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状况新闻发布会
栏目:学术交流 发布时间:2024-09-18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18日 14:42进入复兴论坛来源:黑龙江人民政府网站

  为了加快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体制的建立,促进高等学校面向市场办学,为广大考生填报志愿提供依据,6月11日上午,黑龙江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09年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状况。以下是发布会文字实录: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请到了省教育厅首席新闻发言人张信副厅长介绍2009年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为广大考生提供参考,下面请张信副厅长作主旨发布。

  各新闻单位记者朋友大家好,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的各项毕业生就业政策,继续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以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与指导,努力构建新时期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为中心,面对就业市场的新形势、新需求、新变化和新政策,省教育厅及各高校齐心协力,勤奋敬业,克服困难,采取有力措施,在省直有关部门通力协作下,顺利完成了2009年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工作。

  2010年高考刚刚结束,考生填报志愿在即,为了加快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体制的建立,促进高等学校面向市场办学,为广大考生填报志愿提供依据,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以及教育部、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现将2009年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状况予以发布。

  我省现有普通高等学校79所(本科院校27所、高职高专44所、独立学院8所),研究生培养单位25个。目前在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为760850人。其中,研究生51915人,本科生451652人,高职高专生257283人。

  2009年我省共有高校毕业生186156人,其中毕业研究生14218人、本科毕业生93327人、高职高专毕业生78611人。截至2009年9月1日,全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0.71%,其中毕业研究生为85.87%(灵活就业率为6.48%,合同制就业率为2.18%)、本科毕业生为82.76%(灵活就业率为10.62%,合同制就业率为21.11%)、高职高专毕业生为77.35%(灵活就业率为2.53%,合同制就业率为48.90%)。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低于全省平均就业率的学校有19所,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低于全省平均就业率的学校有25所。

  系统流向:截至2009年9月1日,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各级党政机关工作的占毕业生总数的0.26%,科研单位0.23%,高等学校0.19%,基础教育单位0.86%,医疗卫生单位1.05%,其它事业单位0.52%,国有企业7.36%,三资企业0.81%,民营企业17.13%,部队0.62%,升学9.24%,出国出境0.37%,自主创业0.22%,采取灵活方式就业7.01%,回生源地择业17.14%,西部计划及我省地方项目1.56%,以合同制形式就业的33.38%。

  区域流向:截止2009年9月1日,毕业生到哈尔滨市及所辖区域就业的占毕业生总数的31.65%,大庆4.27%,齐齐哈尔4.81%,牡丹江2.26%,绥化3.57%,佳木斯2.45%,鸡西1.85%,伊春1.33%,双鸭山1.72%,鹤岗1.37%,黑河1.04%,七台河1.02%,大兴安岭0.65%,省农垦系统1.77%,省森工系统0.96%,出省就业21.28%,我省生源毕业生出省就业4.77%。

  几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其作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重要内容,列入年度重点抓好的“十大利民工程”之一。2002年,我省成立了以省政府副省长任组长,教育厅、组织部、人事厅、劳动厅、财政厅、发改委、工商局、地税局、团省委、省妇联等省直部门为成员的全省毕业生就业领导小组,全面加强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今年,省委书记、省长栗战书同志分别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高校专门视察调研毕业生就业工作,并就政策制定、开拓就业渠道、政策宣传做了4次重要批示。省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杜家毫同志经常听取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题汇报,并多次参加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关活动。今年省政府召开4次常务会议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并以省政府名义召开了全省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专项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地方政府强力推动、全社会大力支持,共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为促进毕业生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厅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全年重点工作,并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认真谋划,狠抓落实,定期向省政府主管领导汇报。省委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张永洲同志亲自抓,副厅长张信同志具体抓毕业生就业工作,主动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出台多项取消限制、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解决毕业生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各高校都把就业工作做为学校的“系统工程”和“一把手工程”,确立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学校发展战略,将就业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重点及长远规划。进一步量化就业指标,把以就业为导向的工作目标重心下移,把就业任务分解到人,明确责任,通过建立完善就业工作目标管理和考核奖惩机制,签订就业工作目标责任状,实行就业率与招生计划挂钩,就业工作成效与校系领导业绩挂钩等措施,努力确保实现既定的就业率工作目标。多数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普遍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上升到“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的高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提出了把“就业工作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的理念;黑龙江科技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把就业工作作为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强化机制,提高质量,建立了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服务就业保障体系;哈尔滨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将就业工作纳入到近五年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体系之中,充分强调了就业工作对学校未来工作的导向作用;黑龙江大学、绥化学院等部分高校校系两级主要领导都亲自带队外出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和用人趋势,开拓就业市场、建立和扩充就业实习见习基地;一些学校还在校、系两级就业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学生社团参与就业指导和毕业生就业推荐服务的三级就业管理模式。多数学校制定了对院(系)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考核与奖励制度,多数高校每年都开展就业工作表彰奖励,对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国务院和有关部委新一轮就业政策出台后,省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决心,积极推进新一轮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我们也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一批政策文件和操作办法,形成了针对性更强、操作性更佳、完整配套的促进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省政府下发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黑政发[2009]30号),从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和街道社区就业等十个方面,完善和细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在国家对毕业生参加基层就业项目和应征入伍等规定基础上又出台了力度更大的优惠政策。我厅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下发《关于做好2009年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黑教学〔2009〕2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黑教学〔2009〕134号)等7个指导性文件和省政府意见的实施办法,同时针对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方案、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行动计划、就业服务等系列活动安排意见等制定了多个配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和以往相比,范围广、力度大、措施实,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重视就业工作的法制化建设,依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在完善《黑龙江省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规则(试行)》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4项毕业生就业权力运行规范并纳入省政府、省纪检委权力运行规范管理序列。出台了加强和规范招聘活动的意见,加强了对毕业生招聘活动的监管,规范了就业工作程序和就业市场管理,有效维护了毕业生、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确保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安全、平稳地开展。

