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有什么样的含义?

  俗语文化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在古代时期,很多人无法像现在一样接触到教育。但他们凭借着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出一些生活短句。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更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些角色成为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比如父母。一个孩子呱呱坠地,不需要经过任何的考试,因为对孩子过于宠爱,导致整个家庭的梦想破灭。他们在溺爱的环境下,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任何的风霜雨露,偶尔一点挫折或者一次别人的拒绝就容易成为他生气的导火索。

  俗语“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说的也正是如此,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银河galaxy官网

  首先我们先来看这条俗语的第一句:老人是条龙,字面意思也非常好理解。可在这里龙又代表什么,为什么又要把老人比作龙呢?《说文》才曾经对龙有这样一个解释:“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白了也就是人们脑海中想象的一个物体,造型上有着九似之说。

  《山海经》中也记载“雷泽有神,龙身而人头”,“龙”和“雷”总是结合在一起。在电视剧中我们也经常看到,龙在出场时一般都会伴随着闪电的出现。在古代它有着最特别的含义,那就是象征着权利和地位,一般代指君王和帝王。皇帝更是自称“真龙天子”,他的后代也被称为“龙子龙孙”,服饰更被称为“龙袍”,任何物品可以说都在刻画着龙的象征。

  如今我们也经常以龙的传人自称,在中国代表着权威和尊重,比如耳熟能详的“龙生九子”的传说,但结合下一句整句话就有点悬念了。“向谁谁家穷”字面意思那就是还是字面意思理解,“向”在今天为宠溺的意思,那就是九个孩子,宠幸谁谁就穷了?其实这不光是孩子多家庭的烦恼,对独生子女家庭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现在家庭有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即便现在二胎政策已经开放,但还是需要一段时间来转变。话说回来,绝大多数家庭还是四个老人一对父母一个孩子。一共六位长辈所有的爱全部都给予在了这名孩子身上,可以说称之为“掌上明珠”。对孩子本身好不好咱们先不说,甚至有的双方已经开始比拼,也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一些姥姥和姥爷经常问道:“你是和我们感情深呢还是和奶奶爷爷感情深”,多数人看来是玩笑,但孩子的回答老人还是非常在乎的。孩子刚还是在这个充满爱的家庭中出现,对孩子的身心来说一件好事情。但一些家长为之放弃了底线,不分对错不分黑白,原则性的错误都不做批评,孩子心智和心灵形成一种错误的认知。

  当今社会上不同家长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双方都要出去工作,孩子谁来带?这句话本身没有任何争议,但隔代亲却很难解决。孩子教育过程中的一碗水要端平,但爷爷奶奶往往比父母还要宠爱。性格骄纵、自高自大的一面在成长过程中也不断被放大,短暂的宠爱教育,换来的是孩子一生的痛苦,是父母两个人一生的痛苦。

  当今生活中不乏这些溺爱成长下的孩子,他们的未来也在诉说着这种教育方式的后果。河南曾经有一个孩子名为“杨锁”,因为是家里的“独苗”,所以也受到家长的过分宠爱。就连这个名字也都是有着一定的含义,“锁”即把孩子锁在自己的身边,不让他受一点伤害。他们已经夸张到了一个程度,不让孩子干任何的事情,因为怕累到孩子,包括走路都是自己背着。

  父母的过度宠爱,孩子全部都认为是理所应当。在13岁的时候,自己的父亲去世,原本以为他可以有一个大的改变,因为他毕竟是一个男孩子。可母亲却扛起了整个家庭的责任,每天不仅要出去上班还要照顾杨锁的起居。甚至有一天母亲把烙好的饼挂在杨锁的脖子上,回来发现他没有吃,在询问之后原来是挂的方向不对,自己懒得转头。

  在18岁的时候,过度操劳的母亲离世。其实在离世之前,他的母亲曾经就病倒过一次,因为无法出去赚钱照顾自己,甚至对父母大打出手,试问这样的孩子是您那样宠爱他的初衷吗?后来杨锁就这样待在家里,邻居们同情他送去一些饭,但他自己却懒得吃。在23岁的时候,也饿死在了家中。

  所以不管什么时候,溺爱都是不可取的一个方式。给予孩子爱不可厚非,但你是否又可以给予孩子名誉的光环?你替他承受一时的压力,能承受一生吗?每个人从出生开始都是带有棱角的,需要不断去磨平,这样的人生才会格外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