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全人教育”痛点:学术成绩与全面发展如何避免新内耗
栏目:院长论坛 发布时间:2024-09-02

  在教育改革中,“全人教育”被越来越多关注。无论是家长还是教育从业者都会问: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平衡学术成绩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在刚过去的第十届WWEC教育者大会中,由顶思领衔的“国际化教育论坛”,特邀东方卫视著名主持人袁鸣与多位知名国际化学校校长展开思想碰撞,直击当下全人教育痛点——

  (以下内容整理自第十届WWEC教育者大会的“国际化教育论坛”圆桌话题《全人教育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平衡学术成绩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内容节选。

  卢慧文:全人教育中,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基本上能得到大家共识。但作为一线教育实践者,经常会被拉扯于要这样还是那样。我经常和大家分享,可能只有当孩子的健康出现问题时,家长才觉得成绩不重要,健康就好。但孩子如果健康,身体没问题时,肯定是会不断追着要成绩。因此,如何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在时空资源的投入、财务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投入当中达成知行合一,除了知道应然是怎么样,还要知道怎么做,这是当下全人教育比较大的挑战。

  许敏:现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全人教育都有不同的诠释和理解,但有几个点是共通的。除了智力、体力之外,还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社交能力。

  在AI时代,全人教育意味着什么?因为AI时代,当我们的学生在面对电脑,面对不同的iPad技术设计时,很大部分需要能够自洽,真的不能只是在电子设备中去遨游,他需要和现实社会互动,这个能力其实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是可以通过课程的设计、课程的融合,不同的课程理念在教育课堂中的实施来达成。

  在AI时代中,学校可能还是要做的,回到最基本就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而不是人云亦云。在这样的情境下,我们的学生才能在AI时代自如地成就自我。

  曲鹏: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是长久的事,教育就是为未来的社会和未来的人类打下基础的,在这中间学校能不能守住初心,在社会、家庭中找到这样的平衡点,给到孩子最好的将来能成为幸福的人的基础。

  现在的家长其实挺不一样,现在的家长70后、80后也受过良好教育,他们对待世界的看法以及对待全人教育也有自己的看法,所以老师在和家长沟通时,发现他们也有自己的教育理念。

  前一阵子看到一个数据讲代际跃迁,很有意思。国内在这20年之内发生了巨大变化,我是2000年进大学,那时入学率是10%左右。大家知道高等教育在15%以下叫做高等教育精英化,在15%-50%之间叫高等教育大众化,大于50%叫高等教育普及化。

  在2020年、2021年的时候,高等教育入学率已经到60%,也就是说我们用了20年的时间,从精英化的高等教育进入了普及化,这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要想一下,家长入学时是大众教育精英化的年代,而他们的子女处于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年代。人是很难脱离自己的经验,一定会把自己的经验带到孩子身上,去想我为什么和我的同学不一样?不就因为他上了一个好的大学吗?这也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希望孩子不要那么卷,不要那么功利。但是有的时候很难的是不仅卷到体制内,也卷到了国际教育。

  我们希望这样的事情能够多多在教育工作者中展开,使得我们学校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

  卢慧文:当人们开始做选择题时,你要这个还是要那个?或怎么平衡时,背后的逻辑是零和的思维,只能选这个,选了这个就没有那个。比较经典的话题像“妈和媳妇掉河里救谁?”就像我们作为职业女性,经常被问,你要家庭还是要事业?这个问题背后的逻辑有一定合理性,因为孩子们的时间和精力是常数,在学校里可以获得的课程时间和教学关注度是常数,不可能永远只做加法,所以我们会说,有限的时间中花多少在学术成长上,银河galaxy官网花多少在考试不考的软技能培养上成为了一个问题。

  我们如果要跳脱出这个思维的窠臼,就要摆脱零和的思维。看看当我们进行学术培养和进行软技能培养的时候,背后有没有一些共赢的东西。

  我们都知道孩子到了初中和高中,外界给他的压力造成的学术上升是非常有限,最重要的是自驱力,大人经常说这个孩子开窍了,其实是一种自驱力。自驱力前面的先决条件,个人认为是自律,有了自律的学习状态,也是家长和老师想看到的状态,他才会自己去安排,有自己的发展动能。自律的前置条件又是什么?这是很多家长和老师不敢做的,那是自由,你要给到孩子一定的掌控时间的自由度,掌控他的学习和活动的自由度,他才有可能自律,才有可能上升到自驱。

  但我们通常是不敢放手,因为放手容易出错,但如果不放手,可能永远不会有自驱力的创造出现。

  而自由的“度”怎么掌握?我认为每个孩子不一样,根据不同的年龄段,根据家庭的情况和受教育的情况,当中有弹性。

  但是我们要找到操作的点,我觉得首先从成人的认知开始。我刚才所说的给他一定的自由度,逐步培养他的自律,最后达到自驱。如果我们有这样的认知,我相信我们的办法就会随之而来,无论是个人的公益项目、体育锻炼、社会实践,还是需要进行户外的生存和团队的共创,都能够培养孩子自律的精神、合作的精神。看似好像没有把时间花在学术的培养上,没有直接提分,但是背后由于他开展这些活动,经历了这些困难,最后克服了挑战,成功地有获得感和掌控感,回过头来对于学术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效的。

  总的来说,我觉得作为成年人家长,尤其是专业的教育者,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认知,孩子们的学术和软技能不是零和的事情,不是这个增了那个必定减,我们要想办法通过找到合适的平台和方式,让他在背后有共赢的机会。

  许敏:我认为,学术其实是全面发展的一部分,学术能力其实也是个人能力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当我们来谈学术能力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个误区,也就是说总是要谈学术优异、学术优秀、学术成绩,大家总觉得一定要非常优秀的成绩、非常高的分数才是一个有学术能力的人。

  因为每个人对于优秀、成功的界定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时代对于成功的界定也是不一样的,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不谈学术成就、不谈学术成绩,我们来谈学术追求。一旦谈学术追求的时候,我们就把学生放在了独立个体的位置上,也就是不再是用一刀切的方式教育学生,我们不是给所有的学生只提供一个课程或者一种方式,而是帮助学生去了解他在哪里,他从哪里来,他的下一步是什么,作为学校、作为老师、作为校长、作为家长如何形成合力,和学生一起制定他走向下一步的路径,并且让他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愉悦的享受,这时就回应到前面卢校长所提的“自由”。

  当学生需要思考的时候,他是需要时间去发呆、去思考的。因为我们都知道知识是需要背的,技能是需要练的,而思考和认知是需要时间去发呆,需要空间让他能够独立沉浸去发呆的。

  现在很多家长特别担心学生在学校太开心了,玩得太多,其实很多教育理念都会发现,学生尤其是学龄前的儿童,他的认知发展从玩中来发展的。因为户外运动也好、团队活动也好,是培养学生韧性非常重要的工具,刚才有一位嘉宾提到了逆商、抗逆能力、坚韧力,坚韧力可以说是每个人从逆境中走出来的最重要能力,而他的培养在一本书中提到了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让学生学会至少3年不变的乐器,他可以学会,他可以不学会,他可以学得好,他可以学得一般,但是得坚持。第二种是让孩子参加一个团队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有团队的支持、自我的认知、互相的分享和愉悦的体验,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的成长。

  给孩子时间、给孩子空间,让他能够有自己的追求,这个追求包含学术追求,也包含他对生活理解的追求,孩子在未来的AI时代一定是快乐的、身心健康的全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本文由:银河国际科学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