  省教育厅不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积极通过调研分析毕业生社会需求,征求用人单位反馈意见,调查毕业生就业分布及影响毕业生就业因素等工作,及时起草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报告,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培养模式、科学设置专业提供依据,真正发挥就业导向作用。我们严格执行招生规模、学校布局、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评估、学位工作与毕业生就业状况挂钩的有关政策,引导各高校将就业工作压力前移到优化毕业生就业结构和提高培养质量这个环节上,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的适销对路的技能型、复合型、应用型毕业生,从源头上缓解就业工作的压力,提升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各高校积极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普遍实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促进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途径的有机结合,从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入手,尤其是随着我省加快“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战略的实施,各高校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紧紧依托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建设需要,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推进教学“质量工程”,使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普遍提升,对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多数院校如东北农业大学、大庆石油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工商职业学院积极以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为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努力创造条件设置发展我省支柱产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的专业,突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技能培养和训练,教学改革的成效明显,措施得力。

  各高校普遍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紧紧依托行业,建立了稳固的就业基地,并不断开辟新基地、新市场,实现实习与就业的有效结合。黑龙江工程学院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合作,建立了全国本科高校中两个丰田汽车维修培训中心(T-TEP)之一,使汽车工程系专业教学水平保持在国内先进水平的行列;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构建了“实习带动就业”的工作模式,培育就业市场;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中铁总公司下属25家特大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毕业生供求关系。各高校通过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密切合作,使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与用人单位实现了相互了解,掌握了专业技能,提高了就业的能力,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效果明显。

  今年4月以来,按照《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主动协调有关部门采取“十路突围”的办法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全力推进大学生就业。即通过“三支一扶”等计划招用一批、开发公益岗位和社区服务管理岗位安置一批、鼓励中小特别是非公企业吸纳一批、依靠自主创业扶持一批、动员科研骨干企业接收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带动一批、应征入伍选送一批、机关事业空编选聘一批、培训见习储备一批、就业援助托底安置一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认真组织实施国家和地方基层就业项目,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计划”、“村村大学生计划”等各类基层项目组织实施工作,制定有效措施积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多方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一是针对“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积极开展调研,摸清基层缺岗情况,会同有关部门及时落实这一项目,在补充农村教师时优先录用各项目服务期满的毕业生。2009年我省实施并招募“特岗教师”1900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02%;二是积极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计划(从村村大学生服务期满的毕业生招募),2009年招募310人,占毕业生总数的0.17%;三是积极组织实施“三支一扶”计划,2009年招募2000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07%;四是积极组织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2009年招募28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0.16%;五是高度重视做好应届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积极组织实施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在贯彻落实工作中,十分注意结合我省工作实际扎实推进,切实发动推进,预征工作取得了实效。2009年预征人数4697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52%。

