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这些“国家宝藏”都来自天回!
栏目:文化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4-09-26

  2012年7月,成都市地铁3号线的建设工地上,一场历史的邂逅悄然上演,当挖掘机在金牛区天回镇意外掘开沉睡千年的土壤,一座西汉墓葬赫然显现。

  这座以当地俗称“老官山”命名的墓葬,如同一部静默的史书,向世人展示了千年前蜀地的社会风貌与创新成就。

  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成考古队开展的抢救性发掘下,历时一年多时间,老官山汉墓共清理出西汉时期土坑木椁墓4座,出土器物总计620件,包括四川地区首次发现的西汉时期简牍、迄今我国发现最早而最完整的人体医学模型人体经穴俑,及迄今我国发现的唯一有出土单位且完整的西汉时期织机模型等大量精美文物。

  这些国宝级文物的出土,是继三星堆、金沙遗址考古发掘之后,成都考古界再一次给全国带来的惊喜,老官山汉墓因此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天回医简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最具理论和临床价值的古代医学文献。

  《扁鹊见蔡桓公》一文,让大家见识了春秋战国时期“神医”扁鹊的高超医术。然而扁鹊的医术究竟包括哪些,因其所著医书的亡佚,后代已不可考。但老官山汉墓出土的900多支天回医简提供了珍贵的线索。

  研究人员在整理这批医简的过程中,发现6支载有“敝昔曰”的竹简。“敝昔”是谁?为了解开这个疑问,研究人员用时3年解决了竹简编联、释文等重难点问题。经整理拼接后,得到930支医简,其上用篆隶、古隶及隶书书写的文字共计2万余个。

  此后,医简被整理为《脉书·上经》《脉书·下经》《逆顺五色脉臧验精神》《犮理》《刺数》《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经脉》与《疗马书》共8部医书,涉及经脉、脏腑、腧穴、刺法、治疗马病等内容,更有沿用至今的多个古代方药,构成了系统的医学体系。银河galaxy官网

  作为四川地区首次发现的竹简类文物,天回医简是迄今为止内容最丰富、最能系统反映秦汉时期医学面貌的出土医学文献。经研究者论证,基本可以认定医简中反复提及的“敝昔”便是传说中的“神医”扁鹊,而天回医简极有可能是失传两千多年的扁鹊医书。

  荆州文保中心研究员武家璧提出“敝昔”与扁鹊通假。除了音韵学上的证据外,从语义上,敝昔”意为“头戴鷩冕的雉鹊”,这与汉画像石“扁鹊针灸行医图”上戴着帽子的人首鸟身形象符合( 图源:人民日报)

  成都博物馆有“一大一小”镇馆之宝,其中的“小”正是指天回镇老官山汉墓中与天回医简同时出土的经穴髹(xiū)漆人像。(髹漆指将漆涂在器物上,是漆器工艺中的一种技艺)

  “穴位”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黄帝内经》等古代中医著名医典记载了许多古人的经脉理论,但由于缺乏模型演示,现代人对很多内容都是一知半解,这尊“小人模型”的出土与古代中医著名医典互为佐证,让很多此前看不懂的经脉医学名词变得更易理解。

  在这个大约14厘米高的经穴漆人像上,刻有纵横复杂的经络线个穴位点清晰可见,不同位置刻画着“心”“肺”“肾”“盆”等字。

  经穴漆人像距今有两千多年,在它出现前,据中医史研究,最早的针灸铜人是北宋年间铸造的,漆人出现后将我国中医使用经穴人体模型的传统向前推了一千多年。由此可见,2000多年前,我国就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经脉医学理论体系。

  老官山汉墓出土的4部汉代蜀锦提花织机模型是迄今我国发现的唯一有出土单位的完整的西汉时期织机模型。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自古以来,成都就有“锦官城”的别称。这里是桑蚕丝绸业起源最早之地,是中国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天府之国就已经机杼之声处处闻,在成都以及周边地区曾经出土过墓砖、青铜器等,上面描绘着采桑织布的景象。成都特产的蜀锦更是名列中国三大名锦。

