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人工智能岗位:工程师需求高硕博应届生五成月薪过2万

  “中国培养了全球近半数顶尖AI人才”,今年3月份国外公开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在AI尖端人才培养方面,中国已在全球领先。去年以来,以

  去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发布产业人才岗位能力要求,共公布了产业共计9个方向56个岗位。而在市场招聘一侧,新岗位、新需求不断涌现。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从知名互联网招聘平台上采集了近1300条(截至今年4月)人工智能相关银河官方官网招聘信息,哪些岗位需求最新最热门?薪资待遇如何?一起来看。

  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一份关于人工智能的报告显示,预计2030年中国对AI专业人员的需求将增至2022年的6倍,人才缺口将达到400万人。而根据采集数据梳理,分行业来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教育/培训/院校、学术/科研、医疗设备/器械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偏高。

  进一步具体到典型岗位,工程师类占比最高,超过40%,主要覆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智能硬件、互联网等;其次是研究员、产品经理岗位,分别占比为3.9%、3.1%,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智能硬件行业居多;此外,还有设计师、标注师、讲师等岗位,多以电商、文艺、建筑、互联网、教培等行业需求为主。

  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围绕物联网、智能芯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知识图谱、服务机器人等9个方向发布56个工程师岗位能力要求。

  例如,在机器学习方向,包含有机器学习架构师、机器学习系统开发工程师、机器学习算法研发工程师、机器学习平台研发工程师、机器学习开发工程师、机器学习实施工程师、机器学习测试工程师等7类。

  从各大招聘平台来看,“工程师”也占据着人工智能岗位需求的“半壁江山”。根据岗位具体业务需求,可划分为算法及研发、评测、应用三类,其中,超过九成为算法及研发类工程师。

  如算法及研发类有语音模型算法工程师、AIGC算法工程师、智能客服算法工程师、多模态模型算法工程师、推理引擎开发工程师、人脸算法工程师等;评测类有大模型评测工程师、智能化测评研发工程师、大语言模型调试工程师等;应用类有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应用工程师、资深人工智能应用研发工程师、应用后端开发工程师、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研究专家等。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牵头编写的《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19-2020年),算法研究类型的岗位职责主要是创新、突破人工智能算法和技术研究,并将人工智能前沿理论与实际算法模型开发相结合。应用开发岗则是将人工智能算法及各项技术(例如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等)与行业需求相结合,实现相关应用工程化落地的岗位。

  此次梳理还发现,人工智能已被应用于各行各业,设计师、销售、数据标注师、教师等岗位都与AI有关。比如:在航空航天、培训、互联网、建筑设计等领域,都有AI设计师的岗位需求;在电商、教培、医疗、计算机软件领域,诞生了AI数字人销售、课程销售、人工智能软件销售等岗位;还有一些研究岗位,如产业研究咨询顾问、产业分析研究、大模型算法分析研究员、通用AI技术研究与规划研究员等。

  根据部分公开的薪酬数据梳理统计,人工智能相关岗位薪酬随工作年限上浮。工作5年以上则薪酬在2万元以上的占比较高。

  其中,工程师类岗位普遍薪酬较高,本科毕业近三成月薪在2万元以上,硕博士则更高,近五成月薪在2万元以上,即便是应届生,也有五成月薪超2万元。对于部分要求工作经验在5年以上的岗位,月薪可高至8万元。

  自2016年5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等 4 部门联合发布《“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来,众多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均将人才发展列入主体工作任务当中,在高端人才培养、优秀人才引进、相关学科建设、产教融合发展、国内国外交流、激励政策出台等方面为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发展确立了可寻、可走的战略方向。

  南都研究院留意到,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四川等省市基于自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和地方产业布局特色,在全国率先出台多项人工智能产业人才政策,鼓励并推动建设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并且在人才落户、住房补贴等方面为相关人才的引进制定可落地的激励机制。

  相关政策引导下,人工智能相关岗位向产业集聚地区集中。梳理数据发现,人工智能相关招聘岗位工作向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辐射;苏州、武汉、湛江、杭州、成都、南京等地区也吸引着不少岗位人才。