  同时,协调有关部门大力实施地方基层就业项目,努力开辟和扩大城乡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就业新领域。2009年招募社区助理和服务人员10000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37%;落实基层医疗卫生岗位1000人,占毕业生总数的0.54%。在政策、经费、项目等方面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大力支持,制订了地方到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助学代偿政策,如对基层就业的贫困大学生实施学费减免及奖励、在基层项目工作满五年的实施学费补偿和助学代偿政策、对在基层工作表现突出的毕业生推荐二次就业、对自主创业的毕业生给予创业基金支持等,鼓励学生扎根基层建功立业和自主创业。2009这些政策惠及毕业生近万人。

  大力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努力建立“规范化运行、程序化操作、制度化约束、科学化实施、便捷化服务、现代化办公”六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为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一是认真做好毕业生的资格审查和就业手续办理工作。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毕业生资格审查的通知》要求,我们制订了毕业生就业资格审查方案,研发了毕业生就业资格审查系统,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降低了误差。下发两个文件对毕业生就业资源报送、就业方案生成和审核、派遣与改派、户档迁转等项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使各项工作有序平稳进行。日常办公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平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对高校和毕业生提出的困难,都尽力解决,特殊情况和个别问题,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打破常规、特事特办。在集中办理毕业生派遣手续期间,组织抽调精干人员,24小时加班加点,尽量做到让各高校和广大毕业生满意,深受各方欢迎和好评。

  二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考核和督查。2009年1-2月,我厅对各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工作的进展情况等进行了评估检查,并对全省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院校进行了表彰和奖励。通过评估和表彰,总结了一批管理水平高、社会声誉好、就业状况好学校的就业工作经验,找出了存在的不足和差距,落实了整改措施,进一步提升了高校就业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了就业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使全省高校就业工作的整体水平扎扎实实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推动高校就业工作的均衡、可持续发展。6月,省政府抽调了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纪检委等部门40余人组成八支就业工作督查组分赴全省13地市40多个县区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检查和专项督查,副厅长张信同志带领有关同志到鸡西、牡丹江等地督查,有力地推进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

  三是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统计、分析与报送制度。建立了就业状况定期发布制度,每年6月12日通过省政府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向社会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建立了高校待就业毕业生信息登记制度,各高校经过调查核实建立了待就业毕业生数据库,对其实施后续培训、就业指导和推荐服务;建立了用人单位信息登记制度,实施需求信息登记制度,做到需求信息公开、透明,促进了就业竞争公平。通过下发文件、网上注册等方式收集用人单位的毕业生就业需求信息,今年收集了15万余个岗位信息,全部在省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网上发布,同时汇编成册,免费发放给应届毕业生。围绕就业信息报送、统计、状况审查、统计法实务等业务,建立就业信息培训制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一次业务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人员业务水平和素质,提高了信管工作的成效。

  编写《升学与就业-2010年高考考生填报志愿指南》,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公开发行,对2009年高校的就业状况进行全面统计分析,并对高考考生选择院校和专业进行指导。我厅及时根据社会需求和就业状况,指导高校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严格执行招生规模、学校布局、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评估、学位工作与毕业生就业状况挂钩的有关政策,未经过学校就业部门审核同意的招生建议计划不得上报省教育厅审批,未经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审核的招生计划不得向社会发布和招生。我厅先后主办了两届“黑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层论坛”,连续四年组织用人单位座谈会,通过调研分析毕业生社会需求,征求用人单位反馈意见,调查毕业生就业分布及影响毕业生就业因素等工作,及时起草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报告,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培养模式、科学设置专业提供依据,真正发挥就业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各高校将就业工作压力前移到优化毕业生就业结构和提高培养质量这个环节上,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的适销对路的技能型、复合型、应用型毕业生,从源头上缓解就业工作的压力,提升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每年都及时准确地向教育部报送高校毕业生生源信息和就业信息,高质量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各项统计工作。在就业率统计工作中对每年的就业状况都进行认真核实、抽查,并专门成立了毕业生就业状况审查工作组设立了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方的监督,一经发现就业率造假者,严肃处理,确保就业统计结果客观真实。

