办刊理论指导和思想意识的中国立场、公开发表与核心竞争力的保护、传播知识与科技安全的维护、知识产权拥有与合作共赢等方面,权衡利弊,守住底线。

  进入新时代,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和学术期刊建设的参与者,我们应肩负起学术期刊人的初心使命,不辜负时代要求,努力打磨高质量学术期刊,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科学和文化贡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贡献力量。银河集团网址登录


本文由:银河国际科学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