  1995年,距离成都2700多公里的新疆尼雅遗址出土了一块上面有云纹衬地,五行星宿、奇禽瑞兽图案和“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八个缪篆体汉字的织锦护膊,经专家考证,这是汉代西域精绝国贵族随葬品,由蜀锦剪裁制作而成。

  虽然蜀锦有着“天下母锦”的美誉,但成都平原气候温润潮湿,一直没有出土过汉代织锦实物,直到2012年,考古人员在老官山汉墓中发现了4部织机模型,同时还出土了整经、络丝、摇纬等纺织工具模型和15件彩绘木俑。这一发现证明早在西汉时期,蜀地已经开始使用大型的提花织机织造蜀锦。

  此后,中国丝绸博物馆复原了一台老官山织机,用“汉机织汉锦”,成功复制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证明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就是一块2000多年前的“成都造”蜀锦。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生动刻画了一位正在进行说唱表演的艺人形象,反映出东汉时期塑造艺术的高度成就,被称为“汉代第一俑”。

  头戴巾帻,袒胸露腹,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脸上笑呵呵……这件“开心”的文物名为东汉击鼓说唱陶俑,高56厘米,以泥质灰陶制成,是汉俑中不折不扣的“顶流”。1957年出土于金牛区天回山东汉崖墓,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在这件中国古代艺术品中的“奇葩”背后,蕴含的是千年文化积淀的厚度与深度。“说唱俑”亦称“俳优俑”。“俳优”正是东汉击鼓说唱陶俑所表现出的表演形态。“优”是中国古老的表演艺人,早期的优人以滑稽谐戏为主,亦表演歌舞。到了汉代,优人则主滑稽,以言语讥讽引人发笑为业。而“俳”则主演各种小型滑稽节目,作“杂戏”,且表演的内容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说唱是我国戏曲形式的其中之一,这件陶俑的发现足以证明我国戏曲历史的悠久。

  “击鼓说唱俑”虽然是一名地位低微的俳优,但他仍真诚地唱出对生活的赞美,洋溢着最灿烂的笑容,这是“说唱俑”的“心境”,而这份乐天与从容,千年来仍根植在成都人的性格之中。

  据《汉书·循吏传·文翁传》记载,西汉景帝末年,蜀郡太史文翁从自己手下挑选官吏,并亲自担任教师进行培训。随后又让这些官吏带上蜀地特产前往京城求学,几年之后,这些蜀生学成归来,成了文翁的好帮手。这就是著名的“文翁化蜀”。汉书中还特意记载了文翁准备的蜀地特产——书刀与蜀布。学界普遍认为蜀布就是锦一类的丝织品。那书刀又是什么呢?

  中国在未发明纸以前,用竹木简来写字,因而需要一种修治简牍的小刀,汉代称为“书刀”。东汉时尤重书刀,书刀已成为随身携带之物。蜀地生产的金马书刀最有名,为四川广汉郡工官所特制,刀身用金丝嵌出马形,并兼刻工名。李尤在其《金马书刀铭》中赞美它“巧冶炼刚,金马托形。黄文错镂,兼勒工名”。

  1957年在天回山出土的错金铁书刀为光和七年(184年)广汉工官所制。这把书刀环柄直身,长18.5厘米,宽1.5厘米,上面装饰错金凤鸟纹和隶书铭文24字。只是上面的错金图像不是马,而是多只金丝镶嵌的凤鸟纹,形态、大小各异,镶错工艺精湛。从铭文上还可看出,这把书刀是一件定制产品,明显地寄托了主人对子孙后辈的期望。

  [4]光明网《《简牍探中华》独家呈现!“扁鹊医书”2000多年来首次数字复现》.

  [5]新华社《文物讲故事:2000多年前的经穴漆人揭秘古代中医经脉“密码”》.


本文由:银河国际科学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