  2009年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各高校要把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并且不得少于38学时,经过3-5年的完善后全部过渡到必修课。要求高校成立就业指导教研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从事就业指导工作,与日常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紧密配合,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09年,我省专门召开了“黑龙江省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研讨会”,规范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促进我省职业指导课程建设质量和标准的提升;积极开展科研活动,构建我省高校就业理论研究的阵地,与《黑龙江高教研究》、《黑龙江教育》等四个编辑部合作,搭建就业工作理论研究平台,举办了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论文评比和就业指导优秀课程评选活动。通过多种形式鼓励高校积极开展就业理论和实践研究,形成我省就业理论研究的良好氛围,提高全省高校就业工作者的理论研究水平,促进高校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建设;推动就业指导服务分层次,实现职业指导的科学化。结合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及时下发文件指导各高校就业工作的开展,丰富就业指导内容和形式,加大指导的深度与广度,利用职业测评系统,实现职业指导和科学化。全省各高校逐步确立了“发展式、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咨询体系,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全面开展个性化指导、服务、咨询工作。

  积极通过召开会议、下发文件,要求各高校加强创业教育。各高校也制订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广泛开展坚持在完善素质教育的体系中推进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为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创业项目引导、技能培训、专家指导等帮助和服务,提升毕业生的创业能力。为了推动我省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入开展,普及职业规划意识,促进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2009年举行“黑龙江省第四届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职业生涯规划活动覆盖60余院校的近10万名学生,推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入开展。

  我们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与省直有关部门联系与协调,鼓励各相关部门充分利用科研项目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努力开辟和扩大城乡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就业新领域,在政策、经费、项目等方面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大力支持,促进了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目前,我省在降低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门槛、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扩大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规模、担保基金、组织有创业愿望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等方面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使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和实践较以住有大幅度的提高。我们先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和黑龙江大学建立了4个省级高校毕业生创业教育和实践基地。09年与大连市沙河口区政府联合开展“中国青年创业新领军者大赛”。同时,我们加大创业载体建设力度,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大学科技园区等资源,建设了20余个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省级创业孵化基地。

  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观念。开展了全省大学生“我的就业、创业故事”系列宣传报道活动,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组织专家到10余所高校作专题讲座,普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提高就业指导的专业化水平。组织召开了全省扎根基层建功立业优秀高校毕业生表彰暨先进事迹报告会,表彰了64名优秀高校毕业生,并把他们的事迹编辑出版成《闪光的足迹》一书,发放到全省高校,号召全省高校毕业生向他们学习。2009年6月,我们在全省高校内组织开展了学习“全国大学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团”先进事迹的活动,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作用。我们高度重视就业安全和稳定工作,要求高校加强教育引导,注重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积极开展以择业观、职业素质、诚信教育、就业安全教育、文明离校等为核心的毕业教育活动,通过开好毕业典礼、座谈会、欢送会、我为母校添光彩等主题教育活动,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效果十分明显。

  四是大力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实训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绝大多数高等学校在学生培养中实行“三结合”的教育模式,即专业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相结合,突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技能培养和训练。全省高校今年建立实习实践基地3900余个,参加实习的学生达20万人。各高职院校普遍实行顶岗实习,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获得“双证书”,顶岗实习人数占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总数比例91.3%,拿到双证书人数占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总数比例63.7%。

  一是科学地制定和执行市场开拓计划,不断加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建设。为克服地方经济相对落后对毕业生充分就业带来的不利因素,我们每年牵头带队,组织省内高校开发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市场,09年与大连建立了省级毕业生省内外就业与实习基地,到目前为在省外共建立了7个省级毕业生就业基地,并与北京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等达成建立就业与实习基地意向,惠及我省3万余名毕业生就业;我们积极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政府的沟通与联系,先后邀请昆山市人事局、常州市人事局等来哈尔滨召开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10余场,有效拓宽了我省毕业生就业渠道,为全省高校搭建了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今年组织了行业招聘会和以高校校园招聘会为重点的大中型招聘活动2000余场,目前,我省高校“以校内就业市场为主体,网络平台为辅助,区域性、行业性、校际间就业市场为补充的就业市场体系”已基本形成。

  工作中,我们积极引导高校加强就业工作的品牌建设,提升高校就业的知名度。目前,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不断深化与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共同打造的“东北五校就业协作体”以及哈尔滨理工大学与燕山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共同打造的“原机械部高校七校就业联盟”均已形成品牌优势,已经组织各种类型的招聘会1000余场,接待高质量的用人单位3000多家,这些企业资源作为全省毕业生就业资源共享,为毕业生充分和谐就业搭建了良好平台,黑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等学校积极寻求与同类高校进行就业市场联合,促进各校就业市场蓬勃发展。

  二是搭建了高水平就业信息化服务平台。重视加强就业网络建设,积极探索与构建毕业生“无形市场”,目前已经通过毕业生就业网、网上办公系统、黑龙江毕业生就业工作联盟等手段,实现了政策咨询、就业指导、信息报送、远程招聘、网上派遣等功能“五位一体”,打造了高效便捷的就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以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网站为媒介,充分实现就业信息共享和就业资源的整合,今年我省举办了6场网上招聘会,营造了我省的人才信息高地,打造就业信息平台,实现了省内教育、人力资源、高校网络互联互通。

  三是高度重视招聘活动秩序和安全。对于组织的每一场招聘会,在招聘会安全、防范招聘欺诈和传销陷阱、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等方面,都制定了详实的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加强招聘活动安全保障,维护毕业生合法权益,及时排查并消除就业安全隐患,确保就业安全和校园稳定。

  四是加强业务培训,进一步优化了工作队伍。我厅一直把培养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作为工作的重点,今年开展了4次就业工作人员业务培训,辅之高校内训、送出学习交流。目前,共计培养了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TTT培训师、人才测评师、职业指导师共计2000余人,形成了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素质良好、服务意识较强的就业工作队伍,为做好新时期毕业生就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省已组建全省高校就业指导专家库,目前已有47位专家,其中有6位专家被纳入国家就业指导专家库。另外,我厅专门出台文件,规定从2009年起,将毕业生就业指导课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件之一,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要向就业指导教师倾斜,对调动就业指导教师的积极性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是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和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重点帮扶。在工作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全省高校建立了“双困生”档案,积极开展“一对一”帮扶,根据毕业生的就业求职意向,通过多种渠道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岗位。各高校对“双困生”普遍实行跟踪服务,减免就业服务费用,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求职补贴。此项措施今年惠及了3万余名毕业生,实现了困难家庭就业稳定。

  我厅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和就业工作。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少数民族学生比较集中的高校,把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专门为藏族、维族学生配备了政治辅导员,负责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了少数民族学生档案库,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状况。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满足他们生活上的需求。除常规“奖、贷、减、免、勤、资、补”等一体化助学体系外,适当向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倾斜,拿出专项资金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生活补助和路费补助,减免学费,提供专门的就业指导和帮扶工作。今年,仅新疆和西藏籍学生获资助总额就达30余万元。

  二是加强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舆论氛围。高度重视就业政策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开展形式多样的政策咨询解答、宣传动员、教育引导等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及时传递给每一名毕业生。专门印制了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政策问答海报、致大中专毕业生的一封信和就业政策《解读手册》,免费发送给高校毕业生;与《生活报》、《新晚报》等媒体合作,2009年,我们《新晚报》及其网站上发布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先进事迹70余篇,同时开办毕业生就业指导专栏,定期刊登就业政策、工作动态和工作信息,今年编发了40余期就业工作简报,核发高校就业工作动态60余期;定期组织召开毕业生就业政策解读宣讲会,专门下发了文件,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抓好宣传贯彻落实工作;积极通过新闻会客厅、就业政策网上发布、专题讲座、网上有问必答等形式,广泛宣传就业政策,不断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我们还发现和挖掘工作中涌现出的各类典型事迹,积极向新闻媒体推荐,营造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良好舆论氛围。2009年,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和新华网5次报道我省毕业生基层就业经验,《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国家级媒体曾多次报道过我省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事迹。

  当前,我国及我省经济形势总体上呈现企稳向好的势头,但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据有关方面预测,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的不利影响还将延续,宏观就业形势仍很严峻。加之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转变还不及时,高教改革还没到位,同时,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超过20万人,加上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进一步增加,全社会就业矛盾依然突出,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我厅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首位”的重要决策,落实各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以六项工作为抓手,力争2010年毕业生离校时达到“一稳二增三巩固”的目标,即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确保毕业生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力争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毕业生预征入伍的规模进一步增大;相关制度改革、长效机制建设和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得到巩固,全力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切实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高校党政一把手要进一步充分认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真正作为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作为关乎学校科学发展的关键环节,作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生命线,纳入学校党政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在校内健全以院系党政“一把手”负主要责任的院系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制,同时要发动全体教师,进一步凝聚学校各方面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共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厅将逐步细化“一把手工程”目标,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实施情况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绩纳入高校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点内容,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和工作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机制。有关职能部门要深入高校,对就业工作薄弱环节和薄弱学校加强督促和分类指导,推进落实,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多种不利因素的严峻挑战,国家及省政府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力度之大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史上空前的。在这样的政策体系下,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抓好落实,确保国家政策惠及每一个毕业生。一是各高校要站在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的政治高度,认真贯彻落实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做好教育系统自身的工作,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抓落实。二是教育部门充分发挥指导、协调和服务作用,会同人力资源等部门做好政策制定、宣传、落实、检查工作。三是鼓励和支持各高校开展政策创新,通过卓有成效、各具特色的学校就业工作措施,推进各项政策的深入落实。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绝不能离开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孤立进行。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就是要把战略重点、工作重心放在更加注重全面增强高等教育与社会需要的适应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上来。

  一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地方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都要按照高教强省建设规划的要求,立足校情、找准定位,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二是要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与就业工作挂钩的18项措施,主动关注产业发展和行业需求,深入开展市场需求调研,加强对各类专业人才需求的规律性研究,对就业状况不佳的专业,要区别情况,因地制宜,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调整。

  三是加强校企合作,强化以促进就业为目标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确保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一定的实习实践活动,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尤其是高职院校要普遍实行“订单式”培养,确保学生至少有半年时间的顶岗实习,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基本实现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都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目标。

  一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战略部署,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形成到基层就业光荣、在基层锻炼成长成才的校园风尚。

  二要完善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通过优惠的政策和完备的机制吸引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三要认真落实国家和地方促进基层就业的各类项目,重点抓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及本地实施的各类项目的招募工作;积极配合各级兵役部门落实好在高校毕业生中征兵工作,动员更多的毕业生为国防建设做贡献。2009年,我省高校报名参加入伍预征的毕业生人数为4720多人,今年,我们要抢前抓早,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争取入伍预征毕业生人数大幅度增加。

  四要统筹研究为农村基层输送大学生的招生、培养和就业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如“村村大学生”培养计划等,尽快制定实施办法。

  五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努力开辟服务外包企业、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等毕业生就业的新渠道。

  六要整合资源,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普遍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各高校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大学科技园区,为高校毕业生和在校学生构建创业孵化基地,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项目引导、技能培训、专家指导、法律援助等公益性服务和扶持,组织创业实践,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一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开展丰富多样的网上招聘活动,充分发挥校园就业信息网的枢纽和桥梁作用。未建立校园就业信息网和网站功能不完备的学校要抓紧时间,迎头赶上。省教育厅将在适当时机开展专项督查工作。

  二要加强就业市场建设,走出去,请进来,依托企业资源、行业资源和校友资源建立稳定的省内外就业基地和工作网络,组织好以校园招聘为主体的各类招聘活动。

  三要进一步加快推进高校就业指导全程化、专业化进程,重点加强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的课程体系建设,将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在就业指导的普及性、专业化和个性化上下功夫。

  四要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相对稳定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

  五要坚持“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的原则,建立困难毕业生等特殊群体就业数据库,安排专人负责,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帮扶,通过优先就业推荐、分类指导帮助、强化培训实习、给予求职补贴、进行心理辅导等方式,把帮助送到每一个毕业生身边,把工作做到每一个学生心上,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

  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贯穿于高校就业工作的全过程,帮助和引导大学生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成才观。把新闻宣传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把新闻媒体作为推动就业工作的重要力量。主动联系当地宣传部门,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政策、推广典型、促进交流。高度关注舆情动态,保持与新闻媒体的良好沟通,加强正面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毕业生就业的良好舆论氛围。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的交流和协作,通过现场会、工作交流会、媒体宣传等方式开展经验推广活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推动全省就业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是关系校园安定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把确保就业安全和校园稳定作为硬任务,完善摸底排查机制和动态信息预警机制,做到对各种不稳定因素早排查、早控制、早化解。特别要注重防范招聘欺诈和传销陷阱,加强招聘会安全管理,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及时排查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就业安全和校园稳定。

  2010年高考已经结束,19.5万考生正面临人生的关键抉择,在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全社会就业仍然比较严峻的形势下,选择什么院校、选择什么专业是广大考生和家长们最关注的事情。上述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可以做为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的一项参考因素,供广大考生们斟酌。同时建议考生结合自已的具体情况,正确处理好自身定位、报考学校、报考专业、个人兴趣、专业就业前景等诸多因素的关系,谨慎选择学校和专业。银河国际galaxy网站


本文由:银河国际科学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